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锦州市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相关话题
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高二的历史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2016年锦州市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2016年锦州市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5题
1.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的姓氏观念。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以来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的姓基本上以父系血缘关系为依据,可见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受到家族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故选D。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 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D.门下省单独决策国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君权的滥用,起到节制和约束君权的作用,故A项错误。中书省、门下省分别具有决策、审议的职能,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3.《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科举制度。材料反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选拔了一批官僚精英分子;尽管他们仅占整个官僚集团的少数,但与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大部分官僚,都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种现象说明了科举考试以才学为依据,其实行有利于人才选拔,故选D。隋文帝时期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科举制,故A错误;B项所述明显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明朝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及考试范围,故C错误。
4.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推恩令”。根据题干信息“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
5.“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 D.彼此隔绝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希腊城邦特点。根据题干信息“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可知,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故本题选B。
6.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这反映了
A.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 B.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
C.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 D.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根据题干信息“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可知,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享有充分的民主。但这种民主有时也会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难以保障自由。故本题选C。
7.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
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 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上述法律的制定缓解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的秩序,且公元前4、5世纪,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C符合题意,排除D。法律体系完善是在帝国时期,排除A项;罗马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贵族的利益,排除B。
8.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材料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反映了议会通过立法对王权的进一步限制,可见此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行,故选A。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1721年沃尔波尔执政时期,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故C错误。
9.美国1787 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同时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上体现了联邦制的原则,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故选B。美国两党制即两党对垒、交替执政,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制衡,共和政体即总统及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依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体现了行政权的作用;同时规定两院如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即突出议会立法权的作用;上述规定说明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相互制约,故选D。A、C两项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B项所述明显不符合史实。
1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
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
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信息“主动上缴鸦片”、“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可以看出,林则徐不管是“礼”还是“兵”目的都是禁绝鸦片。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C项。
12.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
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为近代化,故不选B;C说法本身不正确;天国的核心问题为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故不选D。本题答案为A。
13.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故D正确;由“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可知导致条约签订的战争中,列强数量较多,排除A;由“从沿海前往首都”可知导致条约签订的战争中列强到达了北京,可以排除B;由“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排除C。
14.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和革命党人的反清思想,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剪辫蓄发”“剪辫易服”实际上是反对清朝统治的体现,故本题选B项。
15.“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五四爱国运动’ ……开始”分析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斯主义、宣传十月革命成为主流,D项符合题意。
16.“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启蒙思想家 B.自由主义者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由材料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可知这些思想家着力于对未来社会所作的美妙设想;由“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可知,他们没有提出未来模范社会取代现存社会的具体方式,仅仅依靠资本家或富裕者大发慈悲地给予资助;据上可知这些思想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只是主张通过社会改良方式完成社会转变,“他们”是指空想社会主义者,故选C。A、B、D三项中思想家的主张和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17.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信息“革命”“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等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起义前夕,即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所以答案是C项。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
A.都是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B.都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
C.都是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共产党都放弃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党外合作为方式,故A错误;两者均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第二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即第一次国共合作,故B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斗争目标,故C错误;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放弃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时期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故D错误。故选B。
19.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可知,“新气象”指国共两党合作,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1938年10月之后,故B项错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没有扭转过战局,故C项错误。
20.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材料中毛泽东提出人民政协的性质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只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毛泽东作出题干材料中的论述时,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已结束,其背景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故选B。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前,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共同筹建新中国,新政协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A、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发生在毛泽东作出上述论述之后,故D错误。
21.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来自于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政治建设,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直接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应该是根本大法确立的,排除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作为临时宪法的地位,故选择C。
22.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材料体现的是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改革,既不是选举人大代表 ,也不是选举政协委员,更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无关,故A、B、D三项错误。“海选”的方式使每个村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属于基层民主选举的范畴
,故C项正确。
23.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宪法保证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材料中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可见“一国两制”方针有了宪法保证,故选C。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A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成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故B错误;香港问题的解决及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成功实践的标志,故D错误。
24.“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信贷,包括291个工业项目……俄国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 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 D.重返联合国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由题干可知,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故本题选C。A、B说法与题干现象无直接关系,故不选;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故不选D。
25.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答案】A
【解析】本题以美国学者亨廷顿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是劳而无功的”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单极和多级的结合,A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共3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 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通过纵观历代地方政权层级变化的过程,地方政府层级的结构,其创设和变迁,首先要服从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古人曾用内外轻重之说来进行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
——摘编自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三次大革命”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第一次大革命”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进行了什么改革?并简要说明这次改革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从秦朝到清朝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层级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历代统治者对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共同目的。
【答案】(1)革命:第一次:秦朝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次: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第三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
改革:结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特点:县级政区变化最小,是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地方政区设置由二级到三级。
(3)目的:强化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维护皇权统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至清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第(1)问,依据对材料中“三次革命”的时间、重大变化及内容信息的分析理解,概括指出“三次革命”各自的重大事件及政治或制度成果;根据材料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此时期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废分封、行郡县的改革措施;进而结合所学相关知识从新旧制度对比的角度分析说明郡县制改革对中国政治产生的影响。
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表格中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机构及层级变化,从朝代变化和具体地方机构内容的维度分析上述变化的趋势及突出的内容,据此概括总结从秦朝到清朝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层级变化的特点。
第(3)问,根据材料“服从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历代统治者对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共同目的。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
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一观点。(评述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
合。)
【答案】(1)概述: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
(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评述:
示例一:这个观点符合史实。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加速了秦朝灭亡。
示例二:这个观点不符合史实。秦始皇实行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特点及影响。
第(1)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秦始皇在不同地段的修筑中不同状况,如修旧城、筑新城及建筑材料等信息的理解,分析概括秦始皇在修筑万里长城中因地制宜的做法,包括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
第(2)问,由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分析解读,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背景;根据审题明确“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的具体含义,即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同时也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结合秦朝暴政的相关知识,分析评述上述观点,如持肯定说,从秦朝长城加强边防及滥用民力导致秦朝的灭亡分析;否定说,则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及秦朝暴政加速秦朝灭亡论证。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后来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摘自1912 年4 月1 日孙中山的演说《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 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摘自1912 年6 月22 日孙中山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认为应该要预防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的上述认识和活动进行评价。
【答案】(1)问题:贫富悬殊,阶级分化和对立,社会矛盾加剧。
(2)活动:致力于宣传实现民生主义(或社会革命);呼吁优先发展交通业,修筑铁路。
评价:注意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错误地认为民族、民权革命已经成功;民生设想基本停留于演讲和规划层面,实际进展不大,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1)问,依据材料“若不思患预防,后来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分析概括孙中山所认为应预防的具体社会问题。
第(2)问,依据材料一的出处及材料二信息的分析概括孙中山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综合两则材料的时代背景及对孙中山具体活动的认识理解,结合所学辩证地评价孙中山上述认识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