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2017-06-26

导语: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兴趣和爱好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喜欢热情和蔼、敬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有的教师虽然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分析、讲授能力强,但是由于不善于和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感情隔阂,教与学不能协调配合,结果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教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一、整合教材,省时高效

新的课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而教师因受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摆脱不了束缚,该少说的不少说,该精讲的不精讲,顾此失彼,所教内容既无重点,也无重心,让学生无所适从,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课改教材无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重新编排和取舍,使之更趋科学合理。语文教材都是按专题编排的内容,有些知识可整合学习。例如单元的基础知识——字词的学习,就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学习,为其它课时课文学习省出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并把教材内容读懂吃透。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节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给学生充分读书、分析理解、交流探讨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知识,掌握写法。并跟进相应的练习题,当堂巩固,做到堂堂清,提高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二、调动学生,积极互动

学生要想真正成为课堂的主题,实现主动发展,积极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语文教学就是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对话就是指思想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各主题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首先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语文中阅读的交流,都贯穿着人思维的碰撞,灵魂的交流,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提高思维理解的品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问题的提出过程。语文课文的学习,都是问题贯穿学习的始终,如果学生能够从课题的揭示,提出自己乐于探索的问题,就会更乐于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探讨交流,就会加深读书的兴趣,提升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2.参与问题的探讨过程。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心中有疑,才会有释疑的愿望。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读书后,有了自己的理解,就要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和角度都有所不同,所以,积极参与交流更有利于完善对问题的立即感悟。同时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3.参与学习的总结过程。语文学习,主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文章表达方法的掌握,应用写法提升习作能力等。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既要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还要善于参加到总结知识学习结果的过程中来。只有会总结,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才能对自己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能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总结过程中来,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精设问题,启发思维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语文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语文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语文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即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

2.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

(1)要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语文学习是通过读书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读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语文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读书思考时间。实验表明,读书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浅显,但若把读书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学生的理解感悟就会深入一些,就会更加全面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读书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层次更深入的教学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语文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深入的语文学习问题,为更深入的语文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语文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语文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把读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语文课堂离不开读书,始终引领着语文课堂教学,带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更载着学生驶向知识的彼岸。语文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不动声色地默读,可以富有感情地朗诵,也可以快速的浏览。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认字、识字,自学生字新词,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优美语句,在读中体会感情。《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古文,而五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古文,在朗读上就是一道坎。因此,我在指导他们读通课文上就花费了好一番功夫。我给课文划清了节奏停顿后,先给他们范读、带读一遍,再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里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然后通过指名读,评读,再读,再评,接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检验、巩固。他们在多次的朗读训练中已学会了文中几个生字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几番读书后,在课文注释的帮助和我的点拨下,同学们也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话的意思。而杨氏之子语言上的巧妙之处,也在他们的反复朗读中逐渐领悟出来了。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只有把读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以读代讲,把读落到实处,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才能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