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专业的创业教育思考论文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业高职专业的创业教育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农业高职专业的创业教育思考全文如下:
受金融危机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很大,为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高职学生在校应接受必要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简单讲就是指导学习怎么做老板,自己经商或办企业。当然,教育学生怎样根据行业发展,主动创造就业岗位也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也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受金融危机的经济规律的支配,用人需求在素质和数量上都有波动,大学生必须适应这个现实,有时要以创业代替就业,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掌握就业的主动权。
1 我国对涉农行业的政策扶持
我国一向重视三农问题,国家制定了很多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给予资金的支持、技术指导等。农业领域在优良品种的种养殖、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近几年很多创业致富明星,很大部分是从事农业开发。近期我国出台了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这些为涉农高职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业产业也需要更多具有创业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和经营头脑的复合型人才。农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本身主要来自农村,比较能吃苦,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熟悉,也有感情,这是他们的优势。所以,农业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
2 创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2.1 职教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教育目标决定努力方向,应根据创业人才所需的素质要求,对原先不适宜创业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补充和完善,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就业型人才是传统的职教培养目标,现在要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定位,首先以创业意识为导向,以教学、实践模式的跟进为支撑。同时,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要改变,除就业率外,还要考虑创业率。
2.2 职教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要以创业为导向建设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比如结合创业典型人物的事迹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学校联合企业或政府部门建立创业园区,给予资金、场地、管理和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学生改变被动就业的思维定势,抓住机遇,主动创业。要提高创业指导团队的素质,能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坦然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避免急于求成,以免初期的创业失败对再创业的不利影响。
3 完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3.1 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要引导学生选准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学生在对自己及所学专业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再结合自己的性格、专长和行业发展的趋向确定发展目标。职业目标定位决定着努力方向和职业发展趋向,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直接关系着未来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3.2 挫折教育
干什么事不可能都一帆风顺,要培养学生戒骄戒躁,抗挫折打击的能力,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冷静应对,除善于寻求别人的帮助鼓励外,更要学会自我调节,用于面对现实。
3.3 继承与创新
事业要持续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能力必不可少。创业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业之初,跟踪模仿,降低运营成本有时是必不可少的,当事业走上正轨,初具规模,如何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胜出,就需要从产品、营销、管理等各方面不断的创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4 学校要重视创业指导工作
4.1 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
创业指导工作首要的任务是组建创业指导团队,团队的成员应多元化,包括常务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创业的组织协调工作;专职指导教师,他们是创业指导的主体,通过培训课程做分类指导和个别辅导;特邀人员,主要指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实际的创业指导。这些团队成员要有分工和合作。
4.2 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对于农业高职院校,一定要吃透国家在农业创业、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充分调研农业的广阔发展空间,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定不移的以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配套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模式为支撑,以创业指导队伍为后盾,以实践基地为平台,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创业教育过程为最终学生的创业实施提供保障。
搞好创业教育,形成创业氛围,不仅是创业专职培训机构和人员的事,所有部门及教辅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创业教育,专业教师更要以知识技能为优势,率先垂范创业意识与精神。所属行业内的企业家应担负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软、硬件支持,本校往届毕业生成功创业的典范是重要的创业教育案例。不同的人力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创业服务团队,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创业人才教育规章制度,制定适宜的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