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2017-02-16

在即将到来的七年级语文的期中考试,同学们要做哪些期末调研测试卷内容的准备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1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浏览(liú) 湍急(tuān) 粗糙(cāo) 锲而不舍(qiè)

B、瞬间(shùn) 汲取(jí) 唾沫(tòu) 骇人听闻(hài)

C、履历(nǚ) 黝黑(yōu) 擂鼓(léi) 势不可当(dāng)

D、着落(zháo) 裨益(pì) 渔夫(fǔ) 冥思苦想(míng)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两个骗子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C、学校《爱心社》被授予“市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的称号。

D、诗人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神、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真好,两人总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语言交际中有时运用身体语言,除了自然得体外,更应巧妙的矫揉造作。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书法艺术的发展对王羲之的贡献巨大,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B、当听说我班取得冬运会第一名的成绩时,同学们的欢呼声好象胜利的凯旋乐曲一样,在空中回荡。

C、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哈尔威船长是《“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人物。这篇小说的作者是美国的作家海明威,他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唐代词人辛弃疾作品中的名句。

C、《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创作中影响最大的是乡土小说,以《边城》为代表作。主要表现船夫,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

D、诗人郭沫若在苦闷悲观的情况下写下《天上的街市》,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全诗四小节都用想象,更能突出内心的失望。

6.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缀行甚远(连续) 学而不厌(满足) 人皆伏其精练(通“服”,佩服)

B、钱氏据两浙时(统治) 不愤不启(痛苦) 不以疾也(如)

C、意将隧入(暗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划) 还来就菊花(前来观赏)

D、投以骨(把) 方两三级(才) 必有我师焉(“于之”在里面)

7.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

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

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

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36分)

二、简答题(37分)

8、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选出并订正。(4分)

摇摇欲堕 鸦雀无声 无动于衷 危言耸听

咬文嚼字 其貌不洋 悲欢离合 全副精力

诲人不倦 千恣百态 锲而不舍 不言而喻

9、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默写有关语句。(10分)

(1) ,札札弄机杼

(2) ,江春入旧年

(3)江山代有才人出,

(4) ,谬以千里

(5)但愿人长久,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他人学习应提取其长而改其短的是“

(8)中秋之夜,海外求学的小明独自凭栏,对月怀远,不禁感慨道:(《十五夜望月》)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仿照下列句子,按照给定的条件。再选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同的句子。(4分)

例句: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的亮丽;

12、一位旅行家向诗人海涅讲述他所发现的一个小岛:“你猜猜看,这个小岛上有什么现象最使我感到惊奇?”“什么现象?”旅行家神秘一笑:“小岛上竟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作为犹太人的海涅不动声色地说:“ ,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了。”请你想想海涅会怎样反击旅行家的嘲讽呢?(2分)

13、“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的两位航天员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对话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如果你作为一名中学生代表获得与航天员通话的机会,此时此刻,你说的最得体的话应该是: (4分)

14、根据你对名著阅读的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成。(4分)

读书推荐卡

书 名: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

精彩情节:

推荐理由:

15、《狼》专题研究

(1)请写出有关狼的谚语、成语、小故事各一个,如能用英语写另加2分。(3分)

(2)你所在的语文学习小组在这个专题中探究了哪些问题?请说说探究的过程和结果。(2分)

问题:

结果:

三、阅读之旅(39分)

(一)玩味古典(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犹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脐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1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虽: (2)良:

17、翻译甲、乙文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18、(乙)文中“犹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在(甲)文中也有同样的描述,请写出来。

19、(乙)文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可以用乙文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2分)

20、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认为三峡秀美,请你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名篇重读(11分)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1、结合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2分)

2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指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4分)

(1)我对此完全赞同。(2分)

(2)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2分)

23、“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请列举一例来验证这句话。(2分)

24、作者在第4、5两段共列举了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对这两个例子安排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只列举一个例子?为什么?

(三)时文追踪(15分)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 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像皮皮鲁那样,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加油,落地时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缓而又焦虑、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的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间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通知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懂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25、 根据语境,给第二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成语,这个成语是 。(1分)

26、 第1段写道“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27、“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联系下文,想想能不能把“做了副努力的样子”改为“努力学习”?为什么?(2分)

28、“我”受伤后,母亲“竟在柜台内晕倒了”,父亲“撞到电线杆上”,表明了: (2分)

29、作者在第6段中写道:“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真的如此吗?请说说原因。(3分)

30、“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中“太阳的亲吻”指 ;“绚丽的彩霞”指 。(2分)

31、作者将文章的题目命名为“成长的桥”,联系全文,请说明作者的用意。(提示:你知道桥的意思和作用吗?文中的“桥”又是指什么?)(2分)

三、佳作竞技台(60分)

(一)晨曦初露,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跨进校园,是新的学习的开始;笑迎每一个人,是新的生活的开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无数新的开始,会激发我们更多的激情,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请以“新的开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等待的经历吧。等待,有时是充满期盼与憧憬的,尽管漫长而遥远;有时是充满尴尬与无奈的,然而却不可回避;等待的过程,充满情趣,充满幻想,……

请你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

3、字数不少于500字。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答案:

1、A 2、C 3、B 4、C 5、C 6、D 7、A

8、堕(坠) 雅(鸦) 洋(扬) 恣(资)

9、略

10、(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绿色。当你走进细看是,小草似乎悄悄的躲起来了,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2)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11、略

12、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和你到岛上走一趟

13、称呼,祝语,表达自豪的感情,语言通畅。

14、略

15、略

16、(1)即使(2)的确、实在

17、(1)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2)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18、常有高猿长啸,嘱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9、欣然

20、明确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1、精通各种知识,探求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22、(1)指代第二段文字。(2)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23、所举例子要符合两个条件:(1)有创造性(2)富有学识

24、(1)第4段较详细,第5段较略。(2)不可以。因为运用两个事例来论证,更能充分、全面深刻地论证作者的观点,只举一例略嫌单薄。

【阅读提示】

童年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以致父母在与人聊起孩子时“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我”自己也为此懊恼不已,还曾私下以为父母会“嫌我笨”。直到“我”九岁那年偶然发生了一次坠楼事件,昏迷中父母在“我”耳边的声声呼唤,才使“我”一下子“开了窍”,从此“变聪明了”。亲情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父母的挚爱是儿女成长之“桥”。文章叙述自然、亲切,也不乏极具冲击力的细节描写,如“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读来震撼人心,催人泪下。此外,语言又不失幽默与俏皮,使文章洋溢着一种勃发的朝气与活力。

25、振振有辞

26、(1)不能准确地回答母亲的问题(2)范错误后表现老实、幼稚可笑(3)学习成绩不理想

27、不能,“做了……的样子”表明“努力”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实际上并不是很努力。

28、父母的爱之深。

29、不是。(1)我从母亲的呼唤中,从父亲的泪水中,感受到了父母之爱,了解了我对家长的重要性(2)我将父母之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决心为父母好好读书。(3)后来读书成了习惯,学习成绩提高了。

30、父母的呵护,顶天立地的桥梁

31、桥连着此岸与彼岸,起着连接作用,这里是其比喻义。作者从懵懂到明事,中间连着一座桥,这便是父母之爱。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