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随笔

2017-06-01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随笔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随笔篇一:清明随笔

今年的清明恰逢连日阴雨,于是都冒着雨撑着伞,赶往墓地,于往年不一样的是,少了姹紫嫣红的杜娟,迎风飞扬的白幡也少了不少,因为人们刚挂上竹杆便被雨水冲掉了。杜娟的少见,那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燃料改变了,很少有人用柴燃烧煮饭,绝大部份人家都在用液化气了。山上因此而茂盛了,树木成林了,再也难看到原来的小灌木丛了。小小的杜娟也就自然的隐入了树林里,不入人们的视线了。

现如今雨天上坟倒也方便,以前泥泞的路也少见了。墓也不同于以往的墓,除了公墓,山上的零星墓也已用水泥砌了起来,不像以前的墓要砍草和堆泥。不需要用砍刀和锄头修坟了,只要用竹杆挂上幡再烧一些纸钱就可以了。

从去年开始,公墓不能烧纸钱了,改为墓地管理处送一束鲜花放在墓上。在墓地的进口处交警依然在维护秩序,同时有近百名志愿者在阻拦人们往墓地带纸钱,并送上一束鲜花。理由是烧纸钱污染了空气,我不知这理由是否牵强,这千年的习俗真的有那么严重的污染么?如果说管理处怕打扫卫生,这我倒会相信!如果说不准开车上坟,一律改为步行,这一来减少了空气的污染,二来也使这扫墓更显得虔诚。不过,这只是我的说说而已,政府的官员们是绝对不会支持的,步行对他们而言,只是在空闲时的锻练而已,上班或些小事步行那是绝对失面子的事。步行,这是专属老百姓的。

为了躲避“志愿者”的查询,二妹将纸钱藏在了包里,偷偷的带上了墓地,这倒也让我避开了与“志愿者”的争执。以我的不良脾气是很可能为此与人发生争执的。总不能为此将父亲的骨灰带离此公墓?

去祖父母的墓地,傍边种的一些毛竹,一年不见也已成林了。可惜的是这种植的老板也太倒霉了。从前年始,地方政府为了【美丽乡村】不惜牺牲地方的支柱产业,对毛竹的加工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此一来,毛竹的身价直线下降,山区农户赖以生存的根基发生了变化。大概该老板也已意识到了这不利的变化,路傍已种上很多的大型树根雕,进行人工护养。我从心底对该老板感谢,因为祖父母的坟就处在他的领地之中。多年来,他也没有为此发过言论。也没有对祖父母的坟地有任何的丁点侵占。

离开了祖父母的坟地,最后去了三伯的墓地,说是墓地,实际上是一户农户的院墙外,为此该农户还专门让出了一小块地。每年也会送上一挂白幡。曾经听堂姐说起过,三伯是被国民党抓壮丁当了通信兵,一次回家时由于穿了军装,被日本兵抓住了,就地枪决,那时三伯还未成亲,祖父母就将他埋在该地。由于三伯没有后人,所以每年的清明,我们全家上坟时,三伯的墓是必须去的一处。去年,国家在为抗战死去的老兵安扶,而我们没有任何三伯当时的资料,所以这也无从说起。也曾想将三伯的坟迁移,但该农户说此地可能会折迁,让我们到时再说。再说,三伯是为国民党抗战,无人问冿也属正常,记得一九九0年,我去宁夏二伯处,当时二伯拉住我的手疼哭,说他当年的抗战,我当时就说,这没有用的,你是为国民党抗战!确实,人生就是如此,一样的事,可是你的队伍不对,那么你的一切功劳也就会付之东流了。三伯就是最好的说明,他就是那样默默无闻的在那儿沉睡了,而且是永远的沉睡!

扫墓归来,当天还要烧香供祭祖先,点香上烛,这也是我——家中唯一的男丁的义务吧!但愿祖上有知!

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随笔篇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一踏上故乡的土,就想起了从前从这里经过的一幕,同样的路,异样的情。从前,一踏上这条小路,就快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了,高兴劲无法用语言形容,几乎是小跑着回到家的。现在母亲走了,我的心也跟随着母亲转移到墓地。我极力调整心绪,用手绢拭去不由自主溢出眼眶的泪水,强烈地掩饰着内心的不快,因为随时都能碰到村里的熟人,我得把悲伤藏起来,几个月不见,应该用笑脸面对乡亲们。

我打开锈迹斑斑的门锁,走进熟悉的窑洞,看见我生活过的地方,心中便生出一种悲凉感,一种孤独感,一种失落感,手扶门边,审视着窑洞里的一切,无数的生活碎片,汇集成记忆的长河,向我迎面扑来,手摸我曾经和母亲睡过的土炕,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打开尘封的记忆,时间开始倒流,我似乎又回到欢乐而愉快的童年天地,独步牵着母亲的手,以为生死相依,会一同穿越岁月的隧道,跨过坑坑洼洼,平安地走向地老天荒。我怎么也没有料到,母亲没有来得急打招呼,独自西去了……

而今,窑洞依然存在,土炕依然存在,烧饭的土煤炉依然存在,可就是充实这窑洞的生命不存在了。我悲痛难止、哀思难确,在土炕的边沿默默地站了很久……很久,无尽的往事从窑洞的四周涌上心头,这里盛载着我十多年的喜怒哀乐。母亲用大麻仁做油炒菜,富人家连看也不看的饭菜,经母亲的手,精心细做,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我们一家人围着土煤炉,母亲一针一针地缝制衣服,继父摆弄着他的提子(自制的乐器),姐姐在看书,我坐在母亲身边帮她穿针纫线。

炉中的煤,烧得通红通红,炉上的铁锅轻轻地发出滋滋声,在暖烘烘的窑洞里,我们共享着天伦之乐。在外地读书时,家的这种温馨时时影射着我,相聚的这种欢乐,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无限的惋惜、追念、惆怅。如今窑洞依就在,但神情沮丧,灰头土脸,墙皮也脱落了不少,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同时也是向我诉说着它现今的孤独和凄凉,院边的老槐树,由于院塄长久失修,老槐树倾斜了,树上有一只乌鸦叽叽喳喳地叫着,正对着我家的院子,似乎同我无声地交流着,我和它同样的不幸。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的这个家,最后会以这种结局收场……

我站在院边,一步三回头,告别了我熟悉的环境,告别了那个留下破碎记忆的家,来到母亲的坟前,坟头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草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好像在哭泣,哭一个为了家庭和孩子献出自己一切的母亲。我跪坟头,向母亲问安,点了一大把香,烧了一大堆纸钱,让那袅袅的烟和那红红的火,接通我和母亲的感应通道,将一年来想对母亲说的话唠叨给母亲听,一来解我的相思之苦;二来也是向母亲道歉,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母亲,您在世的时候,让您烦心的事太多太多,向您索要的爱太浓太重,而我奉献给您的心意却太薄太轻,为您想得少,做得更少。而今,一切都来不及弥补,只有请求母亲谅解您的傻女儿。”

六十年代,上学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幼稚的我,为了一把石笔哭鼻子、追着、马上要,无奈,母亲托着病体,走五里地用鸡蛋换钱,而后买石笔再走回来。辛酸和艰辛伴随着她走过了短暂的四十六年,久经操劳而又缺少营养的母亲,终于无力支撑这超负荷的担子,猝然倒下。我深深懂得,没有一个人会永生不死,人生作为过程总要逝去,早晚都有一死,把生命送到另一个世界,让人的灵魂和肉体分离消失,从而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可是,母亲走得太早太早,只活了短短的四十六个春秋,实在不该匆忙结束这生与死的循环,四十六岁还是个只有播种,未及收获,只有辛劳未得报酬的年龄,人只能活一次,真是逝者无语,生者有愧呀!

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随笔篇三:又到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间过得真快,再记起这诗时,又到了清明。那个令所有人都沉默的节日……

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坐在颠簸的车上了。望着来来往往的汽车,让我感受到了这几年的时光匆匆,几位亲人也时光匆匆。看着阴沉沉的天气,不禁难过起来了。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她把地上黄色的纸钱和一些元宝拿起来,放在了我的手上,接着爸爸和叔叔拿起了两把锄子,一把耙子,一把镰刀缓缓的地山上走去。

上了山,我们艰难地走在崎岖的小路上,感受这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望这成片的竹林,吸收这新鲜的空气。听着悦耳的鸟叫声,知道春天来了……俯下身,一棵棵笋宝宝在向我招手,我惊喜的叫了起来,叫爸爸赶快来挖笋,爸爸闻讯而来,对我笑了笑说∶“这是人家的山,我们不能挖。”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之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到了我的太爷爷的坟那儿。

只见爸爸和叔叔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和镰刀在太爷爷的坟墓上快速地清除着杂草,那动作利落而干净。经这么一打扫,跟我们刚来时的样子完全焕然一新。我的任务呢,只要睁大眼睛去找笋。突然,我觉得自己踩到了一个很尖的东西,俯下头来才发现是一颗露出地面只有三分之一的笋,我像看到了宝了一样,高兴的欢呼了起来。爸爸立刻用锄头把笋周围的泥土弄走。然后轻轻地把笋拿了出来。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真大呀”。接下来,爸爸三两下就把那个笋的竹根给拔了出来。我在一旁对这个行为很不理解,于是我就去问爸爸:“笋是竹子的幼苗,拔掉它不是就不能长竹子了吗?”爸爸笑了笑说这是习俗,坟墓上是不能长笋的,他也不懂。我这才恍然大悟。之后,我们又找到了几棵笋。最后,爸爸拿那些纸钱和元宝烧了起来,让我磕头,还让我嘴里要念叨,我想,这也是习俗吧。看着这漫天飞舞的灰,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哭出来。正当爸爸和叔叔在磕头时,我已经筋疲力尽地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我突然发现虽然这满山都是绿色,但仔细一看,还是会发现在嫩绿的小草中,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无名小果和小花。它们只默默无闻地开在石缝里,山溪边,人的脚下……但如果春天没有他们的话,世界将很孤单,只会有一种颜色。离开了太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向另一个亲人走去……虽然我们的脚已经很酸了,但前往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过,思念亲人的心也从未停止过。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肚子也已经在叫了,我们背着笋满载而归。

吃完了饭,,我们就回家了。虽然时间是这么短暂,但今天的时光我会永远记着的,永远埋在心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