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

2017-05-27

孩子,我们不要害怕,擦干眼泪,努力地学习,健康快乐地生活。有这么多人的爱和鼓励,相信你们的未来充满希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1:他的命运谁做主?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续去世,他独自生活,住在空房子里,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5月底,他的故事在广西电视台播出,6月6日,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辗转4000多里,把杨六斤接到深圳,学校准备资助他读书。

6月20日,杨六斤堂哥、镇政府干部、原学校校长和广西电视台记者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表示其现在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包括捐款。然而,杨六斤已经喜欢上在深圳的生活,表示不愿回去,而康桥书院的老师也不想让他走,双方一度僵持,协调两天后,康桥书院最终同意广西来的人今天将他带走。

广西男孩 感动深圳老师

陆卡娅是深圳康桥书院校董助理、国际高中部副校长,在学校被人称为陆教授,因为她原来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来到康桥书院任教,据其介绍,6月1日,她在网上看到杨六斤故事的视频,“虽然我已经一把年纪了,但看了杨六斤的故事后,也把我感动得掉眼泪,他很阳光、坚强。”陆教授说。

网上视频多来自广西电视台的报道,据报道,12岁男孩杨六斤是广西隆林县德峨乡人,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杨六斤被留下来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杨六斤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想妈妈和弟弟时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妈妈,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他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虽然年纪小,但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

陆教授说,她把视频给在学校当义工的杨女士看,当场看得杨女士泪流满面。两人商量,打算去广西把杨六斤带到深圳康桥书院来,由学校资助他读书。

辗转2000公里 带他到深圳

6月2日,杨女士联系上广西电视台,得到了杨六斤堂哥杨取林的电话,而杨取林在广西梧州务工,“我们就做杨取林的思想工作,也给他介绍了深圳学校的情况,后来他同意带她去老家见杨六斤,如果杨六斤愿意,那可以跟她到深圳去。”

6月3日晚上,杨女士和另一义工郭先生一起,开车直奔梧州,4日上午达到梧州,接上了杨取林,他们就往杨六斤的老家隆林县德峨镇赶,一刻都没有停留。5日上午10时许,他们在德峨镇新街村小学找到了杨六斤,当时他还在上课,郭先生表示,通过杨取林,他们说服了杨六斤到深圳来,先参加学校的两期夏令营,到8月10日,如果杨六斤愿意,可以留在康桥书院读书,如果不愿意,他们会将他送回来。

之后,他们与杨六斤所在的学校校长杨佳勇沟通,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后,由杨取林办理请假手续,“我还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押在学校。”杨女士说。

6月6日晚10时许,他们回到康桥书院,“三天时间,我们赶了4000多里路,因为真的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就想赶紧把杨六斤带到深圳,给他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郭先生说。第二天,杨六斤的堂兄杨取林和在深圳打工的堂姐也赶到学校,看到学校环境后才离开。

陆教授表示,杨六斤到康桥书院后,跟着实验班的学生一起学国学,学校执行董事沈兰慧还将自家的衣服,特意挑了几套大小合适的给杨六斤,而这两个周末,义工杨女士和郭先生都留在学校陪杨六斤,上个周末,还带他到南山的荔枝世界去玩。

当地政府派人到深要人

据杨女士介绍,上个周末,在深圳务工的杨六斤堂姐杨某来学校看他,当时其堂姐表示,杨六斤公布在电视上面的中行账号,收到了很多捐款,有几十万,政府希望能用这笔钱,给杨六斤盖个新房子,改善他的生活,可能需要他回去,当时杨六斤就说“懒得回去了”。

6月18日上午,杨六斤堂哥杨取林给她打电话,说政府的人会和他一起来深圳,要将杨六斤带回广西。第二天晚上,堂哥杨取林、新街村小学校长杨佳勇、德峨镇政府干部韦某还有两位广西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深圳。

“当时他们说来看下杨六斤在康桥书院的学习和生活,然后就提出第二天要把他带回广西,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觉得这样对杨六斤来说是一种伤害,好不容易让他有家的感觉了,又要被带走,回去后是否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没有底,所以当时就没同意。”沈兰慧说。

沈兰慧表示,杨六斤来到康桥书院后,除了去广西带他回来的义工郭先生和杨女士,学校总共只有三个人知道杨六斤的事,她、陆教授和校长,就连副校长都不知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不是特殊的环境,不想让他在聚光灯下生活,而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学习生活。

“可能有点误会,因为杨六斤的事情电视台播出后,很多人都来关心他,他现在是公众人物,所以需要他回去处理一下事情。”德峨镇政府干部韦某说,很多人给杨六斤捐款,具体多少他也不知道,捐款如何使用?首先肯定是保证杨六斤的学习和生活所需,超出部分如何处理,这个可能要相关政府部门比如民政等来定。政府是否有提议用捐款给杨六斤盖新房子,其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有很多事情,我也不方便说”。德峨镇干部韦某说。

而杨六斤的堂哥杨取林表示,杨六斤用于接收捐款的中行账户在他那暂时保管,但他们也没有查询过具体数额,因为需要杨六斤回去处理一些事,所以才过来接他回去的。广西电视台记者陈女士则表示,因为杨六斤的节目播出来后,很多爱心人士在关注和帮助他,所以他们想来了解下他在深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他们要把杨六斤带回去我们也没办法阻拦,也不想别人对我们学校有误会。”康桥书院校董沈兰慧说,如果强行把杨六斤留下来,还担心别人以为学校有什么目的。

而德峨镇干部韦某则表示,他们也跟康桥书院谈好了,今天下午就带杨六斤回广西,等杨六斤回去处理好事情,参加月底的考试,到暑假如果他还想来深圳读书,他们也不会反对,因为大家都是为了杨六斤好。

特写

来深两个星期他已不愿回去

前天中午,记者在康桥书院饭堂见到了杨六斤,14岁的他只比同宿舍7岁的孩子高一个头,而两荤一素一大盆菜和饭,他只吃剩几根青菜。

回到宿舍,他拿着一罐牛奶,将牛奶倒到矿泉水瓶里面,咕噜咕噜喝起来,杨六斤表示,自从父亲去世后,他就再也没有喝过牛奶,每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堂哥他们回来,他才能吃上肉,而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书,他都会拿起来认真地看,“我很喜欢这里,这里有大哥哥和弟弟玩。”

昨天上午,书院组织杨六斤和扶贫班20多个学生,一起到深圳大学参观,在科技楼参观时,杨六斤和其他学生异常兴奋,拍照合影,其他学生都找他一起合影,“杨六斤,我们照一张”。

中午11点,堂哥杨取林、校长杨佳勇、镇政府干部韦某以及广西电视台记者也来到深圳大学。见到堂哥和校长等人,本来活蹦乱跳的杨六斤,马上静了下来,就再也没有笑过了,即使同学逗他,他也不笑,也没有跟堂哥等人打招呼,中午吃饭时,也是一言不发,记者问他想不想跟堂哥回去,他摇摇头说“我不想”。

有些同学似乎知道什么,有两个同学拉着杨六斤说,“我们不会让他们把你带走的。”

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2:孤儿杨六斤为何成“香饽饽”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续去世,他独自生活,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常吃野菜充饥。他的故事被报道后,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六斤接到深圳,学校准备资助他读书。同时,他还收到几十万捐款。

6月20日,杨六斤堂哥、镇政府干部、原学校校长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表示其现在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包括捐款。

还是那个男孩杨六斤,还是那个孤儿,因成为“公众人物”,一下子成了当地政府的“香饽饽”,又是要盖房子,又是要改善生活。孤儿杨六斤的命运出现了转折,善良的人都会为之欣慰。事实上,他目前的情况就已经很好了,在深圳康桥书院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当地政府可以不必操心,省下精力,去照顾其他困难的孩子或大人。但当地政府未必愿意操那份闲心,就像当初对杨六斤—这个孤儿吃野菜充饥,自制工具抓鱼改善生活,却未曾听说有政府部门给予照顾。

显然,当地政府部门“照顾孤儿”的出发点,疑似功利动机浓厚—更多考量的是政府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孤儿的冷暖。“公众人物”成为政府关心孤儿的原因,究竟是镇里出了个“公众人物”让官方感到了压力—没有尽到关心照顾孤儿的责任,还是“公众人物”可以成为当地的某种资源,可以利用?或许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但现实中有关部门这种功利化思维却比较流行。

几十万的社会爱心捐款,确实需要处理。但杨六斤不回去并不影响对善款的处理,比如可以请律师,或在现在的事实“监护人”康桥书院的见证下,依照杨六斤的意愿以及相关制度,制定出合理合法的处理方案,相关结果向社会公开。我认为,鉴于当地政府在对待孤儿问题上不正常的一冷一热,公信度不高,那么让孤儿回乡和他们处理捐款问题,很难让人放心。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本是对世态炎凉的夸张描述;一些地方政府常常把自己“夸张”成这样的“远亲”,不思雪中送炭,而最擅锦上添花,如此行为与思维惯性,受损的是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3:孤儿杨六斤被从深圳接回 镇政府:抢人系误读

广西隆林县德峨镇12岁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在社会上引发关注后,收到社会各界捐款超500万元,并被两名义工送至深圳康桥书院参加夏令营。

6月19日,广西德峨镇镇长、新街村学校校长及杨六斤堂哥杨取林一起赶赴深圳,跟校方沟通说,想带杨六斤回去参加期末考试。据媒体报道,6月20日,尽管杨六斤哭喊“我不想回去,我喜欢这里”,仍被带离。

针对“抢人”的说法,6月23日,深圳康桥书院院长韩冀说:“广西当地的政府、媒体、学校的校长、他的堂哥,对这个小孩十分关心,开始我们有一点小小的误会,但是通过沟通,误会已经完全化解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