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原因及精神症状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有哪些原因呢?糖尿病有什么精神症状?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糖尿病的原因与症状,欢迎阅读。
糖尿病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糖尿病的精神症状
1.抑郁
糖尿病属慢性疾病,常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易引起患者情绪低沉、抑郁、悲观失望,觉得治疗没有希望,严重者出现自杀念头甚至行为。
2.焦虑
不少患者因担心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情绪较为焦虑,常常紧张不安、苦闷、焦虑、莫名其妙地恐惧,并且伴有心悸、多汗、脉速、坐立不安等症状。
3.意识障碍
糖尿病患者在躯体症状加重或血糖升高时可出现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嗜睡,随着血糖的变化,意识障碍的程度也有波动。
4.神经衰弱
随着病情发展的不同,糖尿病患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神经衰弱症状,表现为疲倦、无力,失眠、胸闷、烦躁不安,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等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1、计算总热量
按照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者简易公式获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总热量。休息状态成年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kcal,根据体力劳动程度做适当调整,孕妇、乳母、儿童、营养不良者糖尿病检查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恢复体重应酌情减少,酌减恢复体重。
2、营养物质含量
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减量(遵医嘱),脂肪约30%,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天。
3、合理分配
每克糖、蛋白质(4kcal),每克脂肪(9kcal),将热量换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谱,根绝生活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进行安排。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 1:1:1分配。
4、随时调整饮食方案
肥胖者在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该进一步减少饮食;消瘦的患者如果体重有所增加,其饮食方案也应该调整,避免体重继续增加。情绪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注意情绪的调理,一些蔬菜对糖尿病病人有益,如菠菜,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西红柿,含糖量低,还有抗癌防癌作用,这些蔬菜都适合糖尿病病人经常食用。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莴笋含胰岛素激活剂,对糖尿病病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