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福州印象旅游攻略
福州自汉始起先后六次建成冶城、子城等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山为屏障,形成面向大海的簸箕状。以这条大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呈鱼骨状散开,逐步形成繁华街区。清末民初,此处便是福州的商业中心,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元宵、中秋两节还有灯市。
古旧街区占地40公顷。所谓“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则为: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只是,我在匆忙中的走马观花中只走了“两坊四巷”;衣锦坊、文儒坊和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宫巷。
老街上,宽大的石板铺得平整而严密,百年以上的大榕树以它的伞状树冠庇护着老街,清癯的椰子树在风中微微摇曳。街边的一组组铜雕作品复原着历史的场景,比如裱褙、银作、对弈、肩荷叫卖。行数百步,老街中央就有一两个凉亭供游人小憩,你也可以从店铺里端了鱼丸汤、烧肉粽等小吃来这里坐下,吃着笑着,享受着南国凉爽的晚风。百年老字号端起阅尽沧桑的架子,时尚小店则表露一派天真烂漫的好奇心。驰誉天下的牛角梳、油纸伞、脱胎漆器以及寿山石刻、软木画、礼饼、德化瓷、福建肉松甚至金门高粱和用炮弹片打成的菜刀都有得买。
在三坊七巷可以看到唐末分段筑墙传统的痕迹,也可以领略西风东渐后的小洋楼。马鞍墙与罗马柱,雕花窗与发券门并存,构成了具有闽南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数百年来,在三坊七巷中曾住过许多官宦与文士,而且坊巷之名泰半得之于风流一时的英杰,比如衣锦坊最早得之于宋代的陆蕴、陆藻兄弟,先称之为“禄锦”,后因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坊。文儒坊得之于宋代国子监祭酒郑穆,后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著名诗人陈衍以及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也住在这里。黄巷在塔巷之南,晋永嘉年间,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隐退后归居这里。黄巢起义军打进福州,黄巢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时必须“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郎官巷得名是因为宋代的刘涛居住于此,子孙累世皆为郎官,故有此名。但让我产生高山仰止情怀的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就静静地掩藏在这条狭窄的小巷内。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的故居,烈士殉国后,这座四合院式的宅院被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读过《子不语》、《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小说,她的散文《我的故乡》中有对故居的生动描写。林则徐的女婿,清代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的次子林聪,林则徐的好友杨庆琛等以及民国时期海军总长刘冠雄等则住在多为高墙深院的宫巷。
诗人、藏砚家黄任、琉球国册封使齐鲲、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翻译家林纾、作家郁达夫等在光禄坊住过。在黄巷中住过的名人有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等。
塔巷也滋养了不少名人文士,我们可以看淡南宋知县陈肃,清代知州王燮、王有龄父子,民国元老王麒等人,可以绕过正在修复的长汀试院、吴氏宗祠、进士第、叶氏宅院,但不可以忘记林长民、林徽因父女曾住在这里。徜徉在小巷深处,足可想象旷世才女的倩影曾在霞光中飘过。
一座坊,一条巷,与唐诗宋词融于一景,一座园,一顶桥,为武将文杰留下屐痕,就使得三坊七巷有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但我也听说,在十多年前,有一香港地产大鳄斥巨资买下这片街区,准备进行大规模商业改造。后来福州的有识之士暗中向中央电视台透露消息。中央台来了一拨记者,拍了一部关于三坊七巷与历代名人故事的专题片,播放后反响强烈,引起福州市政府的重视,结果再花巨资赎回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
现在,三坊七巷成了福州与历史文脉联通的桥梁,成了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也成为向世界证明一种文化选择与立场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