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

2017-01-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范文一:积极心理学运动问题分析

摘要: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病变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或社会问题的同时,还包括对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探讨,但积极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对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问题;原因

社会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同时,某些人的精神追求和对事物的认知却不能与时俱进,消极心理活动层出不穷。传统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把人当做没有生命力的动物或机器。而积极心理学所追求的关注人类美德及其积极力量和品质,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的固定思维,使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

1.积极心理学存在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是因为传统心理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更好地展现人们的活力和幸福感。当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概念,为社会所熟知的时候,期间经历了发展和演变,加上部分著名学者的观点和外在社会因素相碰撞,使公众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大家努力提倡美好品质的积极力量,认为积极的事物就一定是带来好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在阐述其理论时忽视了消极心理对人的正面影响,极力反对消极情绪的出现。[1]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而成年人作为一个沾满社会气息的群体,他们早已适应这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他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研究对象的限定性,往往使结论停留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上,不能更好地反映人们的心理问题,并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而儿童作为未来的希望,却很少被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各种扭曲心理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2]随着老年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老人独守空巢,子女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导致老人郁闷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老年人问题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要使积极心理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光靠对积极的热情是难以走下去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规范和缜密的实验设计。在研究领域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覆盖各个年龄段以及各个种族的人,这样的研究结果才能体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要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研究,从而得知哪种积极心理是世界通用的,哪些是民族特有的。

2.积极心理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积极心理学没能够将早期心理学中的预防运动、增进幸福等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理论之中是一个很大的失误。预防运动强调怎样去改变各种消极因素,避免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并讨论如何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而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提倡人类美德、美好品质的积极力量,忽略了消极心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极力反对某些消极情感,如抑郁、恐惧、嫉妒、怨恨等。事实上这些消极情感并不一定会带来消极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消极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就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携带消极情感低调行事能更好地保护自我。如果你总是高调做事高调做人,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心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对于身体或心理消极时的表现描述,但却没有专门用来表现身体和心理积极感受时的概念。所以对于积极心理的表现也是靠经验总结的,不能及时地发现一些新出现的积极心理活动表现,从而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有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态表现,所有人都有通过各种心理力量和能力来获得改善,并将最佳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的展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3.结语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是以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对象,同时还要研究人的各种品质的积极力量。面对积极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其次不断扩充研究对象,不分种族和性别,这样才能让积极心理有更宽广的发展领域。此外要合理利用消极心理的积极力量,使之更好地发展。遵循现代社会理性精神,不断规范研究的科学性,那么积极心理学就一定会实现造就美好社会、健康个体的夙愿。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范文二: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摘要:积极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培养积极品质的重要途径。传统家庭教育中对积极品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到现代则更为广泛。家庭培养青少年积极品质存在三个困境,通过实行积极教养、积极家庭文化和建构积极家庭系统可有效克服。要真正有效促进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需要考虑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特殊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积极心理学;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幸福的学科,打破了关注问题心理的传统研究视角,提倡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力量。其中,个体层面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特征及其积极成因,特别是研究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心理特征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即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术语最先由孟万金等人明确提出,它是指与消极心理相反的、与积极行为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幸福感、满意感、最佳状态、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感恩与宽容等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潜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并巩固。[1]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合理的归因、良性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等各方面影响心理健康。[2]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品质还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而青少年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面临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竞争激烈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生活挑战。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家庭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青少年自出生以来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心理氛围等因素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3]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不管自己的言行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会使孩子受到教育,孩子是否具有智慧、勇气、宽容与感恩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均与家庭教育是否科学合理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我们发现积极主动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在青少年心理品质形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因此,本文试阐述家庭教育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与困境,并对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思考。

一、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与困境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及影响。[4]从古到今,家庭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影响甚远。

(一)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虽然零散未成系统,但是其核心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学会待人。待人教育以儒家孝悌为基础,从如何对待父母推及到如何对待他人,重视教育后代谨慎做人,谦让待人,与人为善,和睦相处。[5]由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备真诚、善良、爱等优良心理品质的中国人。其次,传统家庭教育重视志向教育和勤奋好学教育,注重引导子女勤学、立志,培养了子女强烈的求知力、意志力以及执着、坚持等积极心理品质。另外,传统家庭教育在丰富的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如强调言传身教、启蒙教育、注重环境塑造等,这些方法很好地促进了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随着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向体系化、科学化、开放化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力地推动了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深化。如王雁和赵静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关,亲子关系中的消极拒绝型、溺爱型与不一致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小学生多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预测因素。[6]张小菊和赵敬对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以及总体水平均呈正相关,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如偏爱与人际、超越维度呈正相关,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某些维度呈负相关。[7]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实证研究也提出母亲的教养是孩子乐观解释风格的重要影响源。[8]另一方面,家长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学习的途径也越来越开放。社会通过培训讲座、家长学校、媒体杂志等将国外教育理论引进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对于青少年积极健康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开始密切关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爱的教育、赏识教育等方面,不少青少年的思维、观察力、创造力、信念与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境

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情况趋向乐观,但是由于我国家庭教育理论起步较晚,大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仍处于封闭陈旧状态,对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识薄弱,使得培养中面临着一些困境:第一,重智育轻心育。家长过分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心理素质、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不仅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时放弃、退缩,易形成孩子的消极心理。同时,这也会使孩子禁受不住外界环境的诱惑而表现出一些违反道德和社会的行为,如有些孩子意志力不坚定走上了犯罪道路。第二,偏专制型教养轻民主型教养。民主型教养是理想的教养方式,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效能等良好品质。而专制型教养的家长强制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粗暴地批评指责孩子的“越权行为”,扼制了孩子的创造力、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导致孩子做事消极没主见或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第三,重言传轻身教。家长们习惯于从观念上教育孩子的成才成人,擅长于不断地“唠叨”教育,而忽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示范作用,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交流受阻,孩子接受的教育观念和内容充满矛盾和冲突,令孩子无所适从。这些困境使得家庭教育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遇到了不小的问题,令儿童心理品质的培养容易走向误区,最终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将来的生活工作。

二、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措施

长久以来,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息息相关。积极的家庭教育往往能成为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而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文化则能为家庭教育在此领域的践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框架。因此将家庭教育和积极心理理论有机结合,将能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在积极品质培养和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一)积极教养方式:积极体验与示范

众多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影响颇为深远。有研究指出,父母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最大的是积极教养方式,通过积极教养,父母能够更多地给予子女情感上的温暖,认知上的理解,行为上的支持和成长目标上的正确引导。[9]而积极教养方式是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要求家长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1.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10]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具体包括积极评价与积极关注、让孩子学会积极归因两个方面。第一,积极评价与积极关注,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爱。一方面,家长应该更多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同时用爱、关心、奖励等方式积极评价与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安全、快乐等积极情绪。孩子经常体验积极情绪,整个心态就会积极向上,在接受“爱”的过程中也就逐渐学会“爱”他人。[11]另一方面,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表现出一些缺点和不足,当孩子遇到生活和学业上的困境时,家长不应夸大他们的不足,更不能过度概括,而应多关注其表现中的优势。这样孩子即使遇到问题,不仅不会受到消极打击,还会更愿意迎难而上,体验困境中的快乐,锻炼成长所需的乐观和毅力。第二,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学会积极归因。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发展尚不稳定,在面临挫折和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往往能增强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念与希望,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合理归因,形成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当孩子遇到困难而失败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可控不稳定的因素,指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这样孩子才会直面困难,形成解决问题的勇气。当孩子收获成功的喜悦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2.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习惯是由观察和模仿习得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与其朝夕相处的父母对其产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最为强烈。父母的性格特点、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日常行为习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首先,父母自己应该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拒绝消极指责、惩罚孩子。其次,在待人接物及日常行为上,父母更应以身作则,向孩子呈现积极向上的一面,并应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引导孩子自发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最后,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多学习积极教养方式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做好孩子的榜样。

(二)积极家庭文化:积极参与与传承

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12]家长们如能有效运用积极的家庭文化氛围感染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那就为家庭积极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

1.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家庭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机制,通过亲子双方的积极参与,它不仅能成为增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契机,也是发现和发掘孩子积极心理潜能的一项重要途径。一方面,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筹划一些固定的家庭活动,如家庭内的义务劳动和分工活动,家庭外的定期社区公益活动,以及与家庭外的其他成员、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等的社会交往活动。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适时地安排感恩实践、亲子角色互换等不固定的家庭活动。[13]这些家庭活动可充分营造家庭的积极文化氛围,可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与经历,培养其意志力等诸多良好品质。

2.叙述传统家庭故事

家庭故事是一条家庭价值观传递和家庭角色教导的重要途径。家长充分运用好家庭故事,将有利于孩子对美德、勇气以及家庭责任感的传承。家庭故事包括家庭的荣耀、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孩子的成长小故事等。这些故事组成了家庭的精神架构,父母可以选择轻松愉悦的时候和孩子们分享。重温家庭荣耀和开心事,能增进孩子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形成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另外,家庭成员独特的生活经历不一定都是积极的,父母应该对该类故事进行小加工,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和述说过去的经历,提炼出家庭故事中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精神。

(三)积极家庭系统:和谐夫妻与亲子互动

积极心理学主要强调从增进幸福感来研究家庭,建立积极的家庭系统能增进青少年的幸福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激发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积极家庭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和亲子互动。

1.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

夫妻间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这是家庭和谐健康发展的核心所在。诸多研究表明,夫妻间稳定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中国很多传统家庭中,夫妻对孩子的爱远远胜过了对伴侣的爱,这样的重心偏移往往激发了夫妻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和情绪的爆发对孩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是凌驾于家庭中所有关系之上的,夫妻间的默契合作和情感关爱能使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以温暖之心待人。

2.积极的亲子互动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进行有效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教育往往是通过积极的亲子互动机制来实现的,包括亲子游戏、亲子沟通等。一方面,父母可以设置丰富有趣的亲子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领导力;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亲子沟通方式,尊重孩子的感受,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多用积极的语言评价、激励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以良好的品质应对各种生活事件。

三、几点思考

首先,积极中的“度”。关于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我们提倡各种积极教育理念,但是积极也要注意适时适量,积极并不代表只给孩子呈现积极面,避开所有消极面,也不能一味地盲目积极评价、鼓励孩子,否则只能是把孩子保护在一个虚幻的城堡里,经不起外界的风浪。其次,形成中的“实践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来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只会是空中楼阁。教育者不管要培养何种心理品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基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实践,这样的培养才会水到渠成。再次,培养中的“特殊性”。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但是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有其特殊意义。因为青少年处于人格尚未稳定的过渡时期,而他们又面临着自身、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所以此时家庭作为青少年坚实的特殊后盾,其教育力量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教育中也要采用一些适合该群体的特殊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周炎根,仲云香.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2).

[3]吴锦骠,郭德峰.家庭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殷颢文,贾林祥.从积极心理学看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变革[J].教育导刊,2013(2).

[5]闫旭蕾,杨萍.家庭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王雁,赵静.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2).

[7]张小菊,赵敬.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2).

[8]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洪兰译.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9]郑林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的预测[J].心理科学,2009(5):1267-1269.

[10]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1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3]张冲.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大学生积极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2.积极心理学论文

3.积极心理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5.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毕业论文

6.大一心理论文范文

7.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