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2017-06-17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篇一

所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之名起于清末,是与“西学”相对的一个范畴。传统国学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经”包括了儒家文化,“史”囊括了所有史学著作,“子”包含先秦各派思想家及后继诸子的学术,“集”指的是所有文学作品。此外,国学还应包括蒙学、古汉语、书法等内容。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化民族文化的根。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载体。它所蕴涵的文化资源和道德价值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各种非道德文化的影响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一些小学生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失去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出现道德缺失、行为失范、价值扭曲等问题。面对小学生中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如何让国学经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焕发出时代精神,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认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在呼唤民族文化认同、人文归根和构建以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为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体系的社会背景下,自2006年以来,南溪县前进小学“重拾国学经典,与古圣先贤为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传统美德为目的的国学经典“一日三诵”活动。诵读活动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智慧潜能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效。本文仅就国学经典诵读凸显出来的德育价值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德育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要求在思想意识中的反映。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总是内含着道德的传承。别林斯基说:“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总是或明或暗含着一种道德的引领,投射着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体系中,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的现实状况冲击着小学生还未成型的脆弱的价值观体系,迷失着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资源。如:抵御外族入侵、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怀,天下为公、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傲岸气节,勤劳俭朴、勤奋好学的美好品质,义利分明、刚正不阿铮铮风骨,修齐平治、勤政爱民的宏图大志,尊老爱幼、忠孝节义的淳朴风范等。这些既是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不可多得的德育教育教材,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号召。《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的要求。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图景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可以说,我们对传统精神理解得越深刻,我们的精神品格就越得到提升,也就越加能够消除陷入虚无的可能。” 经典诵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使之建构起合乎道德法律的伦理体系。“如果一个正在建构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不曾读过动人心弦、激荡心潮的书,不曾有自己百读不厌的书籍,不曾为人类的智慧惊叹不已,不曾从书籍那里广泛吸取人类智慧和精神力量,不曾从书籍中得到一种雄浑博大的崇高气质的感染,那么他就没有受到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教育,难以想象会得到智力的和精神的充分和谐的发展,会有充实、丰富、纯洁的内心世界。”②但是,传统道德的内容也深深打上了封建阶级的烙印,因此,我们不能犯不加区分的“拿来主义”的错误,而应该批判地继承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其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把传统道德生活化、现代化,避免空洞的说教和脱离社会现实,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让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相统一,把传统美德作为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焕发出新的光辉。

在中华传统美德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其基石。几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当存高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撑,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民族精神是民族团结和国家兴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德育过程的核心。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德育的灵魂,德育本身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人就会丧失文化依托,没有归属感或者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因此,重视民族精神教育与培养,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创造了世界史上的奇迹,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巨变仍能团结一致,自强不息为世人所称道,雄汉盛唐,康乾盛世更使中国享誉世界,这都得归功于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古代先哲留下的国学经典是培植民族精神的沃土,在培育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国学经典诵读是培养民族精神的“不二法门”。 我们很难想象,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一点都不了解的民族能有真正的民族精神。如果有的话,恐怕也只能如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李岚清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在新的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更应该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首要内容,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对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篇二

古诗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文均为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的经典诗词篇章,它们是文化精神及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诵读千古美文,做君子远小人。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远播欧美,发扬光大。甚至在新加坡的教材中还编进了100多个中国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通过倡导小学生诵读千古美文,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蕙质兰心,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

熟读并且背诵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比较建国以来出台的多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是最为重视积累的一份。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顶点。一旦错过了,就不能形成知识、情感与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三、感悟语言真谛,为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最合适“熟读”成诵。日积月累,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而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白话绝大部分来源于文言,大部分双音节词是文言的附缀、演绎而来;绝大部分鲜活的成语,源自文言典故。不少中学老师认为许多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能够对文言等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是得益于他们小时候读私塾的那几年。培养语感,小学是关键;诵读经典,当从娃娃抓起。

四、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

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五、教学相长,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总之,作为肩负着开拓创新责任的新时期儿童,他们在学习现代知识的同时,同样应该站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静下心来诵读、品味经典诗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变化身心气质,使人心地向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其社会关系和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可以启悟生命智能,开拓人生境界。

“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自从学习了经典之后,全校师生便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历,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长期诵读经典诗文,一生与经典同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同杜甫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携文天祥《过零丁洋》,陪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岱《湖心亭看雪》,邀王勃诵《滕王阁序》,到杜牧的《题乌江亭》小憩,和李煜的《虞美人》同悲喜。读《论语》、《三字经》,学《弟子规》、《千字文》,到四大名著中畅游,到四书五经中去感悟人生。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

“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篇三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健康向上的道德教育元素、做人原则、处世态度、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和传统技艺,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国学修为是指对国学经典的汲取继承,因为汲取继承而影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思考、行为等,从而使自己素质上升到一个高度。

一、教师通过研习中华传统文化,汲取继承国学经典,来提高自身的修为在当下社会是重要的、紧迫的。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研习继承国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文化是构成民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继承、发展、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已成必然;人民教师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文化传播,培养人才的使命,面临着时代变革,为中华复兴,传承与弘扬国学是教师应切实承担起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无愧于人民的寄托---“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兴则国家兴”。

2、教师---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研习国学是提高自身修为的重要手段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人格,提升着个人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培养经世致用的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言必行,行必果’”;等这些经典语句,则都强调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

3、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其个人修为对其施教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这些个人修为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修为,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以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个人修为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灾区教师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二 、教师的修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教师的个人修为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这种修为从思想、道德、事业心责任感、言语行为、心里素质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1、教师的思想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形成起着引导铺路作用。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最强,是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首先是思想的健康;才能对客观事务有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2、教师良好的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时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古人讲:“"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行师范,学生才会觉得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

3、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学习工作起着鞭策作用。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4、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言语行为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跟习教师的思想。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则强调见到好、优就要与之比差距,见到错误就自思、自省的方式修正提高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5、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比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张皇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领导同事的误解,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显尤为重要;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 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

有专家指出:“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是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得到快乐。《论语》子曰:“德之不休,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讲到了博学、修德。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修为、国学经典又能起到什么帮助呢?下面我们来探讨教师国学修为提高的几个方面。

三、研习国学是教师提高自身修为的重要途径

国学,其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哲学、历史、文学、诗词到艺术,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约其精要,在理论上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主干,在实践上则以诗、词、琴、棋、书、画为主体。这些丰富的内容,都有利于教师自身修为的提高。

1、国学有辅于教师提高德行师范

国学中的诗、词、琴、棋、书、画等,它们本身不是为某种功利目的设置的学问,而是抒情言志、修身养性的门径,具有化导人心的强大力量,无疑是提升德行师范的上佳途径。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如:“‘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又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对于教师涵养人格,塑造德范,都有积极的作用。

2、国学有辅于教师认识自己、修正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强调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对自己的监督。对自己的言、行、思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而“‘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则强调认识自己,修正自己的作用,便于不断完善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等,国学中还很多,我们不能一一详释,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学习,从而发现一个真实的我,提高一个真实的我。

3、国学有辅于教师社会关系的和谐

国学,教给人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

4、国学有辅于教师塑造爱国爱家情怀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看,就是一部爱国爱家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爱国英雄人物如宇宙繁星,数不胜数;有文人亦有武将,有富贵亦有黎民。了解这些人物,能使我们继承其爱国精神。了解这些人物的著作,更能使我们滋生爱国情怀。如屈原之《国殇》,岳飞之《满江红》,等等。这类国学中的爱国诗篇,使得我们心生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这励志的言语,爱国精神更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5、国学有辅于教师塑立公正、求知、真善美的人生追求

教师的公正,集中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公正相待,不偏心、不偏袒。如“公生明、廉生成”,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又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精于勤,荒于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些讲求知。求知,当是人生不懈的追求;又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传达了国古代先贤思行哲理,给教师道德心灵产生极其有益的影响 ,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教师,作为我国文化教育传播的主体,继承国学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构建新世纪中国文化民族文化特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