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会在残酷的社会中死掉。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快餐创业成功案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快餐创业成功案例1:王婷:90后女大学生创业开米线店
2014年12月,“90后”济南女孩王婷的开店梦终于实现了。这个位于济阳县城区商业街附近,只有20多平方米的米线店,承载着王婷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以来的梦想。
不顾家人反对,辞掉实验室的稳定工作,从济南来到济阳开米线店,王婷的理由只有一个“喜欢做饭,也想做给别人吃。”因为天冷,她的手指几年来第一次被冻得肿了起来。
不顾反对 辞掉实验室稳定工作
王婷辞掉稳定工作,自己创业的想法,一开始便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
2012年,王婷从泰山学院化工学院毕业,随后便在济南一家实验室开始工作,收入不高,但工作却十分轻松。在王婷父母看来,女孩能找到这样一个离家近且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还是不错的。
但谁知,2014年7月,王婷便不顾父母反对辞掉工作。王婷说,辞工作之前,曾和父母提过这事,但父母都不同意。后来,考虑到自己一直想开店创业,还是决定辞掉工作。
王婷介绍,早在上大学期间,自己便有开店创业的想法,但那时,还没想好用多大的店铺,开什么样的店。直到在济阳偶然找到一间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
走街串巷 骑电动车寻找店铺
2014年11月,王婷追随老公第一次来到济阳。在济阳租了房子后,王婷便开始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寻找出租的店铺。因为王婷老公白天上班的缘故,王婷只能靠自己。
对于济阳,王婷一点都不熟悉。以至于现在,她对于济阳的认知,还仅限于2条道路,纬一路和纬二路。而她的米线店就开在纬一路,竞业园学校东侧。
王婷说,对于济阳两条道路的认识,还源于最初的走街串巷。“开始时,也不知道哪儿有出租店铺的,就骑着电动车,顺着这两条道路逐个找。”她说,后来对这两条路了解后,她将店铺的位置锁定在济阳两条商业街附近。
“想着商业街附近,人流量大,做起买卖来也容易些。”王婷说,但找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找到要出租的店铺。这时,王婷就想,“不行就先放弃,在济阳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再继续找合适的店铺。”
但谁知,这时,竞业园学校东侧一个要出租的店铺却突然出现了。王婷想都没想,直接就租下了。
好朋友辞职来帮忙 米线店开张
王婷租来的店铺很简单,甚至称得上简陋,一块木板隔离出来的20多平方米的房间。
“啥都没有,就是一间空房子。”租来的空房子,让最初的王婷有些摸不着头脑。“房间太小了,最后决定开米线店。”王婷说,找房子时想着在麻辣烫和米线店两者之间选一个。
安装空调、油烟机,购买桌子、凳子……下定决心开米线店后,王婷便开始忙活起来。为此,还特意花钱到济南学习了做米线、土豆粉的相关知识。
开业前一天,王婷怕自己忙不过来,便给自己的好朋友兼大学舍友江鲁平打电话,让其过来帮忙。接到好朋友电话后,江鲁平当天便辞掉工作,和父母简单打了声招呼,第二天便从潍坊赶到济阳。
同为“90后”的江鲁平,辞职来济阳前,在潍坊一家实验室工作。她说,接到好朋友电话,便立即赶来帮忙了。
一天40余顾客 自己能忙得来
2014年12月1日,王婷的“天下第一粉”米线店开张。此后,两个“90后”女孩开始做起生意。
“一天大约有40多个顾客。”记者见到王婷时,这个扎着马尾,手冻得红肿的年轻女孩,正忙着给顾客做米线。无论是购买食材,还是做米线,她都一个人完成。
米线店进门左手边的墙壁贴了满满的便签纸,便签纸上大多都是顾客留下的祝福语。右边墙壁上有王婷写的无线账号和密码的提示。没有顾客的时候,王婷为了节约开支,不舍得开空调。也因此,她的手指都冻得肿了起来。
刚开始,江鲁平还在米线店帮忙的时候,王婷和她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出租屋里数钱。“看看今天又挣了多少钱。”王婷想着能快点把投到米线店的本钱挣回来。
今年1月5日,记者采访时,米线店中只剩下王婷一个人。王婷说,现在米线店慢慢走上正轨,再加上平时也不是很忙,江鲁平走后,自己一个人也基本能忙过来。
王婷说,因为米线店靠近学校,现在吃饭的大多都是教师,也基本都是熟人带来的回头客。她相信,接下来,米线店会越来越好。
快餐创业成功案例2:靳美娇和李建峰:大四学生开炒米粉店两张半桌月入10万
“来什么调料的,鸡肉的还是牛肉的?”靳美娇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一边娴熟地和回头客们打招呼。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雍和宫一条深巷的一个16平方米的门面里,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22岁的辽宁妹子靳美娇和北京印刷学院的大四学生、23岁的新疆小伙李建峰守护着他们的创业之作,一家炒米粉店。两张半桌子、一个小厨房,两个在外界看来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淘金之路。
小吃店已经被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承包,而至今没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后,小两口决定从米粉下手。2014年,两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
靳美娇性格外向,李建峰更稳重谨慎。一个善于经营,一个善于做“苦力”。两人是2013年的桂林阳朔旅行时邂逅的。“当时是他追的我。”美娇很直率地告诉记者。建峰很不情愿地说:“谁说的?”记者被俩人的对话逗乐了。
两人之所以一开始选在深巷里,主要原因是觉得一来店面租金不多,在两人能承受的范围内。二来,小店面是初创人最好的试验田。虽然两人对创业这个事情确定了,但是起初两人对决定从事哪个行业还是很不确定的。“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看到北京的小吃店已经被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承包,而至今没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后,小两口决定从米粉下手。2014年,两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
“做出一碗地道且特别的新疆炒米粉,这个想法简单粗暴。我们在新疆老家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看似不错的秘方,结果试后发现味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美娇告诉记者,为了找到想要的那个味道,两个人跑去批发市场买回来30多种调料,没日没夜地调配了34天,终于调出了像样得味道。辣酱对于炒米粉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味调料。“现在锅太小,每次只能炒80份的料,基本每两天要炒一次。”李建峰这样告诉记者。
2014年底,两人租下了这件仅有16平米的小店。从第一碗“米粉Alpha版”发布,到后来的“米粉Beta1.0版”,以及“米粉3.0版”、“椒麻鸡2.0版”等等,虽然两人的米粉已经获得了众多食客的肯定,但是两人还是每天对自己的成品反复品尝,不断升级。
“产品是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从创业一开始就达成的共识。因为只有两个人干活,每天销量太多的话就超出了能力范围。“今天就是因为贪多,米粉泡得不太好。”李建峰言语间像个犯错误的小孩,“没办法只能倒掉,看到远道而来的顾客,我的内心很自责。” 靳美娇说:因为开店,自己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许多食客都成了回头客。小店也成了附近许多新疆人聚餐的不二之选。
其实,两人都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原来不进厨房的斯文大男孩变成了掌勺大厨,娇滴的90后女孩变成了美厨娘。“美娇在性格上更适合和客人们打交道,而且一天40多份的炒粉、炒酱,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还是太辛苦了。”厨房里面的工作,男孩从来不用女孩操心。
“他在认识我之前从来没下过厨,为了我第一次下厨。”美娇告诉记者,话语间掩饰不住的骄傲。
两人平时话不多,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也是90后夫妻少有的成熟。两人每天的工作被排得满满的:收床、买芹菜、熬骨汤、买泡菜、摆桌椅、分装粉、盛酸奶。中午要赶在客人来前吃饭,这一忙就要到晚上9点才能关店。关店后泡粉要用1个半小时、炒酱3个小时、定凉皮、倒垃圾,不出意外的话,凌晨3点才能睡觉。
美娇是个敢想敢干的女孩,靳美娇说,之前自己有很多梦想:当外交官、国际双语主持人。曾经为了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她办了英语协会。她说:“自己性格有利有弊。她和性格谨慎稳重的老公正好平和了性格上的冲劲。”
“他虽然在我面前没有说过甜言蜜语,但是我认定他了,就心甘情愿地跟随他一生。” 2014年12月29日是两人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是李建峰年满合法结婚年龄22周岁的第二天,两人携手来到民政局,完成了两个人一生最大的决定:他们结婚了。
不过,领证的决定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没有告诉双方父母的原因不是因为叛逆不成熟,也不是不愿意收到家人的祝福。而是怕父母不同意两人的一起创业的决定。毕竟裸婚对于家长还是难以接受的。但是领证的事情还是没能瞒天过海。向辅导员提交申请时,事情还是暴露了。接到妈妈电话的美娇对妈妈撒娇说:“建峰22周岁生日,希望收到妈妈的礼物就是‘同意’。”
妈妈第一反应是开心,但又有些担忧,毕竟对于女孩,父母希望还是稳定些为好。但是妈妈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想法。因为在妈妈看来,建峰是个很有想法,也很有潜质的男生。妈妈在担心犹豫的同时又非常佩服两个孩子的勇气。
小夫妻两人的床,铺开来后地上基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小夫妻晚上睡在1.5*1.8米充气床上,“记得有次,充气床漏气了,早上醒来后,我们两人发现平躺在地上。”这些生活中的小点滴,在他们看来都是两个人创业路上的甜蜜小荆棘。靳美娇在描述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是90后女孩的娇嗔,而是对现在生活的享受。
两张半的桌子,平均每月10万块钱的营业额,创业之初,男孩向父母借来的创业初始资金,现在两个月就全部收回了。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两人出现了一些矛盾。美娇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投资人愿意为他们进行投资,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快速扩张,但是投资人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二是投资人入股,当家的还是他们两人。
在房子选址、模式选择方面两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另外,靳美娇表示,创业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心理有时也会有不平衡。有时会找不到存在感。美娇说:“想象着踩着恨天高,走在宽敞的写字楼。这才是自己应该有的生活。”但是,她也知道扫地、擦桌、为创业愁死苦想也是她创业必经的过程。人一直吃苦是不对的,但是一开始还是要吃苦的。“我们打算吃两年苦,因为一心一意吃苦才能享福。”美娇告诉记者,“人一辈子最怕的是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虽然现在苦点儿、累点儿,但是即便失败,自己也不会后悔。”
快餐创业成功案例3:陈锐聪:大学生返乡创业卖烧鸡开横沥烧鸡主题农家乐
近年来,山清水秀的横沥镇在发展绿色经济的驱动下,陆续上马新能源项目和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外美内秀、宜乐宜游的小镇,吸引不少青年返乡创业。陈锐聪,这个生在深圳、长在深圳的80后,就难舍家乡祖传秘制烧鸡风味,带着一身好手艺回到横沥创业。
秘制烧鸡香飘四里,陈锐聪开起了烧鸡主题农家餐馆,借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敲响了农家旅游算盘。
祖传秘制腌鸡粉流传上百年
说起秘制烧鸡的做法,实在的陈锐聪直说“很简单”。宰好生鸡,抹上酱油和祖传秘制腌鸡粉,放到烤炉里烤上25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如此简易,难道人人可做?其实陈锐聪口中的“简单”实则不易。从选鸡开始,陈锐聪就数次更换鸡种,从黑凤鸡到广黄鸡等,最后决定使用本地产的三黄鸡。“要自己买鸡种来养一段时间,肉质才韧。”几个月的选鸡种折腾,陈锐聪笑说自己都可以开养鸡场了。
最让人好奇的是秘制腌鸡粉。这就说来话长了。陈锐聪的太爷(爷爷的爸爸)、爷爷都是仍图横沥一带有名茶楼的大厨,秘制腌鸡粉创自其太爷,历经百年流传,最终到了第四代传人陈锐聪手中。
“我父亲这一代没有做厨师了,他早早就在深圳安了家。”陈锐聪说,但父亲并没有让这个祖传宝贝断代,父亲一直爱下厨房展露两手,耳濡目染的陈锐聪从小就爱烹饪,“接档”祖传烧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精心挑选沙姜、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一系列配料,细细研磨至近乎白色的粉末……经过秘制腌鸡粉的腌制,新鲜出炉的烧鸡将调料味集中在表皮,使不肥腻的三黄鸡皮酥脆可口;内里鸡肉自带的清甜,在缓缓渗透的腌鸡粉的调动下,吃起来既有鸡肉原先的味道,又有调料的咸香。“这才是地道的横沥味道。”陈锐聪对这刚出炉的烧鸡很满意。
休闲旅游业带动烧鸡热卖
在陈锐聪记忆里,从小几乎每周末,父亲都要带他从深圳返回家乡横沥镇圩镇一趟。东江渡船垂钓,骑行遛狗,朴实厚道的乡里乡亲,喷香的横沥汤粉……让他回到深圳后仍然回想家乡的各种美好。
大学毕业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陈锐聪在繁华的深圳都市里换了两三份工作,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将家乡独有的味道传承下去。去年秋天,把心一横,陈锐聪辞掉了工作,拿着工作以来的积蓄回到家乡创业开烧鸡店。
为何选择在乡镇开店?“说起这个,离不开大环境的发展。”陈锐聪这几年观察家乡,发现横沥交通日益便利,从市区来一趟横沥不过半小时路程,省道120线也马上要拓宽修整了;而且,拥有绿色生态、特色农业、温泉养生等丰富观光休闲旅游资源的横沥镇,吸引不少城市观光旅游客。
“城市里机会是多,但各种运营成本也高。傍着现在发展不错的乡村游这棵大树,我对自己的创业很有信心。”陈锐聪指着店外的空地,告诉记者那里马上要上马几个新能源项目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届时人流汇集,自己取材地道的横沥烧鸡肯定有发展前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清明小长假期间,陈锐聪的烧鸡店几乎爆满,不少深港游客都来品尝一番横沥烧鸡。“吃过了,还要再来。”家住深圳市福田区的麦斌对烧鸡赞不绝口。香港游客方玉嫦是个热爱旅游的驴友,初次到横沥游览就爱上了这个美食美景俱佳的地方。“吃过了横沥汤粉,还要吃一下横沥秘制烧鸡。这些好味道让我对这个地方记忆深刻。”方玉嫦已经开始拟着下次横沥乡村游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