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2017-03-20

《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由韦瀚章先生重新作词,黄自先生作曲于1932——1933年间。​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这部清唱剧。

这部作品以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借古喻今,影射鞭挞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词作者韦瀚章后来回忆当时的创作时写道:“1932年的中国时局可以说是颇为混乱,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民众的爱国热情达达到了沸点。选取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进行创作并不是针对哪个人而是指出政治不清明带来的民族灾难,正如唐明皇沉迷酒色而引致安史之乱一样。“反映了当时日寇加紧侵华战争,亡国之祸迫在眉睫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危局之下,人民群众迸发出的爱国热情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具有非常积极深远的意义。​

《长恨歌》的词作共创作了十个乐章,并选用白居易原作的诗句作为各乐章的标题, 黄自先生选谱了其中的七个乐章,原本作为独唱的第四,第七,第九乐章因故未来得及完成,但谱写的七个乐章已基本完成了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仍然不失为一部完美的作品。​

(一)仙乐飘飘处处闻 ​(混声合唱)

骊宫高处入青云。 歌一曲,月府法音,霓裳仙 音匀, 舞一番,羽衣回雪,红袖翻云。 宛似菡萏迎风,杨枝招展。 飘飘,飘飘,欲去却回身。 更玉管冰弦嘹亮, 问人间,那得几回闻? ​

(二)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合唱与男中音女高音的二重唱)

风入梧桐叶有声,银汉秋光净, 年年天上留嘉会,羡煞双星, 只限人间恩爱总难凭,如今专宠多荣幸, 怕红颜老去,却似秋风团扇冷。 仙偶纵长生,那似尘缘胜? 问他一年一度一相逢,争似朝朝暮暮我和卿? 举首对双星,海誓山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家恰似形和影,世世生生。 ​​

(三)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四部合唱)

渔阳鼓,起边关,西望长安犯, 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 怎料到边臣反,那管他社稷残。 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 兵威惊震哥舒翰,举手破潼关, 遥望满城烽火,指日下长安。 ​​

(四)惊破霓裳羽衣曲

醉金樽,敲檀板,夜夜笙歌,玉楼天半, 轻歌曼舞深宫院,海内升平且宴安。 猛不防,变生肘腋,边廷造反! 只可恨!坐误戎机的哥舒翰,称兵犯上的安禄山。 咚咙咙,鼙鼓声喧,破了潼关。 諕得人神昏意乱,胆颤心寒! 没奈何,带领百官,弃了长安。 最可怜,温馨软玉娇慵惯, 只如今,怎样驱驰蜀道难! ​

(五)六军不发无奈何 ​(男声四部合唱)

仆仆征途苦,遥遥蜀道长, 可恨的杨贵妃,可杀的杨丞相。 怨君王没个主张,宠信著杨丞相, 怨君王没个主张,堕落了温柔乡, 好生生把山河让,把锦锈河山让, 乱纷纷家散人亡。 ​

(六)宛转娥眉马前死 ​(女声三部合唱)

从来好事易摧残,只怨缘悭! 回肠欲断情难断,珠泪虽乾血未乾, 劝君王,凄凉莫为红颜叹,珍重江山! 两情长久终相见,天上人间。 ​

(七)夜雨闻铃断肠声

山一程,水一程,崎岖蜀道最难行; 高一层,低一层,恰似胸中恨不平! 回首马嵬驿,但见万山横。 日渐暝,暮云山,猿啼雁唳添悲哽! 乱旗旌,风摇影,冷雨凄凄扑面迎。 慌忙登剑阁,雕鞍且暂停。 夜已深,人已静,潇潇雨,淅零零, 洒向幽窗,滴响铜铃, 一行行是伤心泪,一滴滴是断肠声。 风一更,雨一更,孤衾如水梦难成; 哭一声,叹一声,有谁了解此时情? 心似辘辘转,呜咽待天明!

(八)山在虚无缥缈间 ​(女声三部合唱)

香雾迷蒙,祥云掩拥, 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 却笑他,红尘碧海,几许恩爱苗,多少痴情种? 离,合,悲,欢,枉作相思梦, 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梦成空。 ​

(九)西宫南内多秋草 ​

地转天旋,几番寒暑,历劫归来,依稀院宇。 但见那:花萼楼高芙蓉苑小, 一般的画栋雕梁,珠帘 糸秀 柱; 西宫南内秋草生,黄花满径牵愁绪。 怕见那:梨园子弟,阿监青娥, 斑斑两鬓霜如许, 只不见:曲奏霓裳,羽衣回舞,唉! 问玉人何处呀?玉人何处? 如今啊!夕殿飞萤,孤灯独对, 旧情新恨共谁语? 数更漏,泪如雨! ​

(十)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与男中音独唱)

凄凄秋雨洒梧桐,寂莫骊宫, 荒凉南内玉阶空,惨绿愁红。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如今怕听淋铃曲,只一声,愁万种。 思重重,念重重,旧爱新恨如潮涌, 碧落黄泉无消息,料人间天上,再也难逢。​​​​​

1972年黄自先生的入室弟子作曲家杜声翕教授为这部清唱剧补写了第四,第七,第九乐章。此时距黄自先生创作这部作品已过去了整整四十年。​

作者简介:

韦瀚章(1905~1993)祖籍香山县翠薇(今属珠海市)。1929年在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担任过上海国立音专注册主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上海沪江大学秘书、教授。1950年定居香港后,担任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编辑、香港音专监督兼教授,荣获香港民族音乐学会颁授的荣誉会士衔。1959年至1970年,曾应聘赴马来西亚出任婆罗洲文化代理局长、华文编辑主任暨出版主任。 韦瀚章是我国的第一代从事现代歌曲创作的歌词大师。自1932年在上海国立音专工作期间写出处女作《思乡》以来,一生共创作了500多首歌词,其中包括了抗日歌曲《旗正飘飘》、《白云故乡》、艺术歌曲《采莲谣》、《五月啬薇处处开》、清唱剧《长恨歌》等。 韦翰章不仅从事歌词创作,还率先进行歌词创作的理论研究。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已提出“歌与乐”的结合,“歌词”这一专用术语就是由他首先提出的。 这位一生刚介、桃李满门的长者,晚年贫病交迫,住进了安老院,靠亲友和学生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在此恶劣的环境中,他的最大心愿依然是“愿把斯文传后学”,令人感慨之余,景仰之情沛然而生。

黄自(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字今吾,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自幼饱读诗书,尤爱音乐。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洋音乐。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留学,攻读心理学,毕业后于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学习西洋音乐的理论与作曲,1929年毕业后回国。返国后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学校。1935年,黄自发起创办了第一个由全华人组成的管弦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朱英、江定仙、林声、林声翕、刘雪庵等,皆乃黄自门生。由于黄自从习西乐与协助国民政府谱写抗战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被视为资产阶级音乐学阀,其作品被认为是感情颓靡的挽歌。其弟子贺绿汀等也遭到严厉批判。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黄自的贡献才重新获得中国大陆音乐界的重视。1938年因伤寒大肠出血症逝世于上海。​

林声翕(1914~1991),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1914年生于香港。少时就读于广州美华中学,1931年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钢琴,兼学作曲。1932年考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受业于萧友梅、黄自等名师。1935年毕业后回广州。1936年应聘赴香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任作曲、编曲者,并主持灌制唱片。1937年返香港工作。抗战时期,写下了不少爱国歌曲,后任中华交响乐团指挥兼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凡8年。1942年出任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副教授,兼任教育部中华交响乐团指挥。1945年任南京国立音乐院教授。1949年返港定居,他主要在香港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和创作。创办华南管弦乐团,并致力音乐创作和培养人材,学生遍布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1973年,他参予创办“亚洲作曲家同盟,使亚洲各地音乐文化得以相互交流。他曾编写《初中音乐》教科书,还主编《音乐艺术》月刊,影响远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历任香港清华书院音乐系主任、岭南学院音乐系教授,香港市政局中乐团顾问,为亚洲作曲家同盟创办人之一,并为香港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员,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韩国国际文化协会荣誉会员等。其声乐作品辑成《野火集》、《期待集》、《梦痕集》等,此外还作有歌剧《易水送别》、交响诗《西藏风光》等。歌曲《白云故螂》是他抗战期间所作歌曲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得到广泛演唱,后收入《野火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