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
作为妇产科医生每天要接触不一样的病人,那么要怎么与各种类型的病人沟通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
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老虎型:唯我独尊
特点:
有自信,够权威,决断力高,喜欢评估,喜欢掌控全局发号施令。
代表类型:
干部、高层领导、企业老板,偶见于一些儿科患者家长、妇产科患者家属。
典型表现:
这类型的患者,我们在临床上常有见到。很多时,他们一上来就是想要最好的服务,用最好的药,用最好的治疗(其实这也正常,人性嘛)。在家可能习惯了说一不二做决定,在公司也是决断力比较高的领导作风。
但这类型的患者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对治疗效果期待值很高。在他们眼里,付出多少,就应该有多少疗效,疗效作为「回报」,应该是和付出平等的。
相处攻略:
以专业知识为本,检查和治疗亦应考虑患者切身感受。应该医生来主导治疗方案,但同时和患者平等交流,解释检查、治疗方法,争取他们的理解。
最重要的是,面对这种患者,尤其应该注意自尊自爱,凭足够专业的素养作为自己的「底气」。遇到不可逆转的病情,要向家属或者患者本人事先说好存在人财两空的可能,医生没有办法为任何治疗做保证。
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猫头鹰型:思维缜密
特点:
很传统,注重细节,条理分明,保守、分析力强,精准度高,个性拘谨含蓄。
代表类型:
新闻工作者、老师,上了大学或更高教育的高知识分子。
典型表现:
我姐是一名大学老师,教育女儿很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记得一次,小侄女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开了抗生素。我姐就打电话给我,她听说过超级细菌,因为害怕造成耐药,所以不愿意让小侄女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就这样,我在电话里,跟一位修经济管理的硕士研究生,花了小半个小时解释耐药机制。不知道她出于什么途径获取的信息,最后始终没有听医生的嘱咐让小侄女服药。
一周后,小侄女病情加重最终变成肺炎,后面不得不入院治疗。
相处攻略:
这类型的患者一般以老师和各种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居多。她们思维较为缜密,喜欢用搜索引擎和查阅资料,想弄懂各种病理和药理的机制,但是常常一知半解。
对这样的患者或家属,靠谱的信息来源以及合适的方法很重要,我一般会推荐他们使用丁香医生旗下的各个科普公众号,通过权威的专业素养扭转他们错误的观念。
更重要的一点,是增加他们对医生的信任。遵医嘱是我能做让他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变色龙型:摇摆不定
特点:
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性格善变,处事极具弹性,较无个性及原则。
代表类型:
全职家庭主妇或退休妇女。
典型表现:
这类型的患者,第一次来住院的时候,通常陪同的家属一大堆。每次病情、临床决策谈话,如果当时只有他本人在,她们听完之后还要我跟他家属重新汇报。有时,则需要电话问问自己的子女才做决定,对自己决策没有信心。
我们在临床,不乏见到这样的病人:前一天说服好做 CT,可能第二天不见人影,突然说担心辐射、或是担心打造影增强剂不舒服,临时改变主意,犹犹豫豫。
相处攻略:
面对摇摆不定的变色龙型的患者。任何重要谈话,最好在有子女或其他亲属陪同情况下进行,繁重的临床工作不允许你在同一件事情上消耗太多时间。
任何一项必做的检查,着重跟他强调利弊,同时给他留有充分时间权衡。注意各种临床医疗文书的签署,避免病人的情绪变化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孔雀型:热情开朗
特点:
热情洋溢,够乐观,口才流畅,好交朋友,诚恳热心,个性乐观,表现欲强。
代表类型:
推销员、导购员、导游、各类型解说员、自由创业者。
典型表现:
记得遇到过一位年轻的鼻咽癌女患者。
「医生,我可是一位很奇葩的患者」,这是第一次见面的开场白。
她顶着一颗饶有精神的寸头热情洋溢跟我汇报病史。如果不是她口齿伶俐、超强的表达能力,我还真难理清楚她的复杂病史。
原来她本人是一名媒体工作者,很善于交际,同时性格开朗,生活积极向上。
相处攻略:
如果碰到这类型的患者,你的工作是幸运的。至少在交待病情、语言沟通上,你省下一大笔时间,主要能愉快的交流。
但是也要注意,过于乐观的人,也容易忽略细节,粗枝大叶,我们听完她口叙病史,一定要结合详细的纸质病历记录。
与妇产科病人的沟通技巧:考拉型:温柔接纳
特点:
很稳定,够敦厚,温和规律,不好冲突,行事稳健、强调平实,温和善良。
代表类型:
朴实的农民、工人,底层阶级的人群。
典型表现:
这类型的患者,基本是完全尊听医嘱型的。不哭不闹、不凶不吵。
每一次查房,都是坐在床旁,静静地听着医生们交流,查房结束后,并投以温和的微笑,并附上一句「谢谢医生」!
他们普遍面部表情和蔼可亲,说话慢条斯理,声音轻柔。对各种医生下的临床决策,都是完全支持的态度。
相处攻略:
碰到温柔接纳考拉型的患者,恭喜你,你是最幸福的一位。认真细心负责地管理他们的病情,诚挚地用专业回报他们的信任即可。
后记:将心比心,待人以诚
在这些介绍结束以后,我的 HR 朋友跟我玩了一个小游戏:
「来,你比划一个『人』字给我看看?」她撩着额前的碎发,带着浅浅的笑意。
「这样可以么?」我左右手抽出食指,一撇一捺架起一个「人」字。
「可是这在我眼里它是一个『入』字呀!」坐在我对面的她,再次发出浅浅的笑意。
「哦,也是。」
「你第一反应,会以自我角度摆出一个『人』字,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没有考虑坐在对面人的感受。同样,你和患者交流的时候,做任何治疗和检查应该首先站在患者角度考虑,以他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告知他们,或许你们交流会更为顺利。」
是的,说是攻略,其实大多是将心比心,待人以诚,不论是做医生,还是做人,尽皆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