化工纺织百科:中国化学纤维生产史

2016-11-12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工纺织百科:中国化学纤维生产史》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zhongguo huɑxue xiɑnwei shengchɑnshi

中国化学纤维生产史(卷名:纺织)

history of chemical fibre production in China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虽很年轻,但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却可找到用人工方法制造纤维的记载。据南宋(13世纪)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书记述,广西某县枫树上有“食叶之虫”称做“丝虫”,它的外形“似蚕而呈赤黑色”,每当五月间“虫腹明如蚕之熟”,当地人就捉回用醋浸渍,然后剖开蚕腹取出丝素,在醋中牵引成丝,一虫可得丝长6~7尺。这种从野蚕抽丝的方法,堪称是人类人工制丝技术最早的事实。

中国现代的粘胶纤维生产厂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一在辽宁的丹东,一在上海。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在辽宁丹东设立了年产约1万吨的粘胶短纤维厂,以吉林开山屯木浆为原料,但1945年以后即已停产并受到严重的破坏。1950年开始修建并恢复生产,以后又陆续扩充,现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从原料木浆到纤维的规模较大的粘胶纤维生产企业。上海的粘胶纤维厂,原名安乐人造丝厂,现称上海第四化学纤维厂,原为邓伸和在日本侵占上海时期所筹设。他从法国购进陈旧的筒管式粘胶丝制造设备,年生产能力只有 400吨左右,但因后处理设备残缺不全,久久不能投产。抗日战争结束后从国外添进后处理设备,直到50年代初期才正式投产。这个厂规模虽小,但陆续训练了不少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骨干。目前已发展成为上海化学纤维新品种的试生产基地。

50年代后期,粘胶纤维厂在全国,特别是在上海纷纷成立,从设计装备到运转全靠自力完成。年生产规模由数千吨到15000吨不等,大都以棉短绒为原料,使用木浆极少。为了配合生产发展,国内相应地建立了木浆厂和棉浆厂生产粘胶纤维的原料,规模最大的木浆厂是吉林的开山屯纸浆厂。

1956年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引进技术设备在北京建成年产1000吨规模的聚酰胺-66长丝厂,是中国最早的合成纤维厂,以后几经革新和扩充,现在发展成为特种合成纤维的多品种实验工厂。在同一时期内中国又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引进设备在河北保定建立了年产5000吨的粘胶长丝厂,即保定人造丝厂,已有万吨级的生产规模。以上四个厂对于中国化学纤维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和先驱的作用。

60年代初,万吨级规模的维尼纶合成纤维厂在北京建成,设备由日本引进。这个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合成纤维大规模发展时期的开始,接着中国又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全国各地陆续装备了几所同等规模的维尼纶厂并投入了生产。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他各种合成纤维品种如涤纶、腈纶、丙纶、聚氯乙烯纤维、聚氟乙烯等都已有各种机织和针织物形式的产品供应市场。目前在品种方面还有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异形纤维、变形纤维及特殊功能纤维等多种形式。在机械设备上包括特种设备,如纺丝泵和喷丝头等都已能自行制造并装备工厂。规模更大的以石油化工为原料、以引进外国成套设备装备的化纤联合生产基地也分别在上海金山、辽宁辽阳、四川长寿、天津和江苏仪征相继建成。1980年全国化学纤维的产量为45万吨,生产能力在52万吨以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