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2017-06-14

语文教学反思是语文老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案例,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到》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儿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全文共有三个小节,分别写出了秋天的凉爽、丰收、美丽。

教学本课,我运用了示范朗读、引导点拨、联系生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秋天的特点。

教学第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春夏秋冬各有什么气候特点,然后把秋天和冬天、夏天进行比较,总结出秋天不冷不热的特点,学生也跟着很好地理解了“凉爽”该词的词义。接着通过男女生赛读的形式让生大胆地用朗读表现出凉爽的感觉。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师:男生们读得真凉快啊!爽!你们是秋的使者吗?(男生们脸上笑意盈盈,得意洋洋)

师:女生们是不是有些过于害羞了,读起来有点像夏末,还带着些闷热呢,再读一次吧,赶快把秋姑娘叫出来!(女生们会心一笑,抖擞精神再读一遍)

教学第二小节,通过让引导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秋天成熟的水果和庄稼,点拨学生想象自己是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获果实,说说自己心情会如何(激动、高兴、喜悦、骄傲……),师生共同小结,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情去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充分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第三小节,我运用想象感受、颜色比较、动作呈现三种形式,抓住“寒霜”、“红”、“黄”、“翻金浪”四个关键字眼理解秋天的美丽。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是挺满意的,相信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吧!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火红的枫叶》教学反思

《火红的枫叶》选取了秋天里非常有代表性的景物——火红的枫叶来描写秋天,本课不仅赞美了秋天的美丽,更是赞美了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字也比较多,所以我先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初读课文,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课上,抓住重要段落、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进一步识字,理解词语。

如抓住重点段落第二、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走来走去、又找到、终于找到、拾起”等词让学生交流体会并上台演示整套“寻找”的动作,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我”是非常认真、精心地在挑选枫叶。

另外抓住句子“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让学生认读“朝霞”、“玫瑰”,联系生活体会两者的“红”,再从这两个“比”中体会到枫叶的“更红”。这是从颜色方面来描写枫叶。另外一个句子“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则从枫叶的形状进行描写。我通过让学生上台用自己张开的小手描画出枫叶的形式形象地体会枫叶像手掌这一特点。

接着师生共同小结前三个自然段“我”的态度与心情是“认真”、“惊喜”、“高兴”的,然后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通过提问:我为什么要那么用心地寻找枫叶?要最红最红的枫叶做什么呢?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阅读兴趣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想象孩子在制作贺卡时的精心细致,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老师的“热爱”。最后通过介绍教师节来鼓励学生动手为老师做贺卡,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

《第三个小板凳》是北师大教材第11单元《努力》的第二篇主题课文。本文设计以“努力”为主题,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困难和挫折。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体会小板凳“很不像样”的含义,也让他们通过观察对比三个小板凳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但在此处,我如果能抓住关键词语“更不像样”让他们形成强烈对比或许会更好。

在本次教学时,我首次采用本单元金钥匙——学习默读。但是效果不明显,一部分学生还是习惯指读,应当在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上天的蚂蚁》中就渗透教学。

另外在本堂课中,我让学生朗读的时间明显不够,虽然在教学时我渗透了反问句的教学,但是却不能及时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去感受。

在教学中,我对于学生错误答案的评价不够深入,有点走过场。还有就是在想象环节的空间不够大,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想象老师和同学具体会怎么改变对爱因斯坦的态度。而且本次的板书设计有点过于复杂!

语文教学博大精深,每一次上完课都让我感触良多,通过这样一次次不断地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再上起课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手足无措,课堂组织也一次次在进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