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教育研究论文
随着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和体系的完善建设有了新契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音乐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一:新时期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现状研究
摘 要: 新世纪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长时间里,中国的音乐教育受西方的影响,以西方的教育、教学模式为蓝本,将西方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完全忽略了中国的国情及各方面的条件,导致音乐教育存在很多缺陷及问题。而新一轮的改革,给中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只有改革,中国的音乐教学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审美与实践的关系、民族音乐进课堂三个方面对2000年―2011年的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 音乐教育改革 美育 民族音乐
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史上,并不乏音乐教育大家,从李叔同、蔡元培、萧友梅、黄自、陶行知、陈鹤琴、沈心工、刘质平、丰子恺,到贺绿汀、李凌、赵�、陈洪、张肖虎等前辈,他们均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是:音乐之于人的重要意义被人们重新加以反思和认识;科技新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新的教育哲学理念引导下的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视角逐渐突破学校的局限而转向普通大众。随着国际间音乐教育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思考与探究的新成果会不断涌现,对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的认识也将更为深入。①
一、音乐基础教育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了一场历史上影响最为广泛、深刻和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这次改革,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全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同时,各国音乐教育界普遍认识到,音乐教育不再单纯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应是全人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宽容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喜爱、学习、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教材方面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而这些版本的共同点就在于,小学音乐学习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主要的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编写的,教材的设计编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更符合环境与时代的要求,同时也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学教材的编写则更注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内容也更多样化,当下,学校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地的特色成为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二)课堂教学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反客为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教学方法由单一转向多元。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音乐的愉悦感情,努力使音乐课程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放松心情的良药,让音乐真正进驻学生的心中,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同时也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和谐开展。
(三)教师方面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要广泛地、全方位地掌握与音乐知识有关的广大学科的内容。音乐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案都不可能实施,因此师资的培养对其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德国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与其一直以来高标准、严要求的师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②德国首先对教师施行多层次与灵活的职前培养模式,这样更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其次,强化教师培训中的教育实践环节。正如现在社会中,更注重实践能力一样,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备受重视;最后,注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合理性布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担任教育者的角色,同时还是教学者、分析判断者、顾问及革新者。因此,教师素质的全面培养,是新世纪音乐教育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方面。正因为如此,德国对音乐教师严谨的考核,才使其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质,使德国音乐教育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
二、实践还是审美
邓兰在《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中指出: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然而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甚至“反对”,他们认为这种教育只关注音乐作品,漠视音乐的创作背景、文化基础,教学热衷于将学生思想囚禁在音乐作品的曲式中,远离多元的文化。然而它来自于实践的证据并不可靠,现实中的中国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但并不武断地认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唯一价值,更在实践中渗透审美的理想,使实践充满美感体验。实际上,“审美”与“实践”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而无论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实出发,还是就音乐教育的内在品质而言,中国音乐教育都必须坚持审美的本质属性。③
王安国在《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中采用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对音乐审美作出如下释义: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对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音乐能把千锤百炼、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凝聚呈现为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就给人以教育,不仅对智力开发给予有力的促进(提高联想、幻想和创造性想象能力,提高抽象思维、敏慧推理的智能,提高对于外来信息的记忆、反馈能力),而且对各种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以及性格、情操方面各种良好素质的塑造,都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④ 田耀农在《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中认为: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性、经验性的直观判断;进而提出“美为贵”的思想,认为美是真善贵的统一;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美的本源假设,认为人类最初不是为了审美的需要而是为了自身“被审美”的渴求才去创造美的,“被审美”的需要是创造美的动机,“被审美”更接近美的本源;进而认为美育理应是立美与审美的教育,而不仅仅为审美教育,美育应包括“被审美”的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所以,美育应该是立美、审美、被审美的全面美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应适应“全面美”的教育要求并在观念、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⑤
王志军在《中国音乐教育应回归文化与审美本位》中指出: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忽略了音乐的文化性,片面地强调了音乐的技术性。全力发展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是目前学校音乐教育的首要问题。从音乐自身的表现方式、形态和特性来看,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还忽略了音乐的审美本质,片面地强调了音乐在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根本目的,它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客”,我们在强调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同时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育与智育决不能涵盖、包容整个音乐教育。⑥
审美与实践是互不干涉的两个方面,在实践中体现审美,在审美的过程中实践。正如邓兰所说,“审美”与“实践”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无论是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实出发,还是就音乐教育的内在品质而言,中国音乐教育要在坚持审美的本质属性基础上进行实践。
三、民族音乐进课堂
传统能给我们什么?多年来,中国的音乐教育是依照国外音乐教育的模式向前行进。无论是教育原理还是教育方法,无不选取西方的。而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有的甚至失传。新课改的进行,给了民族音乐文化一次重生的机会。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易懂、易接受。把民族音乐引进课堂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摆正中西音乐教学的位置。
20世纪以来,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及中、小、幼音乐教育中,都遇到了如何摆正中西音乐位置的问题。要想重新振兴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就要按以我为主,外来为辅的原则,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树立起中华本土音乐是主体的地位。这样做,并不是说西方音乐不重要,更不是没有“洋为中用”。我们应当毫不含糊地告诉青少幼一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音乐的薪火,而且要从世界各国音乐中吸取营养。⑦
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进而真正体会华夏音乐的真谛,是当今音乐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节奏对于人类具有最本能的生命意义,无论抓髻小儿还是耄耋老人无不对敲击节奏特别感兴趣。我国有着极其悠久、丰富的鼓乐传统及品种,特别是目前濒临失传的戏曲打击乐“闹开台”,如能及时抢救并引入课堂,则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不失为一种轻松、简便和愉悦的敲门砖。本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本土音乐教育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使传统音乐文化在新形势下找到新的附着点,从而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⑧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在传承这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时要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首先,各民族的文化都应当受到尊重;其次,每种文化的独特价值只有在排除偏见、歧视的前提下,才可能得以挖掘,得到确认,受到保护,进入传播与交流;再次,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所含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应当运用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尺度予以冷静而准确的解剖、辨析;最后,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种文化的存在,发扬其可贵的价值,舍弃其消极面,探寻其不断提高的途径。⑨
传统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任何音乐文化知识的产生及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积累也是在传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见证着一个民族的成长。
四、总结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大的变革,无论对教材,还是对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师自身素质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更加注重审美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了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作用,把民族文化知识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改革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的问题,这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也是在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的。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探究,去完善。
注释:
①金世余.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1期(46)).
②庄重春晓.从德国音乐教师的考核看其对音乐师资的培养.人民音乐,2005(12).
③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期(132)).
④王安国.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音乐研究,2006(3期(91)).
⑤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中国音乐学,2002(4期(93)).
⑥王志军.中国音乐教育应回归文化与审美本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3期(23)).
⑦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国音乐,2003(1期(22)).
⑧班一.关于戏曲打击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期(88)).
⑨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音乐学,2004(1期(111)).
参考文献:
[1]金世余.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1).
[2]庄重春晓.从德国音乐教师的考核看其对音乐师资的培养.人民音乐,2005(12).
[3]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
[4]王安国.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音乐研究,2006(3).
[5]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中国音乐学,2002(4).
[6]王志军.中国音乐教育应回归文化与审美本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3).
[7]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国音乐,2003(1).
[8]班一.关于戏曲打击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
[9]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音乐学,2004(1).
[10]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人民音乐,2006(4).
中国音乐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二:试析中国音乐教育的萌芽时期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中国学校音乐 教育开始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是随着中国国内的 政治、 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而开始的。从学校音乐课教师基本上由西方人士担任,到“学堂乐歌”时期之后,音乐教师多为国人自己担任,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自此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爱国主义也成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此,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得以确立。
关键词:中国音乐教育 萌芽 学堂乐歌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外来经济、 文化的冲击,使中国国内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政治经济革新运动均以失败告终,却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的 发展,其在教育上的重大突破有两点:兴办学堂教育,废除科举教育制度。
1840年后,西洋教会渐渐传入中国,教会学校、教会音乐、唱诗班等为中国带来了外国音乐作品、西方音乐理论与西洋乐器。1842年,香港马里逊学堂开设了音乐课,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始。此后,崇信义塾(1845年)、上海清心书院(1861年)、登州文会馆(1872年)、鹤龄英华书院(1881年)、汇文书院(1890年)、中西女塾(1892年)等学校先后创建。这些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但由于多数为西方(如英、法、美等国)人士创办,故音乐教师也多为西方人士。
20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进入了“学堂乐歌”时期。“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也与西洋音乐的传入有关。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或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我国东渡日本的爱国知识分子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忿等,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 经验带回中国,为“学堂乐歌”在中国的植根拉开了序幕。
此后出现的经正女塾(1898年)、养正书塾(1899年)、务本女塾(1902年)、启明女校(1904年)、江苏师范学堂(1904年)、大通学堂(1905年)等,基本上实现了音乐教师由国人自主任教,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自主发展期。
“学堂乐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唱歌,课堂伴奏的乐器多为钢琴和脚踏风琴,由于钢琴价格过于昂贵,只有少部分学校购置有钢琴。随着乐歌活动的发展和西洋乐器的传入,课外音乐活动也得到发展,许多有条件的学校 组织了铜管乐队、合唱队等。由此可见,此时的学校音乐教育已经由单一的唱歌教学转向多样的音乐活动方式。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发展是在学堂乐歌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的,它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为后来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开端,它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堂乐歌”的发展使音乐课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后来的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美育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从此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2.“学堂乐歌”采用的是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模式,而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实际上是借鉴了欧美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学堂乐歌的发展其实是引进了欧洲近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
3.“学堂乐歌”促进了西洋音乐的传入。西方音乐文化知识、乐理知识、五线谱、西方器乐(如钢琴、铜管乐器、脚踏风琴、弦乐器等)、西方音乐的表演形式(如音乐会、合唱、管弦乐演奏、军乐演奏)、声乐和器乐的演唱演奏法、音乐教学法等均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这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自“学堂乐歌”开始,集体唱歌的形式成为学校音乐课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集体唱歌的形式适于抒发群体的思想感情,易于造成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这对培养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随着“学堂乐歌”活动的开展,教材的建设也得到发展。在当时出版的音乐教材中,大多数是声乐教材,也有一些音乐理论教材,如有关基本乐理、和声法、音乐教育论、声乐及器乐教学法等教材。可以说,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第一次有了正式出版的学校音乐课教材。
6.作为音乐课教材,“学堂乐歌”将教材的教育性、思想性摆在了首要位置。大多数的乐歌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思想,以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还有一些歌曲是宣传科学知识、反对迷信。这些教材注重教育性、思想性,注重音乐教育活动的“育人”功能,一直到现在对学校的音乐教育还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7.随着“学堂乐歌”活动的广泛展开,学校需要一大批音乐教师,这也促进了音乐教师队伍的发展,造就了我国第一支现代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教师队伍,这对后来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师资力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1907年3月8日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中国政府第一次在教育法规文件中将音乐课列入学堂课程中。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对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后,全国中小学的音乐课成为必修科目,改变了之前音乐课属于选修课的地位。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教育进行了多项改革。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的学制改革方案被北洋政府修订后实行,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学制规定儿童6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这个学制受到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基本上是模仿美国的学制。
这一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和《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为规范中小学音乐教育,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课程纲要》尤为重视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规定小学的教学内容为唱歌和乐理,初中的教学内容为唱歌、乐理和乐器;唱歌和乐理为必修课,乐器为选修课。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此时期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比学堂乐歌时期音乐课只是单一唱歌有了较大发展,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1932年颁布的《部颁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部颁初中音乐课程标准》《部颁高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是这一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的重要成果,这三个音乐课程标准最突出的贡献是将音乐欣赏列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唱歌、乐理、欣赏、乐器四部分构成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我国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基本模式由此初步确立。《部颁高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发标志着我国高中自1932年开始设立音乐课,从此结束了在这之前我国高中不开设音乐课的历史。
新课程标准不但重视音乐教育中的美感教育,同时还注重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尽量采用健康活泼的民族音乐作为教材内容,重视民间音乐的学习;还规定唱歌教材应选择雄壮、活泼的歌曲,“偏于悲哀、颓废等歌曲,须一概摒除”。这些新的举措说明了国家已经将音乐教育摆到了普通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将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一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是我国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的基础,同时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的颁发施行,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现存资料显示,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共出版了360多种中小学普通音乐教材。20世纪20年代之前,由于没有音乐教育法规可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许多编写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编写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教材的系统性及科学性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
20年代之后,由于音乐 教育法规的完善,使编写教材有了依据,教材质量也较之前有了提高。当时国内的一些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小学生编写了许多音乐教材。教材中的歌曲曲调大部分由他们自己创作,歌曲内容主要有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有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的、有反映校园生活的,也有抒发热爱大自然情怀的。
“学堂乐歌”时期的歌曲大多采用西洋歌曲或日本歌曲曲调填词做成,而这一时期中小学音乐课歌曲曲调大部分由中国人自己创作,这表明了我国音乐教材建设队伍的成长,同时也说明我国自己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有能力根据 社会的需要和教育法规的要求来进行音乐教材建设。
1933年、1934年,中小学音乐教材编定委员会和音乐教育委员会先后成立,这两个委员会依照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先后于1935年和1936年出版了《小学音乐教材初级》(共三册)和《中学音乐教材初级》,这两套教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对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学堂乐歌”之后,我国音乐教育的 发展与前进历经波折,但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使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伍雍谊.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5-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音乐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音乐教育研究论文
2.儿童音乐教育研究论文
3.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4.音乐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音乐教育实践论文
6.音乐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