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
我国网络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由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网络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网络心理健康探讨的论文篇一
《职校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 要】就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负面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校生 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36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环境,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的服务。它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等,完善学生的“网络人格”。本文试就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负面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一、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负面影响
终日沉迷于网络中的学生,其人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懦弱、自卑、焦虑、退缩、孤独,伴随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意志薄弱、记忆减退、思维迟缓,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消化功能不良、失眠、头痛、恶心、厌食以及品行障碍等,甚至会消极自杀。由于不正确使用网络造成的病状在心理学上称为人格障碍,亦称“心理病态人格”,据心理学家分析和研究,青少年学生使用网络所造成人格障碍主要有三类:
一是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狂人格等,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心理障碍。“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由德国人皮沙尔特在1835年提出,指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这种人格障碍患者缺乏对家庭社会责任感,控制自己行为能力较差,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二是回避型人格障碍,也叫逃避型人格障碍,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的特点。
三是攻击型人格障碍,分主动攻击型人格与被动攻击型人格二种,是长期上网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在无所限制的网络空间上,暴力游戏、人身攻击一般是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但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
二、职校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
学生上网产生的问题行为,已引起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关注,而大多数家长及学校处理这一问题的普遍的方法是绝对禁止学生上网,这一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计算机及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巨大载体,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将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因而学校及家长不应片面禁止,而应采取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消除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讲究方法,科学引导
绝对禁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家长与学校携起手来,精心研究,巧妙引导,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为此,应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家长应提高自身的网络能力素质,对学生进行网络心理辅导首先应了解网络,掌握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教师与家长才能在知晓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导航者、心灵的守护者和时尚的引导者。
2.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制力,针对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群体和由此引发的种种网络心理问题(如人格障碍、认知怠惰等),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势在必行。学校应认真研究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行为,通过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更真实的情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从网络虚拟的世界中走出来。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渠道了解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过程,进而提高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抵制能力。
3.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学校应加强网络的两面性宣传,让学生了解到有同学被网友伤害的案例,使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如:不向网友报真实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不单独与网友见面,不在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活动空间
以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教育青少年,使之在比较、鉴别中学会选择,以灵活的教育形式吸引学生,使之有效抵制诱惑。学校的网络应向学生开放,并加强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建立先进的检测机制,通过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有效管理,规范网络运作,以防不良信息污染学生。同时,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尽可能多地采取措施弥补网络高科技的缺憾。此外,在每个学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两次网络心理健康专题辅导,请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起到净化学生网络心理的作用。
(三)合理利用网络手段
教师、学生“网民”以及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确定以下工作策略:
1.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教育。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有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大影响力;组建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站,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互联和资源共享,促进网上和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下转第121页)(上接第82页)育模式。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方法研究,全面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完善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人格”。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行为自律性与主体发展性,塑造、完善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控、自拔,究其原因,大多属于性格因素。心理学家认为:这类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利用网络进行游戏、聊天、交友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攻击和禁忌的幻想,可以用“象征方式”得到释放和满足的有效手段,在这种“虚拟的象征现实”中实现他们对权力、财富、性幻想的满足,并逐步代替现实中的有效行为,进而在生活中逐步积累,形成人格缺陷。因此,具备现代化“网络人格”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和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策略;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并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三、职校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职校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和心理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
第二,当前,网上“垃圾信息”、“信息烟雾”随处可见,有害信息、过时信息、“灰色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我们要学会对网上不良内容说“不”,同时管理网站的工作者也要警惕不良信息的污染,随时清理,让学生在清新的网络环境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
[2]张国华.雷雳.邹泓.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
[3]唐彩霞,王如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0)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磨丽萍,柳州市交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与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