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2)理解:①意识的概念。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能力方面:
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难点
(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2)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方法
(1)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叙述。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疑造成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猜猜他是谁”
你们可以判断出是我,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判断呀?
小实验: “我的手怎么啦?”
有的人观察到手的变化,有的人却观察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新课教学]
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
一、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板书)
1.什么是意识?(板书)
故事:老马识途、丢不掉的狗等。
马和狗是不是有意识?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学生发言,提出各种判断依据。
教师归纳:判断这些现象是不是意识,首先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意识。
动物也有大脑,受具体事物的刺激会产生条件反射,但这种反射是本能的适应自然,没有思想,不能能动地去改造自然,不是意识。
(设问:你喜欢排骨怎么烹饪呢?狗会去生产排骨吗?)
而人脑不同于动物大脑,二者具有区别。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载体,这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离开了高度发达的人脑这一物质,就不会产生意识。
分析:“心之官则思”、“狼心狗肺、胃口不小、脾气暴躁、肝火旺盛、胆小如鼠、黑心肠”等错误之处,就在于把人的其他器官当作思维的器官。
根据所学的知识,说说人是怎么产生的?
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板书)
有了人脑,是否就有了意识?
观察苹果
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自身,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离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客观存在就不能通过社会实践作用于人脑,就不会产生意识, (举例:如狼孩)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说: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归纳以上所说,意识的概念是: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图示: “原材料-加工厂-产品”
“客观事物-人的实践-人的感官-信号传输-人脑-意识”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
客观事物在人的实践中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又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
那么如何理解各种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呢?
2.理解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情景展示:筷子是直还是弯的呢?
提问:如何区分正确思想意识和错误思想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1)正确与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同实际相一致的计划和方案,都是正确的思想意识;例如: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但是以主观想象作出判断,作出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
图片:孙悟空
设问:孙悟空的形象来自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因为宗教观念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从本质上看,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决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也有什么。
多媒体显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恩格斯
图片:“哈雷慧星”
学生思考:我国春秋时期就发现了这一颗慧星,为什么却以“哈雷”来命名?
教师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既有具体感觉,又有抽象思维。所以要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参加实践,接触客观事物。
中学生要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设问:你们到过农村吗?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图片展示:“贫困农村”、“华西村的成就”
学生活动:比较分析农村发展不同状态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教师概括:贫困的乡村现象和富裕的华西村景象是一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学们分析的原因与措施是一种抽象的思维,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上面说到的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们都是现在时,那么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和未来的预测,是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呢?
设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O月8日至9日访华,作为南京市民的一员,你对中日关系的过去和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多媒体展示:“南京大屠杀”系列图片、“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历史教科书修改”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O月8日至9日访华(教师边播放边解释)
过去:历史不是空白,自然史遗留下许多痕迹,社会历史则保存下许多历史资料,如实物器件、文字记载、口头传说、图画作品、近现代科技兴起后遗留下声像记录等。这些历史资料作用于人脑,经过加工分析形成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发展规律的反映。所以,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内容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当时的客观事物。
未来: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不管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如此。
(3)对现状、过去和未来认识,还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课堂小结]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它不是象平面镜子一样简单,刻板,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而是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它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浮想联翩,因此,恩格斯把人类的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但是意识这朵花不管怎么美丽,都是扎根与物质世界的土壤之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观点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而且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世界的本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设问:
[问题探究]
人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如实地反映事物,更要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