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2017-03-14

论文关键词:旅游翻译 跨文化意识 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本文以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具体实例,从旅游翻译所涉及的地名、景点名称、历史人物名字、诗词、楹联的翻译以及语用意义、文化信息处理等几方面阐述了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跨文化意识是旅游翻译圆满完成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这一观点。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活动,属于专业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由于旅游翻译是在各种文化的差异中,甚至是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碰撞中进行的,所以,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交际这一特点上表现得就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又更为全面。跨文化意识进而也自然成为旅游翻译圆满完成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一、地名、景点名称的翻译与跨文化意识

地名、景点名称等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大致可分为音译、直译、意译、意译加音译、直译加音译、意译加注等,但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译法就需要译者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地名的翻译多采用音译法,如Beijing , Shanghai , NewYork,London等。当然除此之外,在含有表示地理类别的普通名词的地名中.普通名词通常译音.如the Gulf ofMexico(墨西哥湾),the Philippine Islands(菲律宾群岛),Liaoning Province(辽宁省),the city of Shenyang(沈阳市)等。拼音是一种语音符号,语音符号与人类交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人类交际其实就是一个以获得目的为意义的从编码到译码的心理活动过程,该过程的基础就是首先必须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交际规范或符号译码。不规范或错误的汉语拼写就相当于错误的符号译码,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诸多困难。

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偏重文化内涵的理解,音译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音译过来的东西往往无法从字面上看出其内涵,有时会使译文读者产生文化隔膜,给理解造成困难。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此时还单纯地采用音译而忽略“意”,则无法成功地跨文化交际。因此,采取保留原文形象及其内涵的译法成为了重中之重。如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就要比Zhuozheng Garden要好得多,因为“拙政园”是明朝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为园名。如果是导游口译的话,还可以解释其历史背景,使旅游者不仅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而且沉浸在深远的历史情思之中,进而充分保留原文文化及历史内涵。

二、历史人物名字的翻译与跨文化意识

几乎所有人名的翻译都趋同于地名译法、音译。例如:Marx(马克思),Clinton(克林顿),Lu Xun(鲁迅)等,但也有些人名若按照现在的规定是不合规范的,但由于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人们己经习以为常,若突然改变,可能会引起混乱,这时最好保留原译名。如Bernard Shaw译成肖伯纳而不是“伯纳肖”,Shelley译为雪莱(特指英国诗人)而不是“谢莉”。同样,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译为Confucius而非Kongzi,孙中山被译为Sun Yat-Sen(由孙逸仙音译而来)而非Sun Zhongshan.

对于人的称呼除了名字之外,外号也是其一,由于人的外号往往准确生动地体现了人的某一特征,如果音译其内涵则无法被人了解,也就称不上是外号了,因此,外号一般意译。例如,Iron Lady(铁娘子,指撒切尔夫人),Cinderella(灰姑娘),Li Kui the Black Whirlwind(黑旋风李遴)等。

语言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这也是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