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跨职能流程图模板

2017-05-29

跨职能流程图显示进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以及执行它们的职能单位。可以使用跨职能流程图显示一个进程在各部门之间的流程,或者显示一个进程是如何影响公司中的不同职能单位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采购跨职能流程图模板,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采购跨职能流程图模板

企业战略性采购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采购管理 供应商 双赢

战略采购管理是基于与供应商建立这种“战略合作模式”的采购管理,是以企业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的过程,而不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原料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管理充分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以双赢采购为宗旨,注重发展与供应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是新形势下的采购管理新范式。

一、常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战略目标

部分企业往往由于经济实力不足造成器材采购配套率差、质量较差、交付不及时。另外就是采购计划、成本管理粗放。计划不是由企业的销售制定,而是粗放经营计划,甚至有时以命令来确定,成本不是以总成本分解法来决定,而是由供应商的成本来决定总成本,这样造成计划失调,成本居高不下。

2.对国外采购方式很难适应国际惯例

由于高素质采购管理人员的缺乏,部分企业难以适应现代采购需要,没有明确的采购策略。例如缺乏对采购需求分析,对供应商的扶持等;没有培养长期供应商合作关系。例如建立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双赢和激励机制: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考虑。例如采购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标准应作为公司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新产品的开发和改善应与战略供应商保持自始至终的合作。

3.分散采购忽略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台进行采购跟踪、评估、分析和智能化决策。造成了不少企业货源的整体布局与配送、生产和销售网络的达不到最优化配置。

所有这些问题己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阻碍,需要尽快研究对策,建立新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采购管理体系。

二、战略采购和常规采购的区别

战略采购是一种有别于常规采购的思考方法,它与普遍意义上的采购区别是前者注重要素是“最低总成本”而后者注重要素是“单一最低采购价格”。简单地说,战略采购是以最低总成本建立服务供给渠道的过程,一般采购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资源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的好处就在于充分平衡企业内外部优势,以降低整体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实现从需求描述直至付款的全程管理。二者之间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常规采购和战略采购模式下的主要表现

常规采购模式

战略采购模式

注重的要素是单一最低的价格

注重的要素是最低采购总成本

缺乏考量全局的观念

充分平衡企业内外部优势

以产品规格为导向

以用户为最终导向

短期合作,注重个体利益

长期合作,具备双赢思想

关注战术层面

关注战略层面

双方信息沟通不及时,不顺畅

采购商与供应商互通长、短期计划,共担风险与分享机遇

涵盖局部流程,无法实现全程管理

涵盖整个采购流程,实现从需求描述直至付款的全程管理

三、战略采购管理实施对策

一般而言,目前的战略采购管理实施主要有集中采购、寻找上游供应商、优化采购流程以及统一产品和服务等四种方式。

1.树立采购持有总成本的思想,建立采购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建模是公认的非常重要的采购技能之一,建立持有总成本模型的重要性对所有的产品都是重要的,没有任何一个采购决策只需要单纯考虑商品的采购价格。为此类决策而建的成本模型,所包含的因素不能仅限于价格因素,其中要考虑费用、质量成本、库存维护成本等。

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仓库、运输、以及供应商销售人员的管理费用等;人工成本包括生产制造环节人员工资摊销等。不同产品的持有总成本是不同的,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一个有效的成本模型要抓住成本驱动因素,而不是所有的成本因素。

以上讨论的是商品采购完成后,持有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持有成本使我们能够了解在采购价之上的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本因素,为做进一步战略上的思考,我们还必须弄清楚由供应商控制的成本驱动因素,因为采购价仍是采购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精确的持有成本模型会反映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供应商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距离较远的供应商其运输费用在持有成本中,占有的很大的比重。建立供应商的成本模型对于研究整个采购成本非常重要。将供应商的所有成本分成几个部分:直接人工、原、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预期利润。除了预期利润,大多数供应商都是愿意提供这些资料作为现场考察的一部分。

但是,个别的供应商成本结构会有些不同,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对成本驱动因素有初步觉察。例如,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比较,直接人工成本较低,制造费用较高,则有可能说明两者自动化程度可能不同。对于全球采购的项目讲,工资水平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原材料成本低,供应商可能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不仅仅是最后的装配,甚至是采购原材料和运输都在内部进行。

2.寻找上游供应商并建立和维持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引入更多的竞争、寻找上游供应商等来降低采购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采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优的资源,还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公司的水准。

为了建立并能够维护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

(1)建立相互的依存性和目标的一致性关系

只是相互信任是不够的,要在对供应商能力的确认基础上相互依赖和目标一致。

针对供应商能力的了解,是产生合作的最初动力。随着供应商销售量的增加,双方依赖也明显加强。数量是产生依赖的一种形式,是缺乏协调性的一种依赖。同样将同种或同类产品集中到一家或两家供应商,一是能够是供应商数量合理化,同时也增加了对个别供应商的依赖性。

部分企业的供应商数量现在还不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状态,通过对能力的考察,确定需要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建立战略采购。确定积极的目标使双方从长期合作关系获得最大的利益。为实现战略合作任务,必须要考虑利润和风险这些关键的商业问题。即使在合作关系中,也是市场购买力——供需关系在起作用。企业获得所创价值的份额多少取决于他们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大小。分这块蛋糕首先要求每一方都能得到足够的量以促进前面讨论过的相互依赖。其次,要保证这块蛋糕不会因为被切割而缩小。

(2)建立有效和及时的信息沟通渠道

战略采购要求双方应努力追寻最关键的利益。这些努力也促进了双方患难与共,相互依赖,相互沟通。反过来,也极大地加强了伙伴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沟通渠道有效性,为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技术信息、生产计划信息、质量信息等交流的平台。在战略合作关系中,可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信息共享,定期召开合作策略回顾和发展会议,这些会议应该在采购方和供应商所在地轮流进行,会议的重点应该是针对如何改进共同制定的具体目标和识别未来机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建立高层主管的供应商会议;分享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计划技术交流会,这种类型的交流会,是供应商与企业共享技术成果,致力于技术成果的应用的主要途径。通过技术交流,企业与供应商分享自己的未来产品计划,并确定如何将其与供应商的技术发展计划结合起来。

建立跨职能小组,持续改进,管理和改进长期合作关系。跨职能小组要肩负起公司与战略供应商信息沟通的窗口,处理和改进与供应商关系。

(3)签订战略合作文件和协议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的之一在于保证战略合作的约束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当最初的参与者被调离或发生了其他人事变动时,尤其是高层领导的变化,是战略合作关系将面临最大的挑战。事实上,很多时候由于供应商的领导层发生变动,引起对协议的重新评估并最终终止协议,导致了一个正在运作中的联盟失败了。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的之二——关注双赢机会,尤其是在制定合作阶段。双赢关系的核心是认识对方的需求和期望。双方通过合作可以提高价值,而不是为了分割一个固定的市场而彼此竞争。发展合作关系要求本着双赢的态度。当出现矛盾时,双赢的态度要求双方能携起手来,共同合作,从而解决分岐。这些关系的特征是实现双方的合作,而不是带有敌意,导致一方成功而另一方失败的竞争结果。成功战略合作关系的双方都会定期观察分析市场,从而发现新的机会。

3.优化采购管理流程

制定明确的采购流程有助于企业实现对采购的控制,通过控制环节(要素)避免漏洞,实现战略采购的目的,流程可采用的要素有:货比三家引入竞争,发挥公开招标中供应商间的博弈机制,选择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应商;通过商务方式降低采购处理成本(、通讯、运输等费用);通过批量计算合理安排采购频率和批量,降低采购费用和仓储成本;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进行“菜单式”购买。

4.统一产品管理和服务管理

在采购时就充分考虑未来储运、维护、消耗品补充、产品更新换代等环节的运作成本,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程度,减少差异性带来的后续成本。这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一种战略采购,是整体采购优化的充分体现。

战略采购是新时期采购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在企业创业之初由于采购量和种类的限制,战略采购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在企业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优势会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企业应该在发展之初就有组织地构建战略采购框架实施战略采购。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