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考点

2017-06-02

高中思想政治考试内容都是一句课本考点来的,那么高二学生在学习必修三时有哪些考点需要了解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考点(一)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一是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二是参加文化生活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5、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考点(二)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去解决,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5、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B.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排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又要排除“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

★6、“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②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怎么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考点(三)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同化力、融合力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对较封闭较隔绝,受外敌侵略的影响小。

●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产生了宋明理学→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冲击。)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最具说服力。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自夏商时期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3、怎么样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①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②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A.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指文学,好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B.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地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A.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B.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多民族文化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