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普通话韵母的发音和训练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形式,准确的普通话语音是圆润流畅的播音表达的基础。播音员以有声语言作为创作工具,必须掌握一定的语音学知识,系统地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按照正确的部位和方法,发准每一个音素,每一个声母、韵母、声调和每一个音节。韵母是普通话音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吐字的关键环节,尤其要重视。本文着重论述普通话韵母的发音和训练要点。
一、韵母和元音
元音是“气流从喉腔、咽腔进入口腔从唇腔出去时,这些声腔完全开放,气流能够顺利通过”[1]所产生的开放型最小音段。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冲开闭拢的声带,声带颤动产生乐音声波,声波经过口腔共鸣使声音美化、扩大。语言里元音最响亮。在普通话中,除了极少数语气词之外,没有不包含元音的音节。
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划分,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韵母的主要部分是元音。韵母可以只由一个元音直接构成,叫单韵母,也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叫复韵母,还可以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叫鼻韵母。普通话的特点之一“听觉感觉清脆、响亮”的主要原因就是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可见,元音的发音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发准韵母的基础,是练声、吐字的必要环节。元音发音要点将在单韵母发音要点部分详细阐述。
二、韵母的分类
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即:
ɑ、o、e、ê、i、u、ü、-i(前)、-i(后)、er(10个)
ai、Ei、ao、ou、ia、ie、ua、uo、üe(9个)
iao、iou、uai、uEI(4个)
an、en、ian、in、uan、uen、üan、ün(8个)
ang、eng、iang、ing、uang、ueng、ong、iong(8个)
这39个韵母,按照不同的条件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论述需要,本文主要根据语音结构进行分类,将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单韵母,即单元音韵母,指单独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简称单韵母。普通话中有10个单韵母,它们是7个舌面元音ɑ、o、e、ê、i、u、ü,两个舌尖元音-i(前),-i(后)和一个卷舌元音er。其中8个,即ɑ、o、e、ê、i、u、ü、er前面可以不需要声母而独立成为一个音节。而er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自成音节。另外,可以将er的卷舌成分附在别的韵母后,构成儿化韵。
复韵母,即复合元音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简称复韵母。复韵母共有13个,其中由两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叫二合复韵母,共有9个:ai、ei、ao、ou、ia、ie、ua、uo、üe。由三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叫三合复韵母,共有4个:iao、iou、uai、uei。
鼻韵母,带鼻尾音的韵母,即元音音素——单个或两个元音后面附带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简称鼻韵母。普通话中只有两个辅音韵尾n和ng,它们都是鼻音。普通话里带鼻音的韵母共16个,分为两类。其中带舌尖鼻音n的有8个:an、en、ian、in、uan、uen、üan、ün;带舌根鼻音ng的有8个:ang、eng、iang、ing、uang、ueng、ong、iong。
三、韵母发音要点
第一,单韵母发音要点。10个单韵母都是元音。响亮、通畅、乐音成分多是元音的特点,也是单韵母的特点。声带音进入口腔后,由于口腔共鸣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声音。元音和单韵母的发音要点主要在于掌握由不同的舌位和唇形形成的口腔共鸣。口腔共鸣的不同取决于口腔形状,主要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舌头抬高,口腔就收窄;舌头降低,口腔就放宽;嘴唇撮圆,前声腔就延长;嘴唇平整,前声腔就缩短。
“舌位”主要是针对舌面元音提出的概念,指发音时“舌头隆起的最高点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也叫“舌高点”。舌位的高低关系着口腔的开合程度。依据舌位的高低,将口腔开合分为四种情况:“舌位高”,口腔开度小,发出的元音叫“高元音”或“窄元音”,如:i、u、ü;“舌位半高”,口腔半闭,发出的元音叫“半高元音”,如:e、o;“舌位次低”,口腔半开,发出的元音叫“半低元音”,如:ê;“舌位低”,口腔开度大,发出的元音叫“低元音”或“宽元音”,如:ɑ。舌位在上颚前部叫“舌位前”,发出的元音叫前元音,如i、ü;舌位在上颚后部叫舌位后,发出的元音叫后元音,如:o、u;舌位在中央,发出的元音叫央元音,如:ɑ。在舌位相同条件下,唇形圆展的不同会形成两个不同的元音,如:i-ü、e-o。i、ü舌位相同,但唇形展平时发的音是i,撮圆时发的音是ü。同样的道理,e、o舌位相同,唇形展平时e,撮圆时是o。10个单韵母中,ü、o、u是圆唇元音,其它都是不圆唇元音或叫展唇元音。
依据舌位高低、前后和唇形圆展,7个舌面元音单韵母发音要点可归纳
ɑ是央低不圆唇元音,音质圆润明亮。发音时,打开后声腔,挺起软腭,呈半打哈欠状,微露上下齿,舌头自然放平,舌面较低,舌尖轻抵下齿龈。
o是后半高圆唇元音,音质不如ɑ明亮。这个音在普通话中单独出现的情况很少,不易读准。发音时,口腔半闭,舌头微后缩,舌根抬起,舌高点略靠后,嘴角略撮。
e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音质比o明亮些。在发“o”时,嘴角展开呈微笑状即可。舌面较平,但舌高点比“o”靠前,舌尖处于稍离下齿背的位置。
ê是前半低不圆唇元音。这个音素在普通话里只有一个字“欸”,但经常在“i、ü”之后与之结合成复韵母ie、üe。把“ie”、“üe”等字的字音拉长,取后半部分的音就是这个音。发音时,口腔半开,舌尖微抵下齿背,舌中部隆起,舌高点在舌面前部半低位置,两唇开度比e大,上下门齿保持拇指宽。
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音质明亮、尖锐。发音时,口腔开度较小,舌尖稍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接近硬腭,舌位靠前,嘴角略展。ü是前高圆唇元音,音质不如“i”明亮。在发“i”的基础上将两嘴角稍撮起即是ü,舌位与“i”基本相同。在实际运用中,如果语速过快,唇形圆展变化不够自如,“ü”容易发成“i”,影响语义。
u是后高圆唇元音,音质较闷暗。发音时,软腭挺起,后舌面上升接近软腭,舌头后缩,舌位靠后,口腔开度较小,嘴唇稍前撮呈圆形,但不能撅起。
另外,单韵母中还有-i(前)、-i(后)和er,它们的发音要点主要在于掌握舌尖的变化。其发音要点分别阐述
er是央不圆唇卷舌元音。发音时,口腔半开,舌头先放平,然后舌尖卷起对着硬腭即可,舌位居中。
-i(前)是特殊元音,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或叫舌尖前元音。它只能和三个声母相拼,即zī、cī、sī。发音时,舌尖前伸,微抵下齿门背。舌位比“i”音要低点、靠后一些,口腔也稍开些。把“司(sī)”音拉长,取后半部分的音就是这个音。-i(后)是特殊元音,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或叫舌尖后元音。它只能和四个声母相拼,即zhī、chī、shī、rī。发音时,舌尖后缩、翘起对着硬腭前部即可。把“知(zhī)”音拉长,取后半部分的音就是这个音。
在确定元音音色的三项标准中,嘴唇的活动只有圆展之分,从外部也可以观察其变化,比较容易描写,但舌头的活动却很灵活,且无法观察其变化。a(ɑ)、i、u三个元音的舌位可以构成一个不等边四边形,代表了元音发音时舌位活动的外围极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i、u都是高元音,但因为u同时是后元音,舌位受到舌头后缩的影响,就要比前元音i的高度略低。同样,舌头放低后,舌位前后移动的范围就变小,发a时虽然舌头也可以前后移动,但比i、u之间的舌位距离小很多。”据此,单韵母中7个舌面元音韵母和一个卷舌元音韵母可以用“元音舌位图”来直观表现,如下
(注:横线表示舌位的高低,左边的斜线表示舌位前,右边的斜线表示舌位后,在一条斜线上一点左边的音表示展唇,右边的表示圆唇。)
在播音实践中,单元音韵母发音要注意“以央元音为标准,宽音窄发、窄音宽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展发、展音圆发”。所谓“宽”、“窄”、“前”、“后”、“圆”、“展”是指口腔开合、舌位前后、双唇圆展要适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影响声音的清晰、圆润、集中。如,宽元音ɑ、o、e发音时口腔开度不能过大,窄元音i、u、ü发音时口腔开度不能过小;前元音i、ü、ê发音时舌位不能过于靠前,后元音u、o、e发音时舌位不能过于靠后;圆唇音u、ü、o发音时嘴唇不能过于撮圆,展唇音ɑ、e、i发音时不能太咧嘴。
总之,单韵母的舌位和唇形处于标准位置,其他韵母的发音都要以它们为标准,因此单韵母是39个韵母中的基础韵母,发好单韵母才能发好复韵母和鼻韵母。
第二,复韵母发音要点。复韵母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韵头、韵腹和韵尾,如i(韵头)-ɑ(韵腹)-o(韵尾)。不是所有的复韵母都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者都有的叫三合复韵母。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ia,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ai,这样的韵母叫做二合复韵母。其中,韵腹不可少,复韵母中各个元音在口腔开度和声音响度、持续时长方面不同,其中开口度大的声音响亮,发音持续时间也长,是韵母中心,称为主要元音,即韵腹。
在此基础上,9个二合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üe根据有无韵头、韵尾的情况,又可以分为前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两类。前响复韵母ai、EI、ao、ou没有韵头,发音时由韵腹到韵尾,舌位由低到高,口腔由开到闭,声音由响到暗;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没有韵尾,发音时由韵头到韵腹,舌位由高到低,口腔由闭到开,声音由暗到响。后响复韵母如果自成音节,在书写时,ia、ie中的i要换成半元音y,变成ya、ye;同理ua、uo写成wa、wo,üe写成yue。在发音和听感上,半元音y、w因带有半摩擦性质而与i、u、ü都有区别,其原因将在“吐字归音”部分中详细阐述。另外,ie、üe中的“e”的实际发音是ê,为了书写方便写成e。
三合复韵母iao、iou、uai、uei实际上是由ao、ou、ai、ei加上韵头i、u构成的。中间的a、o、e是韵腹,后面的i、o、u是韵尾。发音时,中间的韵腹比较明亮,所以也叫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若自成音节,应写成yao、you、wai、wei,道理和后响复韵母相同。声母与iou、uei相拼时,书写时去掉o、e,如:jiǔ(久)、cuī(催),但读音中不能省略。
三合复韵母发音时,都有舌位先高后降再升、口腔由闭到开再闭的变化过程。同时,iao、iou中韵头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韵尾o、u分别是后半高圆唇元音和后高圆唇元音,因此这两个音都有舌位由前到后,唇形由展到圆的变化;而uai、uei的韵头u是后高圆唇元音,韵尾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因此这两个音都有舌位由后到前、唇形由圆到展的变化。此外,iao、uai的韵腹a是低元音,舌位上下曲折幅度大;而iou、uei的韵腹o、e是半高元音,舌位上下曲折幅度不大。
复韵母不是两个或三个元音的简单相加,而是几个元音有机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声音,如:iao≠i+a+o。发音时,一个元音连续滑动到另一个元音,各个元音会由于彼此影响而发生变化,舌、唇和整个共鸣腔要逐步变化,和单元音i、a、o单独发音时的音色不完全相同了。如iao的发音,韵头i起音时,舌位、唇形就开始向a移动,音色就已经开始变化;韵尾o收音时,声音已经结束,没有将元音o完整发出;而a处在从i到o的变化中,是舌位、唇形移动变化中的一个转折点音素,分别向韵头i和韵尾o偏移,音色也与单独发a时不同。关于韵头、韵腹和韵尾发音的问题,在本文“吐字归音”部分再做具体论述。
第三,鼻韵母发音要点。发鼻韵母时,发音器官由元音发音状态过渡到鼻音发音状态,即由软腭挺起逐渐过渡到软腭、小舌下垂,同时舌面前部(前鼻音)或舌根抬起(后鼻音),最后完全变成鼻音。两个鼻辅音处于韵尾位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与复韵母发音道理相同,鼻韵母中元音音素和鼻辅音尾音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个舌位紧密结合的移动过程。鼻韵母发音需要注意的是,鼻韵母发音时,在由元音向鼻辅音移动时,元音音素发音的后半段由于受到其后鼻辅音的影响,会出现一段较短的半鼻化的过渡过程,这是语音结合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不能盲目追求鼻音效果,元音过早地进入鼻腔而造成鼻音过重形成元音鼻化,也不能丢掉鼻尾音而因鼻音不足发成鼻化元音。
鼻音n可以做声母,也可以做韵尾。8个前鼻音韵母an、en、ian、in、uan、uen、üan、ün发音时,鼻韵尾“n”没有其做声母时的除阻阶段,不用发出明显的鼻音,音值弱很多,舌尖收到上齿龈“n”的音位即可。发音位置比其做声母时要稍微偏后一些。这几个音中要注意,an、en、ian、uan、üan,由于受鼻韵尾n发音时舌尖受到上齿龈的影响,元音a、e的舌位比单发a、e时要稍靠前;in由于从i到n舌头运动范围小,不容易掌握,要适度扩大i的开口度以增加从i到n的变化幅度,发出i后舌尖立即向前、上方向翻、顶;uen 受声调的影响,在阴平和阳平音节发音中,中间的e会弱化,如wēn(温)、wén(文),但在上声和去声音节中,e不能弱化,如wěn(稳)、wèn(问),这主要是由于上声和去声调值变化幅度大造成的;ün发音时,ü唇形不如单发时那么圆,这主要是受尾音n的展唇影响引起的,同in的发音道理相同,为了提高清晰度,要加大口腔开度,以增加从ü到n的变化幅度。
8个后鼻音韵母ang、eng、iang、ing、uang、ueng、ong、iong中,a、o、e、i是韵腹,ng是韵尾。要注意,发鼻韵尾ng时,舌头不要过分后缩,否则会挤压喉部以导致进入鼻腔的气流过多,造成鼻音过重。ang、eng中,因受后鼻音韵尾ng发音时舌头后缩的影响,a、e的舌位处于较靠后的位置;iang、uang发音时,口腔经历了由闭到开再半开的变化,变化范围较大。iang受韵头i的影响,a的唇形稍扁;而uang受韵头u的影响,a的唇形稍圆;ing的韵腹i的舌位偏前偏高,发音时要适度放松,以便与后鼻音ng相协调;ueng由eng前加上韵头u构成,发音时,u短促,一带而过,接着发eng;ong中o的舌位在u与o之间,口腔开度比u稍大,这与单韵母o的发音不同,另外还要注意其口型要适当撮圆,避免发成ueng或eng;iong是ong前加个轻短、过渡的韵头i。由于受到圆唇音o的影响,i在发音开始时就要注意撮口,唇形接近于ü。
鼻韵母是练声和“吐字归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鼻韵母音节的拼合、拆分练习可以增加口腔开度并锻炼口腔的控制力以解决声音扁、立不住、口腔松、吐字不清等问题。
另外,在复韵母和鼻韵母中还需要注意区分宽窄对比练习,用以帮助语音的准确、清晰、到位。“宽窄指的是韵母发音过程中舌位动程大小之间的对比关系”。每一对有宽窄对比关系的韵母,其韵头或韵尾相同,舌位运动方向相近,其主要区分在于韵腹元音的舌位高低,即口腔开度的大小。以上论述中已提到一些有宽窄对比关系的韵母,这里做进一步归纳。有宽窄对比关系的复韵母有6对:ai-ei、ao-ou、ia-ie、ua-uo、iao-iou、uai-uei;鼻韵母有7对:an-en、ang-eng、ian-in、iang-ing、uan-uen、uang-ueng(ong)、üan-ü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