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修行散文
书法是一门关于汉字的艺术,是一门关于美学的艺术,也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书法中的修行散文,供大家欣赏。
书法中的修行散文(一)
丰子恺在对弘一律师的评论中把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分了三个层次,大抵第一类人是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第二类人是生活在艺术世界里,气力大的第三类人是生活在灵魂世界里。我原来以为弘一律师书法好,平淡无奇里天真纯朴,干净不苟中又丝毫的没有烟火气息,这可能只是个人的一种喜好演化到的风格罢了,却不曾想到这其中还有更多的人生修为在里面。也是在那个时期,我又见识了梁启超的厚朴和康南海的奇倔,于是慢慢的理解了"书者,如也"的真理妙谛。
如什么?什么不如?如其文如其人如其事吗?那有什么在书法中体现不出来的?有什么能隐瞒得住的吗? 在书法面前誰都掩飾不了,我们每一个人,不论你是谁,只要动笔写出来的汉字里你的样子便清晰可鋻无处可藏了,这也恰是"书者如也"的最好注脚。
有机会见曾国藩书法和左宗棠书法的朋友不用我說就能感受到來自左书的霸气和咄咄逼人,而曾书反而多了几分柔和与收敛。同是功勋卓著的一品大员和封疆大吏,修养从书法里显而易见一望便知,至于我们会喜欢谁和谁的修为更高些自是不言而喻。不管是伟人还是平民都一概如此。有些时候我们看不懂是因为作书者写的不好,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因为我们的慧眼没开高度不够,高度有了自会遍看众山,了了分明。所以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而言,读书写字里的"修行"和书法外的"修行"是很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修行?修什么?行什么?
大多数时候我们谈到修行就会想到僧侣和道士,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跟我们无关。而那些遁入空门的僧道和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呢?整天念经打坐参禅悟道的,不事生产,这是正经事吗?可是今天忽然要谈它,而且在书法里谈,还真是让人多少有些惊讶。书法在过去除了是艺术更重要的是实用,今天的书法已渐渐蜕去实用之意义,更多的转成了装饰和艺术的方向,所以它跟我们谈的修行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我们能否先在讨论此之前看看真正的修行人是如何做的呢?
出家人入佛教也好入道教也好那是他的选择,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要求,他们的自修和行知是在在处处的,除了自利还有利他的意义,目标是圆成佛道,所以对于参悟真理自是非同一般的要求,尤其是日常的行持。但保持一颗活泼泼清明的心永远是个关键。那么俗世中的我们修什么?又为什么要修?我过的好好的,让我靑灯黄卷的打坐参禅?似乎有点儿荒唐吧?其实这么说的时候,在我们没有全然了解之前,不管你之前还是往后,此时此刻的当下,你心毒中的五毒之一“疑”心就产生了。这种不信任反馈回来也是对自己的不信任。用了这一颗不信任的心在社会上行走结果是我们永远活在封闭之中。所以这么简单的一个小事就能把我们验证了,你还不动心去修?
既然出家人参禅念佛是本份事,那么在家的我们本份又是什么呢?
今天不管我们在社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怎么样能做到自己的本份呢?你看,又一个问题出来了,什么是本份?
我们的本份是什么呢?恐怕忘了吧?
做丈夫的不懂夫道,做妻子的也不知道什么是妇道,做人子的在父母面前横行,自己年纪小在社会上偏爱装成熟直呼长者名字,这里面我们做为一个成人難道不觉得我们已经忘本了嘛?如果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常识我们都不懂得,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连最基本的敦伦尽份都不践行,还俯案写字,这字又写的意义在哪里?我一定相信这样去练字是写不好的。何况再往前延伸一步去谈书法,书法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象走到莫贺延碛中的玄奘法师,往前看,一望无际的茫茫;往后看,茫茫的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我们的人生何去何从呢?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就是我们的善根深厚,要是没有大的磨难让我们警醒,恐怕我们的人生很难觉悟,一般情况下都沉浸在日复一日的习气中而难以解脱,何况要发现自己的“心毒”那就更难了。而这样做的过程是伤害和自我伤害,既实现不了我们想要的幸福和快乐也实现不了对身边人的帮助和爱护。
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了,几十年的生活过程,奋斗、创业、挣扎、隐忍、要车、要房、要旅游,我们以为的这种别人眼里的幸福实际上是不知足贪婪的心在作祟!欲望燃烧了生命的大把时间,却把我们交给了无休止的跑来奔去,到最后百尺竿头一错再错。眼见着自己背道而驰重复着雪上加霜,不改还等什么?
知非即舍。
如果我们还在热爱书法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的话,如果说我们还想让自己的书法有一个大的提高和根本的扭转,修行是必须的。而这些做为引子的关于书法中修行的话,做为对我们的人生有所教益的话说在这里应该是合适的。这些也当是构成我们对书法和人生探索过程中的缘起。
书法中的修行散文(二)
四书把《大学》放在篇首是有道理的,要做天大的事业退回到极容易下手处不外乎格物致知,然后才能修齐治平,也就是告诉我们修身是改变和提高自己的必由之路。
然而我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缺少定力事业稍有起色心理一膨脹便為所欲為,以至於事業崩潰人生跌倒。我们无意于说所有的跌倒都是没有修为,但至少修为可以避免或降低此类危险的发生,当然要发生的终究要发生,避免不了的总是要顺其自然,这是另外的话题,当另行讨论。
可是,我们年轻时那种天大的理想曾经又是怎么做的呢?当现实和理想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还要兼顾理想?这样说是为了解决生活和艺术这对本不矛盾的矛盾。很多人一开始写字时想的就是以后成为书法家,然后荣誉、金钱等等的其他东西也会随之而至,而在实际的过程中自己又不肯下苦功夫,只是拉关系走路子而为达到名利的目的,这样的动机就算是有一天你拥有了名利也会被名利抛下无可奈何。你如果把书法作为一种名利的工具而去名利场上声色犬马,那你真是可惜了,象用牛刀去杀鸡一样,大材小用。还有一种是太把书法当一回事执著到痴迷,不顾家庭生活甚至抱着靠参展拿奖金来生存的状态,这样子做又何尝不是背了一个包袱?写字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读书,增长知识,开启智慧,就像觉悟是为了挣脱束缚一样,倘若我们读了很多的书而没有改变我们的生命状态,那么我们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什么样的心态就会衍生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情绪,而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在书法上的表现,也就是说要具有魏晋时人在书法上表现出来的逸气,前提自然是得先体会逸民的生活状态!最不济也得让自己先接近逸民的状态才行。我想这才是书法变化的必由之路。这种尊重理性和尊重正见的习字之道,难道不应该把它归入修行的范畴吗?
中年了,一块儿长大的朋友们天涯海角的各个层面都有,我便常常觉得我们象一瓶耢糟中的米粒,相互都悬浮在杯子里,或高或低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看的时间长了就发现其实没什么不同,虽然所处的位置有异。但真的没有不同吗?似乎又不然,实实在在的有区别。那么这些先天就已不一样的米粒在酿酒的过程里因为机缘的不同所以处在了不同的位置,而这种不一样又不能好自为知乐天知命,于是在实际的社会状态里便有了各种更迭和变化。我们的人生里颠倒是非骄鄙自视,这样的状态又如何不让人生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叹息?可是再让人心寒的外境也是外境,自己内心的清明终究是要沉淀后才会通透,能修成什么样子全在自己了。但不管你修不修,只要写字,心胸还是要宽广一些,宽一步容人的。有时候尽管容着让着老朋友们都越来越少了,再不容往后能玩的可能就剩自己一个人了,独乐乐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在书法里也有张旭这样的人物,也急匆匆的有徐渭这样的追随者,但看着他们的艺术表现再审视陆机、索靖的作品,我想这样的比对应该是很有意义的。顺着这个脉络再去看小篆,规矩端谨的外形正是谦谦君子的相貌,还有其中所传递出来的雍容典雅的庙堂气息。钟鼎文里铸造的成份很难看到书写的痕迹,初学临习时也体会不出书写者的精神表现。尤其是砖瓦文,变异扭曲的线条和结构松散的造型几乎会让你欣赏不来它的美而误认为这不是书法了。越是往秦汉以上去研究,文字的变化越接近物象和事理的原貌,汉字的造型也越简洁质朴,行文、章法和布局也越是达意即可,随形就势。且不说其中艺术的美有多么震撼,单是那种来源于自然的文字向我们所传递的天地消息就已经够我们感动了。文字的这种立体架构犹如一个情景再现的原始境象,一旦进入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常常让人身心俱震,无法言说。大美不言,不是说不了,而是再怎么样说都不足已完全的把那种感受描述的全面到位。几千年前的物候自然和质朴人心其犹如字乎?其字如人乎?而文字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恐怕不是仅仅能用“书法”所局限的了吧!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人的因素,文字在个人的理解下再书写出来又会发生抽象的转变,美又将容含着善再度升华。那么,孔夫子、孟尝君和老子的书法会是什么样子呢?
......
《史记·乐书》中有记载师旷鼓琴一事。师旷鼓琴可以引玄鹤舞于庭,可以起云动于西北。鼓《清角》,大风至,大雨随,摯帷幕,破俎豆,堕廊瓦,飞沙走石而晋旱三年。这种现象后来者见不到了,成了一种美丽的传说。师旷的琴音里不只是技法吧?天底下再好的技法也只能是技法,能感通天地的这种境界除了用心,完全的投入,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仓颉的至诚今天的我们还有吗?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为了感通《楞严经》的传入中国,建拜经台一拜就是十八年,今天的我们还有人这样做吗?
夫子的书法我们无缘看到了,这种遗憾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国书法里的遗憾,大遗憾。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能说我们这些后来者福份不够。真的,德性不够啊!德义薄的人不可以妄闻上乐,闻了是要付出代价的,象晋平公一样,“晋地大旱三年,平公之身遂病”。
上天觉得我们这些后来之人德行不修,渐行渐远,于是把好东西全收回去不垂象了。于是我们呢,能见到的哪儿还有什么宝物啊!孔夫子哀叹他再也不能见凤凰这样的神鸟了,我们更恓惶,连孔夫子的字也不能见。这就像山下的人看山上的人,远远的望着,却什么都听不见。那怕上面的人在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们都听不见, 听不见。
----相距的实在太远了!
书法中的修行散文(三)
其实书法的书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和念经一样,以笔管摄心,书写的本身就是高度专注的过程。正心诚意,庄敬严肃,然后运之于腕,贯之以笔,传之于纸,将自己的身心平静下来,规规矩矩,以宣纸为镜,以章法布局为观,一笔一划的临帖写字,心澄神住,作字时自有一种敛神藏气之态。首先自己的意念专注于书写,其次在书写的过程中安静下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自然放松,长时间的平和会使人的身心得到极大的休整,这是最好的恢复,这种恢复又会产生新的能量而被储存下来。诵经是将人的心理用口诵心念的过程专注,书法是用写的形式专注。一切修行中以修心为上,所以书法中的摄心、静定、涵养、清明、绵密、专注功能是修行诀窍的关键部分,不可忽视。
再说信。
《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在此不但是人生的根基,更是我们取得进步和福报的前提。秦末时季布的一诺千金使得刘邦也拿他不得,他的朋友们为了他真是两肋插刀啊!但这也说明了季布的信用在朋友们心里的份量。再有一个就是尾生的“桥下之盟”,虽大水暴至桥毁人亡而不失信于人的故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信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至于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也是对自己能出人头地的极大信任才逼拶自己的。所以大概一个人要成点事,信心信用信念信誉信任是绝对不能没有的。总之我们要想获得全面的提升就必须要对里外都建立一种信任,既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也要相信在师友的帮助下自己能攻克各种难关。这让人也想到凤凰教众鸟垒窝的事,乌鸦以为只是在树上三杈的地方搭一些树枝这么简单,便早早飞走了;麻雀以为建在檐下也飞走了;燕子走得晚,所以窝垒得最安全也最舒适。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差异就这么大。所以当你身边的师友从你的眼睛里读不出对知识的渴望,读不到信任,读不到依止,那么老师又能传授给你什么?我们往往以为学习只是知识的一种转移,其实这又何止是以一灯而燃百灯呢,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心心相通和情感的相互慰藉,缺少了这些,学习的快乐就会大打折扣。----这个时候我们要检点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安定,够不够沉稳,能不能接受等等,如果我们没有学到东西那可真是要反思反思了,顺缘是好事是增上的,逆缘为什么不能转化为增上呢?所以你要想把窝垒的好,前提就得自修,除了摒弃自己的疑心以外,要去除我们身心的执著,得耐心的对你所尊敬的师友有充分的信任和依止,然后自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得。
可是进一步,什么样的师友值得信任呢?本来我们还想学到些东西,结果因为对所学东西的不了解,会一误再误。本应该正信的搞成了对立,本应该临摹的一再错失,本该是正路的而弯上加弯了。一般而言堪为师友的正信建立在第一,所临摹的法帖和作者是历代以来被传颂具有正能量的前贤;第二,该法帖的作者是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有过人之处;第三,书法优秀行止足以为其他人模范;具备了这些优秀的特点,剩下的就是我们踏踏实实的学习了。
有了十足的信心和可信任的历代书法前贤,加上遇见了可同修共研的师友同学,通过不断临帖、揣摩和对历代书论的研读,我们在求知问道的过程里自会见惑解惑,见疑辨疑。有两三年的学习过程和临帖实践,传统文化的这扇门就会渐渐被推开,我们会看见一个更广袤的世界和更多伟大纯净的心地。这时没有人要求你,你都会自觉的生发起要与历代先贤思齐的向上心,我们的世界是争来抢去要实现物质极大丰富和改善自己生活状态的物欲世界,推开后就会从一箪食一瓢饮的陋巷状态里思考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至此才到丰子恺先生理论的第二境界----艺术的世界。
到什么境地说什么话,艺术有艺术的语言,也有它独立的变化方法。这也是我们在入门后自然会思考的问题,那么在横竖撇捺到位的脱帖学习后,研究书法中的气韵以及形式、章法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必然会提到我们的学习日程上来,这种过程里就有必要结合历史学、美学、文学、文字学、诗词学、平面构成、色彩学等的修习综合提高了,以此方法假以數年的研习,书艺和人生都会得以锤炼,这种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行为应该是我们人生的必修之课,也是必由之路。
修行就象一个刚入笼子里的小鸟,因为野惯了,突然被束缚在笼子里便会感到极大的不自由,于是不停的扑腾,也因之觉得空间不够用。有一天,当你已经能自由的驾驭自己的心时,原来一个笼子的空间都用不完!这大概是不逾矩的最好说明,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不断的提高技法、章法、笔法、墨法和方法,最后静下来一思考,所有的法无外乎心法,一笑释怀,或者下来再写不写书法,又如何能逾的了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