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花道香道还有哪几道
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但是除了茶道花道香道,还有哪些道是我们不常看到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书道
李少白:一阴一阳谓之道。天地万物,莫离阴阳;阴阳之变,莫过书道。[1]
书道者,阴阳之表征也,天地变化阴阳于纸面。必体于阴阳,变于阴阳,而和于阴阳。
书道是对立的统一、矛盾的辨证。人皆知其美而难解其玄,故试而言之:
狂动之后,必居静定 。极速之前,必资极慢。飘逸之笔,必发极稳。远达之力,必出中身。
刻意之间,必伴拙朴。秀美之形,必托残破。圆整之迹,必随萧散。焦浓之上,必附清淡。
厚重之外,必归消隐。张扬之内,必回敛缩。雄强之下,必守雌柔。刚健之余,必复松驰。
故能概括出书道十二字决:定慢稳中,拙破散淡,隐缩柔松。得此十二字而体会之,则书道之法毕矣。
其中:
定,慢,稳,中:是说力道,即中和之道。
拙,破,散,淡:是言笔法,即自然之法。
隐,缩,柔,松:是讲意念,即守雌之意。
知书道而修习之、体悟之,必能通达阴阳玄奥之旨,于是可脱书法之拘泥而入书道之自在。书得法,可知其貌而执于形。书得道,可随于心而出妙逸。书得法,仅能谙熟三、两种字体;书得道,则书任何字体皆无问题。故得书法易而得书道难,得书法者众而得书道者鲜。
书道与心理智识直接相通。紧张则扰,忆识昏昏,松静则灵,记忆昭昭。故外现狂动,必内守松静。以此守弱则强。
书写之道与举手投足,为人处世之道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书道可以日用,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悟透书道而日用,则心性定之,动静谐之,涵养成之,才俊出之。故书道亦如参禅,贤者不可以不修。
禅道
佛家证入"定"的方法之一就是禅.(四禅八定)
最高的禅境非末那识作用.更非我等末那识所能理解.
【四禅八定】
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下面详解)
【四禅】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禅者,禅那(dhya^na)之略,译作静虑。故又名四静虑。《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云(大正1·50c)∶
‘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杂阿含》卷十七云(大正2·121b)∶‘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第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
禅者,静虑之意,即由寂静能审虑,如实了知之谓。然审虑以慧为体,故其他之定亦皆名静虑,而此四禅静虑之义最胜,乃独得禅之名。《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5b)∶
‘此宗审虑以慧为体,若尔,诸等持皆应名静虑;不尔,唯胜方立此名。如世间言,发光名日,非萤烛等亦得日名。静虑如何独名为胜,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最能审虑,得现法乐住及乐通行名,故此等持独名静虑。’
依此可知色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而止(奢摩他)观(毗钵舍那)均行最能审虑,故特名为四静虑。
四禅之别乃由于其静虑支有所不同。《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5b )∶
‘若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具伺喜乐建立为初,由此已明亦具寻义,必俱行故。如烟与火,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二,离二有乐,具离三种,如其次第。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详言之,初禅摄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五支;二禅摄内等净、喜、乐及心一境性四支;三禅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及心一境性四支,总共十八支。但实支之体唯十一种,即初禅的五支,二禅的内等净,三禅的净、念、慧及乐,四禅的舍受。
其中,初禅摄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因静虑之体心一境性即三摩地,故四静虑皆以之为自性。寻伺,旧译为觉观,即心之粗分别性名为寻或觉;心之细分别性名为伺或观。初禅尚有寻伺二支未离粗细分别,故称之为有寻有伺或有觉有观。而喜乐二支,是说初禅离欲界之恶而喜受,身感乐受,故名为离生喜乐。二禅摄内等净、喜、乐及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上述,为二禅的自性支。内等净者,以二禅既离初禅寻伺尘浊法而内信相明净,故得名,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喜乐,是说依此定而生最胜喜乐,故二禅名为定生喜乐。
三禅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心一境性如前述为静虑的自性;行舍,是说三禅舍前之轻安,住不苦不乐;正念正慧,是说住于正念正知而不耽于自地的喜乐,进而欣求上地的胜法;受乐,是说离二禅的喜乐尚有自地的妙乐,故三禅称为离喜妙乐地。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与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如前为静虑的自性。行舍是说四禅亦同三禅舍喜乐;念清净,是说舍念极善清净而其相显了;非苦乐受是说更离三禅之乐而住于平等非苦非乐。故四禅称为舍念清净。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将静虑支分为三种,认为初禅五支中,寻与伺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二禅四支中,内等净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三禅五支中,舍、正念及正知为对治支,乐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四禅四支中,舍清净与念清净为对治支,不苦乐受为利益支,心一境性为自性支。
又,《显扬圣教论》卷十九依四静虑说所对治的障,即初禅是治贪恚害寻、苦、忧、犯戒及散乱五障;二禅是治初静虑的贪、寻伺、苦、掉及定下劣性五障;三禅是治第二静虑的贪、喜、踊跃及定下劣性四障;四禅是治入出息与第三静虑的贪、乐、乐作意及定下劣性五障。
总之,远离欲爱,心寂静而能审虑,有寻伺而住喜乐之状态为初禅;离寻伺,信相明净而在喜乐的状态为二禅;离喜乐,正念正知而住自地妙乐为三禅;离脱身心之乐,住不苦不乐而极善清净名为四禅。又作为此四禅入门的定,称为近分定。而四禅则称根本定。就中,初禅近分的未至定同根本定,与寻伺相应,故为有寻有伺。二禅以上的近分亦同根本定均无寻伺,故为无寻无伺。大梵之因的中间定胜初禅,但尚不及二禅,无寻而有伺,故为无寻唯伺。又,此中,未至与近分的净等至,以及根本的无漏等至能断诸惑,而中间定(虽有味等三等至)无断惑之义。
初、二、三静虑有寻、伺、苦、乐、忧、喜及入出息八灾患,故名有动定。对之,第四静虑非八灾患所能动,故名不动定。而初禅有与发业相应的寻伺,故能见闻触,又有起语业,但二禅以上无寻伺故无言语等。若欲起语等时则借下地之识,名之为借起识或借识。此四禅为四无量心等之依地。即就四无量心言之,喜无量心为喜受之摄故依初二静虑,余三无量心则总依六地而离嗔害等四障。又就八解脱而言,初二是依初二静虑、未至及中间而得;第三的净解脱是依第四静虑而得,余则依四无色与灭尽定。就八胜处而言,初四胜处是依初二静虑,后四是依第四静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