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中的重要内容,且中药炮制拥有悠久的历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药炮制相关论文开题报告,欢迎浏览。
中药炮制相关论文开题报告篇一
《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改革的思路 》
【摘 要】中药炮制理论是中医在辩证用药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它既有一定的理论准则,又有一系列的炮制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其内精华与糟粕并存,真假难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其不仅赋予了新内容,而且提供了新的认识方法,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临床疗效为出发点,确实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今结合,土洋并举,多学科配合,进行一番改革、完善,这不仅会使中药炮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药炮制方法;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4-01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dialectic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practice, constantly sum up, gradually developed a unique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t has both a theoretical guidelines, there are a range of processing methods.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various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inner essence and dross coexist doubtful authentici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cientific progress, not only gives them new content,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i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efficacy as a starting point, does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thods Qucuqujing, discriminating, combining ancient and modern, both foreign soil,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carried out some reforms, improve this will not on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thod further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but also in medicin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thods; reform; ideas
传统中药炮制的方法是建立在古代自然哲学基础上的,是依据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概括总结出来的,它和整个中医药学几乎是同时产生,同步发展起来的。传统的中医药炮制法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充满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和丰富的方法论内容,为祖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中药炮制的理论内容、方法工艺等方面,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显露出理论依据不足,炮制工艺欠规范统一,甚至有误传误用现象。从而导致“各地各法,一药多法”等现象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对中药炮制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工作。因此,必须利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技手段对中药炮制理论和方法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做到改革完善中药炮制方法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药炮制进一步科学化、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传统炮制的优势。
1 必须以中医中药理论为依据 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 对传统炮制法进行改革完善
中西药学结合、中西医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产生统一、新型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中中医药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从整体方面来考虑的,即讲究综合性;而西医药学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知识,从微观阐述具优,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中药炮制法是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中药与中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所以根据辩证施治的需要,对中药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和采用炮制品组成复方,是中医学在临床用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 以中医临床疗效为出发点进行改革
中药的炮制不仅以中药的药性理论为指导,而且应紧紧结合临床。中医通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归纳总结中药的性能,构成了独特的药性理论。各种中药的性能既是客观存在的,但又能通过炮制加以转化与调整。各种药物的用法不同。生用还是制用,在临床上都有不同的要求。生甘草味甘性凉,可以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蜜炙后则甘温主补,其功偏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说明了炮制既可改变中药的气味,进而转化其性质,又可产生新的功效。但若仅从单一化学成分通过炮制或药理指标来研究和评价中药炮制的作用,显然是不够的。又如苦杏仁,有的研究根据杏仁油中不含止咳平喘成分,则提出榨油后用杏仁霜于临床,而油脂作它用;然殊不知,此观点忽视了中医用药的整体观念。杏仁除具止咳平喘作用外,其脂肪油尚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咳喘之病属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则咳喘自消。中医用杏仁治疗咳嗽时,既用其止咳平喘之效直达病所,又以其润肠通便之作用促使咳嗽自消。因此改革完善中药炮制方法,只有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医临床疗效为基本出发点,从中医辩证整体出发,才能使之更符合客观临床用药要求及整体作用效果。 3 在中药方剂配伍中突出炮制的作用与特色
方剂是调整体内系统平衡最优化治疗方案,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在方剂中,通过君、臣、佐、使配伍组方,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更好地发挥每味药的作用。前人所谓“药有个性之特点,方有合群之妙用”,既是此意。有报导将白芍的炮制纳入芍药甘草汤中进行研究改革,初步阐明了上述观点[1]。所以根据炮制品的药效特点,选用适宜的方剂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深入阐明炮制原理,这不仅符合中医整体理论,也是改革完善中药炮制法的方向。
4 中药炮制与建立“证”型的关系
中药学其内在的科学性,不论单用还是合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传统的中药炮制法是以“证”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这是合理,它体现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所以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观念去建立“证”的模型,研究中药炮制原理,乃是改革完善中药炮制方法之必需。“证”既是机体由发生阴阳动态平衡失调时所呈现于外的综合性特征,也是同病异证,异病同治现象的概括,它揭示出了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以证的模型进行炮制药理改革,可使炮制方法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如临床上,发现热证病人的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机能活动是增强的,而寒证病人则相反,是减弱的。动物实验表明:用寒凉药(黄连、黄柏、黄芩等)长期喂养大鼠,也可出现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降低现象,造成“寒证”模型;而用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等)喂养大鼠,则上述的系统机能活动增强,造成“热证”模型。这样的动物模型为我们研究、改革中药炮制提供了借鉴,也开阔了思路。综上所述,现代中药以法炮制是必要的,但改革也是必然的。只有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多学科的配合研究,新技术的应用,达到统一,从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阐明中药炮制理论,才能加速中药炮制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中药单味和中药复方现代化的实现,使炮制后饮片逐步向“成药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中药饮片”在中医药学中的作用,同时尽快做到“医知药情,药知医用”,为振兴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兆旺,孙秀梅,李群等1白芍不同汤炮制品组成的芍甘汤中白芍成分的比较1中成药,1990;(12):171.
中药炮制相关论文开题报告篇二
《 中药炮制现状及应对措施 》
[关键词] 中药;炮制
[中图分类号]R9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81-03
中药炮制是在医疗实践中为了适应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对药物的主要作用有增效、减毒、纠性、纠味、保质、除杂、便于贮存等,其目的就是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起效的前提和基础,而中药炮制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清代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一书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充分说明了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药炮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饮片生产
饮片是中药汤剂起效的前提和基础,而炮制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关键。炮制质量的下降势必引起饮片质量的下降,最终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以致病家对方剂本身产生怀疑,甚至对整个中医行业产生怀疑。
1.1 净制粗糙
净制的目的是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但实际操作时炮制人员往往不够重视。而一些商家和炮制单位从经济利益出发,为了降低成本,也会简化工序,导致饮片质量下降。
1.2 炮制方法不当
1.2.1 当制不制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及管理不严等原因,本应炮制入药而使用生品的比比皆是,如白术、白芍直接水润切片,炙甘草、醋制元胡以生品代替等。该炒不炒,该制不制,这在农村基层表现尤为突出。
1.2.2 炮制失度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全》中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炮制过程的关键之一是度的掌握,炮制不及,则达不到炮制目的,炮制太过,又会失去药性。
1.2.3 不按传统方法炮制目前一些市售鸡内金、穿山甲等不是传统的油砂烫炙品,而是用滑石粉、食盐、蛤粉等辅料进行炮制。这些辅料本身会对药物性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未可知。
1.3 炮制工艺不统一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南北差异较大,炮制方法不统一,存在着严重的“各地各法”和“一药多法”的问题。
1.4 生熟混杂
在一些清炒的种子、果实类药材中,如炒扁豆、炒菟丝子等,往往混杂部分生品,这是不法商家为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在炒制品中故意掺入部分生品。或炮制人员责任心不强,在炒制过程中不愿及时翻动造成。
1.5 辅料应用不当
中药炮制应用辅料的目的就是给予一定的外界条件,使中药内在的矛盾向着有利于防病治病的方向转化。辅料的用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炮制品的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而现在的辅料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1.5.1 应加不加由于辅料紧缺、加入后增加成本、或炮制加工人员怕麻烦等原因,操作者故意减少工序,将一些本应加入的辅料省去直接进行炮制。如麸炒苍术、泽泻、枳壳等,不用麦麸,直接清炒,达不到减轻燥性或寒性,增强健胃和中作用的炮制目的。
1.5.2 过多加入有些药材,如全蝎、枸杞及一些蜜炙品等因价格较高,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一些商家往往故意在炮制时加入过量的盐、白糖、蜂蜜等辅料以增加炮制品重量。
1.5.3 无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中药炮制常用的辅料有20种,2000版《中国药典》中收载16种。因没有统一的炮制辅料专用标准,也没有专门的中药辅料生产厂家,药典也无详细要求和规定,故在各地炮制生产过程中对于辅料制备、使用的情况十分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炮制质量,严重降低了炮制品的质量,并可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
1.6 炮制品种及规格不全
中药饮片的特点在于不同病症、不同处方对同一饮片有不同的炮制要求,所以大多数中药都有多个炮制品种。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多数法典规定的炮制品都名存实亡。每种中药除一两个常规炮制品种外,大多使用频率较低的品种,医院及药店都无处可寻。
1.7 专业人员匮乏,操作不规范
由于目前炮制加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且往往被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出现了中药炮制人员后继乏人的局面。加之各基层单位对饮片的质量普遍重视不够,经销商和药农常常使用未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进行炮制操作,极不规范,饮片质量可想而知。
1.8 炮制设备原始、落后
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炮制加工设备却十年如一日。设备的陈旧落后、生产方式的手工作坊式是中药炮制现代化的障碍之一。
1.9 炮制品标准不完善,工艺操作无量化指标
《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质量的三级标准,但这三级标准均不够完善。而炮制工艺中的“文火”、“中火”、“武火”、“炒黄”、“炒焦”、“炒炭存性”等操作均无量化指标,因炮制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而有较大的差异。
1.10 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流通领域的混乱
饮片加工缺乏系统的管理是饮片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管理体制不健全,法规建设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了管理渠道不畅。
2 炮制研究
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资金投入少,与中药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炮制研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进展相当缓慢。龙全江等对1998~2003年中药炮制核心期刊进行炮制文献统计分析,共有炮制文献239篇,其中实验性研究138篇,纯文献研究101篇。方法工艺研究与炮制化学研究占实验研究的74.64%,为其主要研究方向。而研究炮制前后药理、毒理作用变化占实验研究的19.57%,明显低于炮制化学类及方法工艺类,质量标准类只占实验研究的2.90%。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炮制研究现状:研究的总体数量不大,系统研究欠缺,低水平重复较多。
2.1 局部研究多,系统研究少
近几年中药炮制研究具有综合性实验研究增多的趋势,往往从化学、药理、工艺、质量等多方面综合性深入开展研究,但总的来说,由于重视不够,经费投入过低,大部分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内有关中药炮制研究的课题仍然极少,大量的炮制研究呈局部的、零散的状态,多数无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2.2 单味研究多,复方研究少
中药经过合理炮制并配伍组成方剂入药,可使药物整体上取到转化、调整和相互协调的效应,这是中医用药的特色和优势。已有研究表明,单味中药的研究结果往往与组成方剂后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数研究是针对单味中药,复方研究还十分薄弱。
2.3 成分研究多,药效研究少
现在,对炮制机制的研究开始向高水平发展,但受成分化学研究思想的影响,偏重于从炮制前后的有效成分变化来说明炮制原理。而对其炮制前后的药理、毒理作用变化方面,研究明显欠缺。
2.4 实验研究多,生产、临床研究少
因体制原因,使得愈精心炮制,经济亏损愈严重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部门无心也无力开展炮制研究。许多炮制研究的有益成果,迟迟得不到临床用药的认可和验证,临床上对炮制品的对比应用研究几乎为零。
2.5 低水平重复多,高水平研究少
虽然炮制研究数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真正高质量的炮制研究很少,比如引入现代先进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炮制机制。许多研究都是浅尝辙止,甚至是低水平重复,不能最终解决炮制中存在的问题。
2.6 工艺研究多,标准研究少
炮制研究以工艺为多,对于规范市场所急需的炮制品标准和辅料标准则研究较少。使药品监管部门无据可依,这对于中药炮制规范化是非常不利的。
2.7 传统炮制方法改进缓慢
中药炮制过程中会使用油、盐、醋、糖等辅料,而现代医学认为,高血脂病人应少用动物油含量过高的药物或动物油炮制的药品;高血压、心血管病之类的病人应慎用盐制药品;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糖制药品等。而硫黄、明矾、重金属含量极高的灶心土这类有毒有害的物质在炮制品中的使用已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障碍。如何改进这些工艺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是中药炮制面临的重大难题。
3 应对措施
中药炮制现存问题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医药分工,炮制意识淡薄,经济利益驱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要改变中药炮制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
3.1 增强炮制意识
作为中药独有的加工工艺、中药汤剂配伍的基础,中药炮制在中医药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药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国家应从政策高度,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设置炮制专业、创办中药炮制刊物、普及中药炮制知识等来提高各界对中药炮制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培养年轻中医师的炮制与方剂密不可分的意识。
3.2 加强行业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健全监督机制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大至药厂、药品经销商,小至诊所、药农都可以进行饮片加工,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所以,国家应提高药政管理部门和药品检验部门对中药炮制用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应用的监督管理。尽快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行《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及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制度,提高饮片生产的准入门槛,扶持国有饮片生产企业,并规范、整顿现有的药材、饮片市场,严厉打击以伪充真、以次充好的违法犯罪现象。同时,要制定相关法规,使中药炮制加工的管理和经营都有法可依。
3.3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扶持应用研究,鼓励高水平的基础研究
国家和政府部门及各高校、科研院所应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炮制研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将现代的先进技术引入炮制研究,加大复方研究和系统研究,并力图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炮制机制;加强科研与生产单位的联合,使炮制研究更具实用性,让成果能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加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有计划地进行不同炮制品种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加强炮制沿革研究及文献整理工作,进一步深入理解古人炮制的原始意图,总结各类炮制品的功能特长,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并挽救一些正在或已经遗失的优良炮制品种。
3.4 建立科学量化的炮制品工艺及质量标准,建立完善辅料标准,促进炮制生产规范化
要控制中药炮制品的无序生产和经营的局面,为生产和质检部门提供质量评定依据,炮制品标准、辅料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势在必行。近几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与中国药材公司共同完成了芫花、补骨脂等10种中药16个规格的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工作,并于2003年8月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该项目制定了10种中药饮片的名称、药材来源、药材净制、切制工艺、炮制工艺、干燥条件、辅料规格与质量、包装材料、饮片规格、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杂质限量、水分限量、总灰分限量、酸不溶性灰分限量、5种重金属检查、农药残留量、4种微生物检查、浸出物限量、有毒成分限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下限、指纹图谱、性味归经、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保质期、稳定性考察、储藏条件(温度、防霉、防虫)等26项内容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该方法为后来者的炮制品标准研究提供了思路。而炮制用辅料由于种类不同,质量差异巨大,标准多种多样。通过市场调查,依托食用、药用标准制定完善辅料标准成为实用可行的捷径。
3.5 研究开发现代化的炮制设备
炮制设备的原始、落后是造成工艺不稳定、炮制品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也是规范化生产面临的一道难题。电脑炒药机的问世,让炮制操作实现了数字化,虽然目前因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但炮制机械的数字化、程控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3.6 运用教育手段,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我国各中药高等院校应成为培养中药炮制专业人才的基地,应增设炮制专业,并在各中医药类专业中增加炮制课程总量,增设有关中药炮制基础理论研究课程,培养高等研发人才。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办好中等专业,尽快为企业和医院培养一批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员工。形成一个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的阶梯队伍,并形成科研、开发、生产一条龙的体系。最后,应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尽快改变当前中药炮制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
4 前景展望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泛的综合性学科,研究涉及面广,与其相关学科较多、研究难度大。因此,尽可能借助其他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采用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是开展中药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径。
尽管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炮制处于一种被淡化、忽视的境况,但这种境况也在逐渐有所改观。国家自“七五”、“八五”以来,先后立项对40种中药的饮片炮制工艺、饮片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九五”初期中断了饮片炮制的立项。“九五”末期,又对20种中药进行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十五”期间,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分二期立项,一期30种,二期50种。这一经过表明了国家对炮制研究经历了从重视到漠视,又从漠视到重视的过程。2003年,以基础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的中药炮制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组建完成,作为我国最大的中药炮制科研单位,该中心以继承发展中药饮片特色,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阐明炮制原理,建立中药炮制生产新体系,提高本学科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宗旨。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中药炮制的美好希望和前景。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日益推进,为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中药炮制的手工作坊式加工形式将逐渐为工业化过程所替代,这其中必然会导致中药炮制方法的变化,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随着科技水平及中药制药的发展,中药炮制将逐渐完成其从宏观到微观,从模糊到精确,从单一到系统,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钟厚举.浅谈中药炮制品存在的问题[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6):339-339.
[2]乐军,张小平.中药炮制品的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中医药,2004,(6):51-52.
[3]张爱琴.论影响中药炮制质量的原因[J].社区医学杂志,2005,3(4):58-59.
[4]陈亚艺.中药炮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海峡药学,2002,14(4):101-107.
[5]龙全江,袁健.近五年中药炮制学研究进展与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2):27-30.
[6]王和平,田振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88-89.
[7]张振凌.谈中药炮制辅料应建立专用标准[J].中国药事,2004,18(8):502-504.
[8]马梅芳,吕伟,高宇源.中药炮制辅料探析[J].中医研究,2005,18(3):22-24.
[9]毛淑杰.“10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综合摘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0):925-926.
有关中药炮制相关论文开题报告推荐:
1.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
2.浅谈中药制药专业毕业论文
3.浅谈中药制药技术论文
4.探讨中药制药论文
5.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6.浅谈中药学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