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4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解读

2017-06-1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讲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几个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必修4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解读一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①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②,拜③为上卿④,以勇气闻⑤于诸侯。(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凭着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①赵惠文王: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国第七个君主,在位三十三年,即前298—前266年。惠王十六年即前283年。②阳晋:齐邑,在今山东省郓城西。③拜:用一定的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④卿:周天子及诸侯所属高级官职的通称,分上、中、下三级。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⑤闻:闻名、出名。)

(2)蔺①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②缪贤③舍人④。(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①蔺:lìn,姓。②宦者令:宦官的首领。③缪贤:宦者令的姓名。缪,mià0,姓。④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第一部分(第1、2段),文章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介绍了两人的身份和地位。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地位高低悬殊,影响大小迥异,怎么可以合在一起写传?文章一开头,就使读者疑窦顿生,激起阅读的兴趣。这一段同时也为后文写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伏笔,为以后廉蔺之间的矛盾做了铺垫。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解读二

(3)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①。(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①和氏璧:用楚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而成的璧。事载《韩非子·和氏篇》。据古书记载,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后归秦王嬴政,为历代王朝的传国玉玺,后唐末帝李从珂时失传。)秦昭王①闻之,使人遗②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③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①秦昭王:即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即前306-前251年。②遗:wèi,送。③易:交换。)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①欺;欲勿予,即②患③秦兵之来。(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地被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①见:被,表示被动。②即:则,就。③患:忧虑,担心。)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①,未得。(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①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的结构,即“可使报秦之人”,在句中作动词“求”的宾语。报,答复、回复。)[这是描写人物出场的背景,秦以城易璧,揭开秦赵矛盾。面对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左右为难,束手无策。故事这样开头,一是将人物放在尖锐复杂的背景之中,为表现人物性格做铺垫;二是因为求人不得,才有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王问:“何以知之?”(赵王问:“你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对曰:“臣尝有罪①,窃计②欲亡走燕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里打算逃离赵国跑到燕国去。①臣尝有罪:和氏璧在楚国失踪五十年后,被缪贤在赵国集市上购到,赵惠文王向缪贤索取,缪贤推托不肯。赵惠文王于是派人冲进缪贤府中,强行夺取。缪贤“有罪”,即指不肯献璧一事。②窃计:私下打算。窃,私自、私下,自谦之词。③亡走燕:即亡赵走燕。亡,逃。走,逃跑。)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臣语①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②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语:yù,告诉。②境:赵燕两国的边境。)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①,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②,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③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④请罪,则幸得脱⑤矣。’(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与您结交。现在您却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那情势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归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①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被。②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意谓逃离赵国,投奔燕国。③束:捆绑。④肉袒伏斧质:赤身露体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袒,tǎn。斧质,腰斩犯人的刑具。质,同锧,承斧的砧板。《汉书·项籍传》颜师古注:“质,谓砧也。古者斩人,加于砧上而斫之也。“ ⑤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①可使。”(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亏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①宜:应该。)[这里写缪贤荐才。缪贤获罪,欲亡赵走燕,相如劝阻,着重指出缪贤的做法是自寻死路,说明蔺相如有非凡的洞察力,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提议缪贤“肉袒伏斧质请罪”,自认死罪而求活命,说明他有非凡的胆识。最后借缪贤之口概括蔺相如智勇双全的性格特征,点明本文描写的中心。这段侧面描写,未见其人,先闻其能,有先声夺人之妙,为下文的叙述张本。]

(5)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①之璧,可予不②?”(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①寡人:寡德的人,旧时君主自称的谦词。②不:fǒu,通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①赵不许,曲②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池换取璧玉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国璧玉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担负理亏的责任。”①而:如果,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②曲:理亏。③均之二策:衡量予璧不予璧两个计策。均,同钧,权衡,比较。④负秦曲:使秦负曲。负,带双宾语,对前一个宾语“秦”是使动关系,对后一个宾语“曲”是一般动宾关系。)王曰:“谁可使者?”(赵王问:“谁可以出使呢?”)相如曰:“王必①无人,臣愿奉②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③完④璧归赵。”(蔺相如回答说:“大王如果硬是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池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没有给赵国,我将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①必:如果确实,若硬是。②奉:同“捧”。③请:动词,表示敬意,请允许我。④完: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赵王就派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这一段写赵王召见,从正面初步显示蔺相如非凡的才能。秦王求璧,使赵国面临三大难题:予璧还是不予;予璧,秦城不可得,怎么办;谁能出使秦国。所以,赵王召见蔺相如,立即摆出这三大难题。对于第一个问题,蔺相如说:“秦强而赵弱,不可不予。”蔺相如审时度势,从“秦强赵弱”的大局出发,不可因一块璧玉而殃及国家安危。对于第二个问题,蔺相如在权衡得失利弊之后,说:“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说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他有总揽全局,把握主动的超群才干。最后,蔺相如自告奋勇,慷慨赴任,“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则“完璧归赵”,保证既不“见欺”,又不受辱,将赵国君臣久而未决的疑难一一化解,蔺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初步得到展现。]

第3至第5段,描写蔺相如出场。这是“完璧归赵”故事的前奏。

(6)秦王坐章台①见相如,相如奉②璧奏③秦王。(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①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之一,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的渭水边。②奉:同“捧”。③奏:呈献、进献。)秦王大喜,传以示①美人②及左右③,左右皆呼万岁。(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①传以示:传观,传下去看。以,连词,同“而”,连接“传”与“示”。②美人:指妃嫔。③左右:指侍从。)[相如献上璧玉,秦君臣一片欢腾,山呼万岁,庆贺骗璧成功,眼看故事到此结束。]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①曰:“璧有瑕②,请指示③王。” 王授④璧。(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玉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点给大王看。” 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①前:用作动词,走上前。 ②瑕:玉上的斑点,疵病。③指示:指点给……看。④授:交、给。) [蔺相如一眼看穿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不是正式接见外臣的处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狂呼万岁是庆贺诳骗成功,而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于是顿生一计,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秦王不知是计,复授璧。相如将璧取回,主动权在握。]相如因持璧却①立,倚柱,怒发上冲冠②,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③至赵王,赵王悉④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⑤其强,以空言⑥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蔺相如于是捧着璧后退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向上竖直,像要把帽子顶起来,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①却:退。②怒发上冲冠:这是夸张的说法,用以形容极其愤怒。③发书:发信。④悉:全、都。⑤负:凭仗、依恃。⑥空言:口头上说的话。)臣以为布衣之交①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①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以麻布、葛布为衣,故称。)且以一璧之故逆①强秦之欢,不可。(而且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①逆:拂逆,触犯。)于是赵王乃斋戒①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②于庭③。(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送出国书。①斋戒:一种礼节,古人在举行典礼或祭祀之前,须先沐浴更衣,不茹荤酒,静居戒欲,以示虔诚庄敬,称斋戒。②书:国书。③庭:通“廷”,朝廷。)何者?严①大国之威以修敬②也。(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①严:用作动词,尊重。②修敬:表示敬慕,修,整饰。此谓斋戒、拜送、修敬、皆是临时设辞,以斥责秦王之倨。)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①,礼节甚倨②,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玉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①列观:一般的宫殿,此指章台。观,ɡuà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秦对赵使不尊重,故不在朝廷接见。②倨:jù,傲慢。)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①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池,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①急: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处境危急,意译是逼迫的意思。)[得璧不等于得胜,蔺相如孤身一人陷于虎狼之国,怎么办?唯有以死相搏,于是“持璧却立”,远离秦王,获得了头与璧俱碎于柱的主动权;“倚柱”,构成了头与璧俱碎于柱的条件;“怒发上冲冠”,显出了头与璧俱碎于柱的决心。同时,慷慨陈词,说明“献璧”、“复取璧”的缘由,指责秦“无意偿城”,声言“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此时矛盾激化,蔺相如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7)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睨:nì,斜视。)秦王恐其破①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②案图③,指从此以往十五都④予赵。(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从这里而往东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①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此指专管国家疆域图的官吏。③案图:查明地图。案,通“按”,审察、察看。④都:即前文所说的“城”。)[就在蔺相如欲持璧击柱之时,情节也因此急转直下,秦王“恐其破璧”,答应予赵城。从表面看,相如献璧,秦王予城,至此秦赵矛盾解决,蔺相如大功告成。]

(8)相如度①秦王特②以诈佯为③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④。赵王恐,不敢不献。(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①度:duó,忖度,推测。②特:只,只不过是。③诈佯为:诈,诡计;佯为:假装作。另解,“诈佯为”三字同义复用,为,通“伪”。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当时诸侯各国视和氏璧如同周王室的九鼎一样,和氏璧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当时民谣唱道:“得和氏璧者得天下。” 共传,共同传扬,即公认的意思。)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①于廷,臣乃敢上璧。”(赵王送出璧玉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①九宾:古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仪。朝会大典由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迎宾客上殿。宾,同傧。傧相即赞礼官。)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①,遂许斋五日。舍②相如广成传③。(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行取得,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①强夺:用强迫的办法夺取。强,qiǎnɡ。②舍:动词,安置,留宿。③广成传:宾馆名。传,zhuàn,招待宾客的馆舍。)[相如识破秦王“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于是又生缓兵之计,临时设辞,“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知和氏璧乃镇国之宝,见相如说得有理,不得不就范。蔺相如凭着他临场应变的机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这是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的结果。]

第6至8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与秦王进行的第一个回合的斗争,蔺相如献璧又取璧,胁迫秦王让步。这部分写秦王的诈和怯与蔺相如的智和勇之间的矛盾,秦王的诈和怯源自他的贪婪之欲,相如的智和勇来自他的爱国之情,因此构成波澜曲折的情节,显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相如献璧,秦王得璧是一折;相如复取璧,秦王诈许城,为二折;相如提出献璧礼仪,秦王许斋五日,为三折。凡三折,把蔺相如的慧眼和勇气崭露如生。

(9)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①,怀②其璧,从径道③亡,归璧于赵。(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弃信约,不会把城池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那块璧玉,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①衣褐:yìhè,穿上粗麻布短衣,装作平民百姓。衣,动词,穿。②怀:名词活用动词,怀里揣着。③径道:便道、小路。)[读到这里,也许有人问:蔺相如为什么让仆从怀璧归赵,而不自身拿了璧玉逃之夭夭?孰不知这正是蔺相如智勇过人之处。当时蔺相如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携璧潜逃,二是留下来继续与秦王周旋。前者看起来可以逃生,实际上是一条绝路,因为秦国正可借此指责赵国背信弃义,赵国为了缓和秦赵两国由此产生的矛盾,则会把他当作替罪羊,蔺相如必死无疑。而留在秦国,廷叱秦王,全部责任一肩挑起,看起来是一着险棋,却有险中求胜,绝处逢生的可能。于是,蔺相如毅然选择了后者。其大智大勇的气魄,于此又见一斑。]

(10)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①赵使者蔺相如。(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①引:延请。)[读到这里,我们的一颗心顿时吊了起来: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又许诺相如“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隆重地第二次接见相如,但是蔺相如却悄悄地把璧玉送归了赵国。如此,则由赵“见欺于秦”变成了秦“见欺于赵”,由“曲在秦”变成了“曲在赵”,蔺相如这样做,不是不仅完全把外交上的主动权拱手送给了秦国,而且再一次置自己于死地吗?]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①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②者也。(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定明白遵守信约的。①缪公:即秦穆公,秦秋五霸之一。缪,通“穆”。秦从缪公起开始强大,到昭王共二十二君。②坚明约束:动宾结构。坚明,固定明白,这里是形容词活用动词。约束,捆绑,动词;这里引伸用作名词,约定,契约。)臣诚恐见欺于王①而负②赵,故令人持璧归,间③至赵矣。(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玉返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①见欺于王:被大王欺骗。见、于合用,表被动。②负:辜负,对不起。③间:jiàn,小道。这里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的意思。)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①至赵,赵立奉璧来。(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就立刻捧着璧玉送来了。①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今以秦之强而①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现在秦国凭借自己的强大,如果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一块璧玉因而得罪大王呢?①而:表假设,相当“如果”,句中下一个“而”表因果,相当“因而”。)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①,臣请就②汤镬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①当诛:判处死刑。②就:动词,接近。这里是承受、接爱的意思。③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汤,烧开的水。镬,huò,煮汤的大锅。)唯①大王与群臣孰②计议之。(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吧。①唯:通常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②孰:通“熟”,仔细、再三。)”[就凭这一番说辞,蔺相如竟然死里逃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来看看蔺相如说了什么:“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这里值得深思的是,蔺相如这样公开诋毁秦国,秦王为什么默认不怒?这里涉及当时的文化背景,秦赵和氏璧之争,从某种意义看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文化的碰撞。秦昭王闻赵得和氏璧,派人致书愿以十五城易璧,蔺相如的第一反应是:“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后又责问秦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这是典型的理直气壮的讲诚信、尚礼义的关东文化的思维方式。而秦既有原始的戎文化因素,也受春秋战国时代华夏礼仪文化的影响,但起关键作用的则是缪公行商鞅变法之后的功利主义,只重结果,不拘手段。昭王“空言求璧”,得璧之后“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然后又“诈佯为予赵城”,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所以秦昭王在与蔺相如交锋时,始终心虚理亏,面对蔺相如“未尝有坚明约束”的指责,唯有“相视而嘻”,竟无言以对。既然秦国一向不守诚信,所以“臣诚恐见欺于王”,“令人持璧归”也就合乎情理,“归璧”不是“欺秦”,而是害怕“被秦欺”,是你失信于前,我才违约在后。这样,蔺相如一开口便辞锋犀利,气势夺人,使自己占据有理的地位,化被动为主动。接着蔺相如又摆出赵国“坚明约束”,讲求诚信的事实:“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由此蔺相如推出一个无可辩驳的结论:“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是诚信之邦,璧玉虽然回去,但只要你恪守信诺,割出十五都,还可以再回来,现在就看你秦国是不是真的重然诺,有平等交换的诚意了。蔺相如就这样轻轻地把责任完全推给了秦国,主动权又回到了自己手中。到了这时候,蔺相如自请“就汤镬”,但马上提醒秦国:请你们仔细想想吧,是杀了我,背上不讲信诺的名声,让秦赵结仇好呢,还是让我回国,使秦赵和好更为妥当呢?蔺相如以此提醒秦王,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因小失大。]

(11)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①。左右或欲引②相如去。(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人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①相视而嘻: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形容秦王与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嘻,惊怪之声,这里作动词用。②引:牵、拉。)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①厚遇②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秦王就说:“如果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这机会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①因而:因之而,就此,趁此。②厚遇:好好招待。厚,优厚。遇,招待、款待。)卒①廷见②相如,毕礼而归之③。(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①卒:终于。②廷见:在朝廷上正式接见。廷,名词用作状语。③归之:使之归,让相如回去。)[蔺相如的说辞显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聪明的秦王当然知道怎样权衡得失利弊,相如因此能够虎口脱身。如果说,在第一个回合里,蔺相如敢于“头与璧俱碎于柱”,是因为他摸准了秦王因为贪婪,“恐其破璧”的心理,故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在第二个回合里,蔺相如明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而敢于冒“就汤镬”之刑的风险,则是他看准了秦王心虚理亏,不敢为一块璧玉而“绝秦赵之欢”。蔺相如这番说辞的智就在于他巧妙地把赵“理曲”说成“理直”,把秦“理直”说成了“理曲”,表现了极高的雄辩之才。]

第9至11段写蔺相如与秦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的斗争,蔺相如归璧之后,在秦廷据理力争,逼秦王“毕礼而归之”,终于完成使命。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二必修4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解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