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说课稿

2017-03-21

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初中八年级地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八年级地理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中国行政区划》。我将从课标解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说明。

课标解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如通信)正确使用。

课标解析:本条标准要求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熟悉个省区在祖国的位置。这是课程标准中唯一要求记住名称的“标准”,然而,这条标准要求记住的具体名称有100多个,这么多的名称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全记住,而是要求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

对于本课的学习,熟悉这些名称可分层次分步骤进行。例如:可先关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在逐步对应其简称和行政中心;可先熟悉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在逐步扩大;可按地理方位,排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可通过填图,拼图等活动熟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其方位。

本课还需让学生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如通信)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对中国辽阔的疆域的进一步学习,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生活、交往有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在整个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本课内容结构: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和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两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

2.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的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并逐步熟记其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点及所处的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心系祖国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难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及它们的轮廓图与名称一一对应。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容易感染,但其刚刚开始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对地理知识了解还不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课堂上,可以创建多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对于本课学习,主要是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例如拼图游戏、小组探究活动等)并结合多种有趣的记忆方法(例如形象记忆、谜语记忆等)把单调的记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教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联想记忆法等。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我的大中国》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

烈的求知欲,快速进入学习内容。

第二环节:师生交流,活动探究

第一部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

1、首先我将课件展示:“信封上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思考信封上体现了我国几级行政区划,每级行政区划分别是什么。

2、让学生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区划?

3、让同学们课后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并邮寄出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学习信封上的地理知识并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知道我国进行行政区划的目的是①有利于国家的管理。②便于我们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认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活动1:找一找,想一想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找一找有多少个省,多少个自治区,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2)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置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环节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明白我国设立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目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活动2:说一说,做一做

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在地图上按下列路线进行中国之旅活动并说出旅游路线所经过省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旅游路线:①沿海省区自助行。

②陆上边疆省区行。

③长江干流省区行。

④黄河干流省区行。

同学们也可以参照以上路线设计出自己特色的路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设计旅游路线的过程中,学习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把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这样既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又把庞大的记忆量化整为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想一想!

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巧妙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学生列举方法:看天气预报、看形状联想记忆、猜谜语......

案例展示:①学生模拟天气预报了解省会和省名。

②通过菜系了解省区的简称。

③通过联想记忆省的区轮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学习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明白,学好地理能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既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又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教学理念。

猜一猜!

让学生猜一猜!下列对联和谜语描述的是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或行政中心。

①对联: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

②谜语:两个胖子( )双喜临门()发烧盖被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联和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行政中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的记忆深刻,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练一练!

学生分小组进行中国行政区划拼图游戏,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准。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比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第四环节:教学结语,情感渗透

今天这节课,学生学习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并初步了解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并运用我国的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其地理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本课内容记忆量大,学习内容较枯燥乏味,学生易疲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板书设计

初中八年级地理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台湾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分析省级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爱国热情的重要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一)教学重点

1、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依据:由于地理位置是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的关键,而自然地理特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节课学生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依据: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也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的一个难点。

三、说学情:

前几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地理概论的相关知识,而对区域地理特征,学生尚有较强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另外,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利用图形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分析方法来思考问题。

四、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采用“读(看)——议——讲”结合法、读图讨论法等。

五、说学法:

本课中,我大体从以下两方面来渗透学法:首先,针对初中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这一生理特点,我以活动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其次,鼓励学生从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以阿里山图片为背景,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提问)阿里山在什么地方?(答)台湾

(讲述)阿里山只是台湾省众多美丽风景中一个,台湾省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丰富的资源,被称为我国的宝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一起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依据:《阿里山的姑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利用美丽的阿里山引入台湾,便于开展教学。

整个教学类容安排以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明确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1、投影“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完成在图中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

2、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________穿过中南部,地跨_____带和___带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_________,北临____,东临_______,南临_____,西隔________与________相望。

范围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3.6万平方千米。

3、投影“台湾——中国神圣领土”阅读材料与“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钓鱼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计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各相距多少公里?

二、自然地理环境

1、采用的学习模式是投影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图,由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分布特点。

2、教师对难点问题设问,引起学生思考重视,如地形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3、穿插“阿里山”与“玉山”等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操。

地形:以____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__部,地势__低__高地壳运动较活跃,多_____。

气候:类型:____带和___带____气候。气象灾害:________________

河流:河流水流,____丰富。最大河流是_______最大湖泊是_____

自然资源:深林资源、农作物、矿产、水产和海盐。

三、发展中的经济

这一部分主要有学生自主完成,所以由学生阅读P81-82,再小组讨论总结台湾省的经济有哪些特点?(农业、工业、交通、旅游业)

(合作探究)读“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思考:1、说出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和铁路线的分布特点。2、台湾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为基本特色,试从地理位置加以分析。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分析地形、地理位置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人口与城市

这一部分内容简单,直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五、小结

由于时间问题,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口述知识结构,对重点问题进行复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