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名人故事3个

2017-02-11

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创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那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名人故事3个,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名人故事一:

她2次创业外卖只送面,如今馋师兄估值达2000万

“我们不止有情怀,还有秘密武器。”

这是馋师兄在位于成都软件园店的标语。

成都软件园天华路被成都人誉为“小吃一条街”,几百米的小街上云集了众多面馆、中餐和特色美食,有些江湖“险地”和兵家必争之地之意。

小小的店面格调满满,挤满了顾客。据创始人陈兰介绍,馋师兄是一家去年十月才正式上线的新兴餐饮公司,因为通过两年技术研发,解决了面条在煮熟后不能久放的难题。

馋师兄凭借这一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以“我们外卖只送面”的精准定位在软件园打开了知名度和市场。

这家店据说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立项、装修、开业。

“当时我们在极其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这家要转让的铺面,但是房东只给了我们不到一周的时间筹措资金,于是我们紧急启动了众筹计划,在短短三天内就超额三倍完成了众筹。”说起众筹的火爆,陈兰掩饰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

这便是馋师兄的第一家门店。

据陈兰讲,馋师兄的团队是由广告创意人、影视导演、资深餐饮行业运营管理人以及行政大厨跨界组成的专业团队,全职员工在20人左右。

目前馋师兄有生产部、品牌部、营运部,除了品质的保障,在自身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上本身就具备别人没有的优势。

独门技艺,外卖只送面

在写字楼和白领人群较为密集的地区,外卖自然而然成为了刚需。

而陈兰正是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通过调研,她发现目前外卖基本上只有米饭的选择,但相当大一部分人喜欢吃面。包括之前北方的同事,宁愿吃两个馒头也不愿意吃盒饭。

面条和米饭一样,都是主食,是刚需。就世界范围来说,吃面食的人口比例大于米饭,中国地区不一样,比例不一,但就北上广深这样的以外来人口居多的大城市来说,比例比较均衡。

“外卖市场有多大,外面送面的需求便占有半壁江山。”

最后,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有一款可以外卖的面条?她就此咨询了身边很多喜欢吃面的朋友,他们都表示很需要这样的一碗面。

于是,陈兰便开启了2年的研发之路,而这已经是陈兰的第二次创业了。

他们先期投入了100多万进行产品研发,包括建立中央厨房等基础设施。

当前,已经完成产品标准化,建成一个目标日承载量2000份的中央厨房。外卖上线100多天,老客户占比达到60%。

对于外卖送面,更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当面送到你面前时不是已经坨了就是凉了,从而严重的影响了食面时的口感。

对此,陈兰苦心研究两年的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

“保证面条口感是我们的技术核心。”

她向i黑马解释到,面不坨其实是通过原材料选择、面条生产、产品制作等环节环相扣,最终综合呈现的结果。

馋师兄通过改变面条中面粉、鸡蛋等食材的配比(绝不含任何违规添加剂),解决了面条煮熟后无法长时间存放、外卖影响口感等现实难题。

而对于送餐时的温度问题,馋师兄则是全程80度恒温。

当i黑马向陈兰询问今后会不会推出其他主食时,陈兰则摇摇头说到。

“‘外卖只送面’是馋师兄的品牌口号,要让大家一眼就能记住我们,我们想在面条这个细分领域结出一颗硕果”

似乎说到这里时,陈兰更加坚定了她的语气。

当然,这里也有在陈兰看来的一些难题。

“其实这是整个外卖市场的问题,比如:平台对商家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方配送客户体验的困扰,外卖平台前期烧钱形成消费者贪便宜的习惯等问题。”

而对于外卖平台烧钱的说法,陈兰认为,馋师兄只是在品牌的前期建设中会相对的投入基础建设,不存在烧钱的说法。

现在,各大平台也在不断合并和重组,我相信通过不断的调整,市场一定会趋于理性,回归商业的本质,平台烧钱也已慢慢在降温。

目前,馋师兄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已达2000万元。老客户复购率能够达到60%,消费10次以上的复够率能够达到11%。

馋师兄的下一步计划是在半年内开6-8家线下体验店。

而扩大配送范围也成为了其目标之内的计划。

“我们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实体体验店即外卖配送点,未来我们将覆盖整个城市,实体店2-3公里范围的写字楼都可以覆盖我们的外卖。”

二次创业,“痛”并快乐着

馋师兄是陈兰的第二次创业。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她有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并且勇于尝试。

陈兰在创立馋师兄之前,是四川四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从那时起到现在已有7年了。

而创立“馋师兄”正是我们前中所说的,她希望可以拯救写字楼里面“无面不欢”的这群人,同时,她更希望把成都的美食带向全国。

她说,每当取得一个阶段性成功或解决一个重大难题时是最开心的,而心情最低落时,往往是公司面临缺钱缺人才之时。

“最困难还是资金。”陈兰对i黑马说。

在她眼中看来,馋师兄的团队、方向、目标都很明确,而团队成员在各自的领域也都很专业很优秀,大家也都很拼。

一个想法变成现实,整个流程是需要不断优化的,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一定创新的公司,所以前期流程中的不断试错很重要。

创业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生活充满无限的精彩,当然也可能是惊吓,需要创业者有一颗顽强的心脏。

这是陈兰对于创业意义的理解,也是每一位创业者应当必备的。

创业是持续进行中的状态,是生活的常态。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有许多创业者无法平衡自己与家庭的问题。

对于陈兰这样一位女性创业者来说,更加难以平衡。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

在她看来,在创业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只能见缝插针的参与,并且提高每次活动的质量,让相处的时光都尽量愉快。

在缺少陪伴家人的情况下,要跟他们多沟通多表达,争取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

“现在可能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馋师兄上,希望它能成为中国外卖面条的第一品牌”。

这是最后陈兰对i黑马说的一句话。从话中的字里行间透露着这位平凡女性的野心,同时也透露着她对馋师兄品牌的爱。

就像开篇所说,“我们不止有情怀,还有秘密武器”。

希望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都能收到这张美食“名片”。

创业名人故事二:

坐拥480万粉的papi酱 火了!

今天,有网友发了一条微博称“Papi酱将要出道当艺人,成为Angelababy的师妹。”

传闻只是传闻,papi酱已经在社交网络上澄清这是不实传言。你可能对这个名字印象不深,但可能还记得这样一条视频:

在视频中,她一人分饰多角,既是七大姑,也是八大姨,模仿她们向观众发问一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问题,比如学习成绩、工资、婚恋情况等。

视频中的她,语速飞快,加上密集的剪辑,观看时会产生一种“Papi酱就是自己亲戚”的错觉。在视频的后半段,papi酱给出了简单粗暴的应对教程,当然,内容太过“直抒胸臆”,实用性几乎为零,网友也就只能在朋友之间传播,权当发泄。

在春节前,这条关于吐槽春节时亲戚各种盘问的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现在已经22万转发了。papi酱到底是谁?为什么能走红?

曾经的组合TCgirls,现在单飞的papi酱

2015年夏天,郭敬明的《小时代4》上映。与此同时,有两位高颜值的组合TCgirls非正式出道,第一部作品就是吐槽郭导的电影,papi酱就是组合中的一员。在微博账号TCgirls爱吐槽上,两人共表演了十余部作品。

除了微博平台,她们的作品也同在“脑洞一米六”公号上更新。出道得简单,解散也就随意,TCgirls爱吐槽账号仅更新到去年9月份。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组合中的另一位成员霍泥芳是名演员,很大可能是她拍摄影视剧而无暇顾及“吐槽”。

从此,papi酱就单飞了,又新开了现在大热的Papi公号,站上个人小剧场的舞台。

在相声界,讲究的是捧哏,两人配合,在你来我往间把观众逗乐。可在网络上,大家没那么大耐心,也没有相应的环境去听一长段相声。网友需要的是,在极短的时间里,能让人一分钟三小笑,两分钟一大笑。笑料像子弹一样,一颗连一颗打中焦虑的都市人。

单飞后的papi酱有了更大的个人发挥空间,除了夸张的动作外,更加突出表情及台词。尽管每期的视频只有5分钟左右,但在有限的时间,密集的台词配合专业级的表演,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戳到观众的笑点。

papi酱在很多视频网站上的简介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生。她在豆瓣上发广播称,今天是硕士在读最后一年。她的豆瓣广播中透露了一些个人情况,目前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今年7月毕业,研一研二会给小学和高中上戏剧课表演课,对于“网红”称呼,她并不乐意接受:“好讨厌别人叫我“网红”啊,我又没开淘宝店!!!”

她使用豆瓣的频率很高,从2008年注册到现在,一直都在频繁更新。与多网红大V不同是,拥有478万粉丝的papi酱微博更新频率不是很高,主要内容是些视频节目,也没有向粉丝推广合作的软广。

只用了半年就走红,是特例还是可复制?

吐槽亲戚的视频反应十分热烈,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有一条热门评论说道“我打算把这个视频放在我家电视上循环播放”,不少段子手账号的转发加速了视频的传播。

围观papi酱的其他视频的情况,也都很火。在情人节前夕发送一条吐槽身边谈恋爱的朋友的视频,转发数已经达到24万,吐槽微信让人崩溃的视频,转发达8万,其他视频最低的转发也有好几千,普遍在1万以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