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基本管理毕业论文,浅谈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

2016-11-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财政加大了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资金的投入。但是,财政专项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发挥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财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财政专项基金存在的问题、加强专项管理和核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专项资金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但是,专项资金在使用中违规现象严重,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很强,会计核算混乱,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1.资金支出环节管理不到位

一些单位专项资金的支出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经办人员没有控制意识,有的没有专项资金使用的详细的费用预算以及结算清单,对于业务部门报上来的各项数字只是简单汇总,而没有从财务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别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以及相关同类专项使用标准的归纳,没有通过费用预算进行专项资金支出控制,没有对资金使用结余或者超支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2.专款支出的开支范围不够明确,会计核算不清楚,未做到专款专用

一些单位存在任意扩大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随意列支其他费用开支,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会计核算混乱,相当一部分单位的专项资金核算看不出“专项”,有的与单位内部其他开支混合核算;有的虽然划分了专项资金科目,但未具体到“项目”或者“什么项目”。有的单位甚至为了应付检查,将多个专项资金科目以及其他资产类、费用类科目随意调账、汇总,应付了事。

3.监管力度不够,对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行为缺乏有效制约手段

目前财政部门对各种违规违纪现象缺乏明确的惩罚措施,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缺乏处理的依据和有效手段。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的问题,特别是以前年度发生的违规事项,目前还只是要求今后加以改正,而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使得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力度,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二、对策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做到一项资金一个办法,先有办法后使用资金;编制项目资金预算,实现项目执行的刚性约束;加强财务管理,明确会计核算,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项目审计,确保专项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使用目的。

1.强化预算编制,明确专项资金管理方法

加强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就是要细化预算,使预算支出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和每项开支上。合理确定同类情况下项目的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参考;同时要有效控制或精简专项资金中一些人员经费开支的比重,使专项资金预算能够反映资金的最终用途和成果。对纳入预算的项目,要填列详细的资金来源、项目内容和完成进度计划,便于有关部门了解和管理。在项目开展之前,要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在项目完成后,业务经办人员要及时进行项目结算工作,并进行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便于准确向有关部门汇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2.强化财务控制意识,加强财务人员参与力度

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要对财务部内部进行合理规范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界定以保证财务的职能得以有效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对于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业务人员应加强与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合理安排调度项目资金,保证按期付款,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促进专项资金规范核算

根据不同项目支出结果,比较项目之间的社会成本效益,在可能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支出组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以及单一项目实现效益情况。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赖于专项资金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而实施绩效评价又能促进专项资金进行规范核算。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判断资金使用效率。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在事前,也可以在事中或事后。事前评价,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事中评价,可以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审查和评价对项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效绩评价分析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规范会计核算,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加强会计人员培训,规范会计核算,专款专用

要加强单位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专项资金管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专项资金核算要求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加强管理,在业务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政策执行,坚决做到专款专用,按项目核算,账目清晰明确。

三、关于账务处理

我国政府补助准则明确采用收益法。在确认收益时采用总额法,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金额或者费用的扣减,以便反映政府补助事项的全貌。改变企业将政府补助冲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成本的多渠道列支状况,无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分期摊配计入各期损益,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最终均计入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项目,以提供企业非正常或非经常经营以外的利得信息。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通过“递延收益”的负债项目确认,至相关费用损失发生当期再计入该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进行配比。

总之,在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要加强监督,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并努力使其达到效益最大化。在加强科学编制和合理细化项目支出预算,以及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监督方式上要走出事后集中性检查的套路,把重心转到日常监督上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专项资金的范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支出范围标准、项目监督管理、奖惩措施等有关专项资金管理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截留和挪用,切实保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