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练习是考生考试取得高分的基础。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广东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含答案(一)
1、雾霾天气频频出现,导致空气净化器高价促销。一些消费者尽管居住地空气质量好,也禁不住商家的宣传攻势而跟风购买。某知名品牌机夸大空气净化器效果一吸引消费者,被媒体曝光。这表明( )。
A、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的盲目性
B、企业应遵守诚实守信的市场准入原则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可取的
D、企业经营要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目的
2、2014年全年,某国钢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7%,而同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下降了6%;2014年,该国铁矿石自给率不足3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综合前述各项信息可以推断出( )。
A、2014年,该国钢铁行业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B、2014年,该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加强
C、2014年,该国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比上年会减少
D、2014年,该国大型钢铁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差
3、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但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也在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国外一些发达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采取歧视政策;而国内的主要原因是( )。
①我国商品价格适中 ②企业间低水平价格竞争
③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高 ④企业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伴随着申冬奥的成功,下列不可能的是( )。
A、张家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
B、普通民众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
C、为提高冬奥会的办会能力,所以竞赛场馆全部新建
D、北京作为一个举办过夏冬两届奥运会的城市被载入史册
5、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一条新美学原则,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善良崇高在畸形丑陋的面容后面,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说明矛盾双方( )。
A、相互比较 B、相互斗争 C、相互转化 D、相互依存
6、清朝时期,一位西洋人居住在中国,衣服破了,找到一个中国裁缝,问他能不能做西服?裁缝答:“只要有样式,就可以做。”于是西洋人就拿了一套西服,让他照着样子去做。几天后,西洋人拿到做好的新西服一看,果然不错,长短大小全部一样,可是翻到后面一看,突然发现剪去了一块,又补缀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裁缝答说:“我是完全照着你的样式做的呀!”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他的西服样式后面有一补丁。这个故事讽刺了( )。
A、机械唯物主义者 B、主观唯心主义者
C、客观唯心主义者 D、朴素唯物主义者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信息不对称,又称信息不完全,是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由于买卖双方对于产品的信息了解情况不同,所以会产生夸大空气净化器效果的行为,从而引起消费者跟风购买。故本题选A。
2、【答案】C。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该国钢铁行业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在钢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铁矿石价格下降幅度,且该国的铁矿石自给率较低,说明该国钢铁业整体盈利比上年减少,故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特大型钢铁企业,故排除。
3、【答案】D。解析: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诉讼,从国内来讲,原因有: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低,企业主要靠压低商品价格进行竞争,企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本题选D。
4、【答案】C。解析:因为北京和张家口共同举办奥运会,所以张家口的基础设施要达到兴办大型赛事的标准,需要进行大幅改善。A可能会出现。民众也会对冰雪运动更有热情。但是所有的竞赛场馆全部新建,这样就会浪费已有的基础设施,不符合节俭办奥运的原则。故C不可能发生。而北京成为一个举办了夏冬两届奥运会,也会被载入史册。故本题选C。
5、【答案】D。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的互相依赖性,矛盾的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题干中的“相共”“并存”“旁边”“后面”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故本题选D。
6、【答案】A。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是:①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③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它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它主张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中的裁缝的行为体现了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