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2017-04-08

人及其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型社会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篇一

《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既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又是相互对立充满了矛盾。教育要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教育。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受损耗的过程,而教育的结果,又会更大的促进社会净化剂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可以使教育受益无穷。犹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样,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安定,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字] 教育;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

当今社会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百姓的寻常话题。人们都在思索着如何摆平两者的关系;而社会现象中两者的不平等更是显而易见,有目共睹。我认为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马克思之一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一、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

教育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听杨业离不开教育。教育首先应该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假如没有社会经济的一定发展,那么教育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就无从而来。比如说我国的许多边远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的极端落后,无钱兴办学校,无钱更新学校设施,校舍破旧,甚至危房随处可见,桌椅残缺不全等等,因条件太差留不住教师;再加上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导致适龄儿童入学率很低,这些都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先决条件,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教育。教育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教育才是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像“十年文革”时,全国上下一片革命声,学业被荒废,学生闹革命,教师成了“臭老九”,“孔老二”,教育处于瘫痪状态。那么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缓慢,十年文革,我国今后及损失约达5000亿元。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所以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又要大力发展教育,促使两者的共同昌盛。

二、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正比例关系。

前面说过,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即无此无彼,无彼无此,其实,两者也是成正比例关系。教育的先进与落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快速与缓慢是一致的。比如说像现今社会,世界各国的教育水平都比较高,许多尖端科研都运用于教育之中。所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真可谓“日新月异”。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每年的教育投入量是很大很大的。再比如像我国,非洲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也较少,因而教育的水平也较低。另外受教育者所受教育的多少和强弱,与他们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一致的 。所以说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成正比例关系。一方前进另一方也前进,乙方后退另一方也后退。两者是相互牵制但又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既要大力发展教育,也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三、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受损耗的过程,而教育的结果又会更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过程的确是社会经济受损耗的过程,这是因为教育是一个纯粹的事业体系,不像企业,它不具有在生产能力,教育的设施投资都是国家和社会团体提供的赞助,作为教育本身似乎是“无力偿还”的,拿一个小小的学校为例,从办学开始,校址选定征地,校舍的建设,设备的添置,教师的工资等等都要钱来兑现,这些都是社会经济的损耗。再加上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力,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父母亲朋的投入,以及学生本身——很多地方不是有童工吗?童工照样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甚至超越了‘力所能及’的范围,照样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受损耗的过程,此话不假。但从长远来看,教育会更大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年之后,当一批批的受教育者,成为建设生产者时,当年被他们所耗费的社会经济损失便会更大的被回收回来,作为一个成人劳动力,特别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他可以创造出比同样年龄层次的没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多许多倍的社会财富。向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培养专门人才,以及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等。日本在教育方面投资不少。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起来。所以从长远来看,教育是促进最快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唯一动力。

三、教育是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推而广之,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因为科技的生产必须是教育的结果。以美国为例:

美国这个建国仅仅200年历史、人口数量刚刚迈过3亿的国家,虽然国土资源不是第一,人口数量不是第一,而近几十年来,无论在经济、科技领域还是国防现代化等方面,却长期独占鳌头,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193个国家之第一的呢?

我以为,归根结底,最主要的还是教育领先,是教育促进了美国的全面快速地发展。

何以如此?据2006年1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介绍,近三十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大学纷纷扩招,大学生占成年人比例的速度不断攀升,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据统计,25岁以上人口的大学生比例,1970年是11%,2000年是24%,到2005年已达到了28%。也就是说,在美国成年人当中,接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大学毕业生。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美国的青年人为什么愿意上大学?美国政府又是如何激励青年人上大学的呢?据阅览有关资料得知,一是美国国家舍得投资多办大学,而且是注重多创办高等次有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且为愿意上大学的青年人提供贷款,实行奖学金制度,鼓励积极好学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二是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就业时,在分配上,对有学历的人和没有学历的人,高学历的人员与低学历的人员,实行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高学的人员高工资,低学历的人员低工资,让人感到了上大学不是白辛苦,上大学有所得,在一生的工作生活中都能体现出上大学的优越感来。这样,无论是对已大学毕业的人,还是对正在上大学的人,还是没有上大学的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机制上的鼓励和精神上的安慰。据统计,以2004年为例,美国大学毕业的人平均年收入为51554美元,而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平均工资为28645美元,相差近一倍。有了这两点,难道作家长的还不支持自己的子女读大学吗?难道青年人还不好好学习吗?

这也难怪,为什么世界上评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大多是花落在了美国。这又给了人们另外的一个启示,为什么美国的人口数量不是第一,而在他们大学毕业的人中拿诺贝尔奖者却居第一呢?这就是他们在教学制度上,在人才培养上,特别重视学与用的问题。这说明,教育学生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学了如何会运用,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再者,学校不能只管对学生的教书不管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如此甚少呢?为什么我国的众多大学毕业生能拿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呢?为什么我国有那么多地人到国外留学求才?为什么我国众多地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如此的困难,甚至包括北大、清华毕业的大学生还不至一人为找工作难而寻短见呢?是我们国家各大院校所收大学生的费用低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说明我们有教训可吸取。

我以为,其中之一,从学校到各级政府,在对教育的思想认识上,恐怕没有把它提到“教育是第一生产力”上来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古人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品”字,决不是仅仅指个人所获得的利益,而应当视为万事万物的结果。西方社会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我理解更多地也是包含了生产力的思想内涵的。

因此,要使我们国家尽快走上繁荣富强、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应该对教育问题形成共识,真正当作“第一生产力”抓紧抓实抓好。假如没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成就,不能把更多地人培养成大学生,什么经济发展提速,什么科技迅猛发展,什么国防现代化建设,什么民主文明和谐等,恐怕一项一项都很难胜出别人一筹来,登上“世界第一”的名副其实的位置更谈何容易。只有把教育当成了第一,才能促进生产力的第一来。

我以为,对教育问题,首先思想认识要上去。对国家来讲如此,对于企业来讲也是如此。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看所拥有的人员高学历者多与否,以及对再教育的投入重视与否。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篇二

《关于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建构的研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怎样让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大国,现代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否可以承担起这个沉重的的使命?答案当然是不行的。因此,在此之前,中国加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力度,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在含义。伴随着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教育的改革为中心和制度创新教育为重点的课程改革也被摆上台面。从我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让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成长,学生的生活和科学世界的整合,寻求学生创造个性化校园文化来看,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公民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界的崛起。

关键词:现代教育 公民构建 有机结合

引言:现代化教育作为现代化的进步结晶,是公民社会的价值体系。在现代化的研究背景和框架上,所有的国内外文献表明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构建比较薄弱且不集中。在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中,现代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之间存在一种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保证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教育利用培养公民意识,重整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体系实现其对公民社会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的含义

要想弄清楚现代教育的概念,我们就必须先领会教育的意义。古代中国没有教育这个说法,教和育有着不同的意思,教是教化,育是指培养自己的孩子,使其从善。中国喜欢从品德培养来讲明教育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前提下,现代教育理念它经常是与传统教育相违抗的。对于现代教育的定义,在教育范畴有不一样的观念。一个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分为古代和现代社会,因此,教育也相应地被分为古代与现代教育。当代教育的受教育者们被教育者教化成顺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现代社会活动的人。其他的一个是在性质的维度上,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指的是西方教育历史上的两个流派,即传统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广义的传统的教育是历史的继承并广为流传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的教育系统;广义的现代教育是与当代生产,当代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匹配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仅仅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一个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紧密联系,被其推进和制约着的教育体系。将这些教育的含义整合,其实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的产物,收到现代化影响而形成,现代教育与现代政治制度、社会体系的设计密切相关,作为现代的社会体系中的成员,现代教育让现代人类开发和利用人自身和社会自然的能力达到了不可置信的水平。

二、公民社会的含义

公民社会是一个相关学科范畴出现的比较多的词汇。公民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概念。在近代社会之前,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经过区分,

公民社会中的现代意义开始呈现。在本文中,就是在现代的公民社会前提下对现代教育和公民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公民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来说,确定的公民身份和公民资格是十分关键的。

三、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建构的联系

现代化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中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推动,致使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有着独特的含义。公民社会的建设是被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的,现代教育在中间起到十分关键的效果,是公民社会里不可或缺的成分。它和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一起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设,它对培养公民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确立公民身份发挥着不同凡响的作用。现代教育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一个特别的体系。在现代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特殊的联系:

(1)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必要前提

在工业革命以前,市民社会与国家整合,社会没有独立性,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组织。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某个水平时,公民社会开始形成,是以公民社会具有现代化的气质。当公民社会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出现时,表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出现了裂纹,传统社会的秩序和系统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崩溃和重组,每个公民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个体,这种主体性很大程度的激发了他们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在宗教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了多样性。如何保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团结,近现代思想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功能。教育是公民社会的一个主要成分,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明显。

(2)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保证

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现代公民社会在开始出现之时,就和现代教育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作为同样具备现代化气息的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现代教育一直围绕着公民社会的需求在实施。现代公民社会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从国家政治和公民社会的统一整合中分离开来,形成市民社会和国家政治社会,第二步是公民社从私人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公共领域的奠基。公民社会离开国家政治社会和私人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现代气息的领域,它会经历重新建设的过程。现代教育的现代性同样跟随着公民社会的现代化,使现代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知识权利合法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对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安全系统,它并不是在物质方面保证公民社会的持续,而是要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来保障公民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新的世纪刚刚开始,人类面对的制度创新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甚至学校教育模式的改进,这是一场绝不可能快速解决的改革,而是一场长期且艰辛的战斗,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在建构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我们应该关注到,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建构主义理论对传统的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形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育制度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质疑。虽然一些流派研究建构主义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观点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能够互补,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构建主义对学者和老师的要求是需要勇气,但也必须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相一致的方式从事相关研究。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实践探究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拒绝任何机械快速的模式,避免走老路。

参考文献:

[1] 钱民辉: 《教育社会学: 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21、49 页

[2] 约翰・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27―28 页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