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
最重要的教育,应该是我们自己的“上所施”,让孩子“下所效”,父母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篇一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思维,又喜欢模仿。榜样和录范可使孩子有规可循,有样可学。生活中有很多好榜样,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去注意,否则,孩子也可能视而不见。榜样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小朋友。但家长是孩子直接学习的榜样,所以,家长要十分检点自己的言行,处处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当孩子呱呱落地时,感到最亲切、最熟悉的莫过于母亲了。而在幼儿时期,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父母的一官一行无不每时每刻影响着孩子。父母的育语、举止、习惯、爱好、性格等、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要使自己的孩子品行端正,举止有礼,爱学习,爱劳动,将来成为叫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必须从父母傲起,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孩子。
第一,夫妾要合睦。夫妻合睦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宁的生活环境的关键关健。一般地说,合睦家庭中的孩子,成长都比较好,孩子成人后很少走上斜路。关系紧张家庭中的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温暖就少,其成长道路也显曲折。从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来看,其中重要一点是父母关系不合睦。双方都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孩子从小便在记忆中留下了打架、吵架的不良印象,学会了一些不文明的语言和举止。当孩子的这些行为开始表露出来后,做家长的不可能马上发现,加以纠正,因为他们自己对这种行为已习以为常。即使家长发现了这些向题,对孩子进行教育,也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不高。如果家长以打骂进行教育,孩子在表面上是纠正了,但在他的心中并没有服气,一旦环境、条件具备,他身上的不良习惯就会再现。
第二,家长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具备的良好习惯很多。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的文化程度不同,这是无法实现一致的。但是,培养爱学习的好习惯,却是能够实现的。在现代生活中,许多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能不断地进行学习,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促进了孩子爱学习品质的形成。也有些父母,虽然也想让孩子多学点知识,成为一个有
用的人,但自己却不注重学习,工作之余,不是聊天、喝茶,就是打扑克、搓麻将,结果教育孩子时则软弱无力。所以,要使自己的孩子爱读书、爱学习,家长本身就要具备爱学习的好品质。这样,孩子喜欢学习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善于理财的习惯。有些家长对家庭收入,,开支安排的比较合理。哪些地方要花钱,应该花钱,哪些地方不应该花钱,都有一个计划。并把计划告诉孩子,让孩子也参入治家理财,使孩子懂得钱来之不易,花钱要仔细,从而养成不乱花钱、不偷着花钱的好习惯。有的家庭则相反,花钱无计划,月初宽裕,月底紧。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乱花钱的多,偷着花钱的多。有的在未成人时,就走上犯罪道路。
孝敬老人、尊重他人的习惯。有的孩子懂礼貌、知道尊敬他人,而有的孩子则不讲礼貌,出口伤人。说明前者家长在生活中能够孝敬老人,尊重他人,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后
者则不同。有些家长对自己的父母不孝不养,感情疏远,在孩子面前还有对父母不敬的言行。这样很容易传播给孩子,使孩子不懂得应该尊敬老人,尊敬家长,进而也很难做到尊敬他人。
另外,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讲究信誉,生活有规律等,都会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记忆。
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篇二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若教子”。许多父母都希望能教育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却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的坏毛病,难以教化,却不知道,自己的日常言行,已在无形中引导了孩子,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生活中,有些父母喜欢打牌,孩子便常会凑过去看;有的父母喜欢看电视,孩子也会坐在一边跟着看;父母喜欢打游戏机,孩子从小便也会打游戏;父母常常高声说话,或是讲粗话,孩子便也学了去;同样,父母身上的优点,孩子也会模仿,我们在孩子的身上,不难看到父母的影子。
记得在读高中时,有一回学校大扫除,当我们都在地上忙着拔除杂草,清理石阶时,却突然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这里,还有这里,要弄干净了。”听到时不免心中一惊,是谁?抬头一看,竟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只见他两只手背在身后,仰着头,有些趾高气扬的样子。我有些奇怪,他在跟谁说话呢?没料到,小男孩走了过来,用那小小的手指到处指一指,严肃地冲着我们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要扫干净了。”我一看,都很干净啊,不一会,他又指着另一处,说这边也要弄干净,见我们没反应,又连续指了好几处,我才发现,原来,这小男孩是闹着玩的。
终于有一个同学受不了,站起来,对孩子说:“来来来,你来做一下给我们看,要不然我们不知道怎么弄干净。”孩子一听,马上吓得逃开了,可是不一会儿,竟又跑回来,继续指手划脚。
我很纳闷,问同学,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说话动作,像老师教学生似的。同学这才笑着告诉我说,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初中老师,他经常跟在他爸身后,看他爸教学生,一下就学去了。
没过一会儿,我便看到孩子的父亲过来了,双手背在身后,那神情,与孩子刚才的样子真是相像,孩子此时就跟在父亲的身后,也仍背着手,一前一后,真是一对父子。
我当时便很惊讶,孩子的模仿能力这么强,父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形中都被孩子学了去,学得那么像。之后,当我学习了传统文化才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常的言语行为,就在教育孩子。 曾看到一则报道,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考试都是名列前茅。而这个孩子,不但成绩好,品德也很好,性格文静、和善。可奇怪的是,当记者去采访他的父母时,父母却说,从来没有教过孩子!没有叫孩子读过书,也没有为他请过家教,孩子好像天生就很乖,不用教似的。后来,记者才发现,原来孩子的父母都是很喜欢读书学习的人。每当他们下班回家后,吃过饭,大家一起收拾完家务,父母便都到房间里去学习钻研去了。虽然家里有电视,但从来不看电视,因此,孩子看到父母那么勤奋好学,自然而然就去读书,根本不用催。这真是身教的力量!
而这对父母,除了平常好学之外,彼此还很和睦,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互相尊重,互相礼让,整个家庭因此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和睦的磁场,孩子天天在此熏陶下,不仅学习成绩很好,品德也像父母一样,和善而端正。
当我看完这则报道,便非常敬佩孩子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立身处事,给予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无形中,就教化了孩子,使他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反之,父母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便会对孩子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有位朋友告诉我,一个孩子,他的父亲教他说:“如果有人打你,你就狠狠打他,不要怕,打出什么问题,有爸爸在,爸爸负责。”
于是,这个孩子在学校特别坏,老师都管不了他,怎么教都不肯听,因为父亲先入为主,就这样教他的。然而试想一下,从小让孩子养成好斗的习气,长养的不是孩子的宽容心、仁爱心,反是一颗暴戾、无所畏惧的心,想用武力征服身边的人,那孩子一生,会走向哪个方向? 在眼前看,好像孩子不吃亏,却看不到,对孩子一生而言,确是吃了大亏了。强暴的性格,会使孩子在人生中,更易与人结下怨仇;遇事不能忍耐,争强斗胜,遇到比自己更强暴的人,恐怕孩子那鲁莽的态度,会将自己推向绝路;不能克制自己的性情,急暴易怒,也会使他在人生中遇到更多的挫折与障碍;不能宽容,喜欢打斗,别人对他也会敬而远之,当遇到困境,便少有人愿意帮助他;而若真的将别人家的孩子打出问题来,父母真会心安吗?长大后,孩子无法自控自己的行为,一旦触犯了法律,难道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吗?
有时我们以为是在爱孩子,实际却是在害孩子。在孩子生下来后,幼小时期,心中是没有是非标准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会自然地将父母的话当成行为准则,一旦误导孩子,便会给孩子一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养不教,父之过。”抚养、教育孩子,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他们正确为人处事的态度,才能让孩子一生立于不败之地。《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敬人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关爱与敬重,同样,也会让孩子在遇到挫折与低谷时,得到他人的善意相助,这样对他的一生才真正有帮助 因此,父母就像是孩子的领航人,是要带领孩子越过茫茫大海,到达光明幸福的彼岸的,但倘若连父母自己都认错方向,又如何将孩子引到幸福的对岸呢?故有言“教儿教女先教己”,能用正确的立身处事,给孩子最好的示范,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带领孩子走出一条光明幸福的大道来,这便也是“以身作则”啊!为人父母,又怎能忽视呢?
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篇三
作为父母一定是对自己的孩子寄予极大的期望,总是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你要求孩子抓紧时间学习,那么你自己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什么呢?你要求孩子在班里考试保持前几名,那么你在工作单位是不是成绩也是前几名?你想以孩子为荣,那么你的孩子是不是以你为骄傲呢?
吴天际虽然也像同龄人一样爱玩爱闹,但却没有很多孩子都有的厌学倾向。在他看来,学习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在他的家庭中,每个人都在学习。他的母亲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但是,她对自己却没有放松要求,在吴天际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再次走进了课堂,进入中科院物理所攻读博士。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吴天际也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学习。不仅是学习上,父母是吴天际的榜样;生活上,也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某个动画片、连续剧大范围流行,同学们都为之着迷时,吴天际常常会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因为在家里,父母很少看电视,更不会让儿子对于某个连续剧上瘾,他们极力避免在吴天际学习的时候脑子里总想着电视的情节。每天只要吴天际没睡觉,家里的电视就不会开。作为教师的父母在吴天际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在认真地备课。只是在吴天际睡下后,父母才会开很小的音量看一会儿新闻。
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沉浸在一部又一部的电视剧中,又怎能让正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孩子不动心?电视嘈杂声中,孩子怎会安心地思考、学习、创造?这一点上,吴天际是幸运的。在父母给予的安静的环境下,吴天际可以安静地思考,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成才与否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则是后天教育。
小学二年级一次普通的数学测验,吴天际只考了倒数第二名,这给他的打击很大,不知道怎样面对父母。怀着忐忑的心情,吴天际回到家后告诉了母亲。母亲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说:“我最关注的是,你是否尽力了,你错在了哪里,你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的掌握了,而不是你到底得了多少分,得了多少名。”接下来,母亲便和吴天际仔细的分析试卷,找出失败的原因。
吴天际的妈妈认为,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通常是寄予极大的期望,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好、最聪明,将来能够如何如何。这是一种不理智的培养孩子的观念,是在家庭教育中诸多失败案例的根源。她认为教育孩子最为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只要家长尽力了,一切都应顺其自然。应该“ 不求结果最好,只求过程最佳”。另外,作为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事实上,家长是在和孩子一起进步。
“如果希望明天你以孩子为骄傲,那么今天孩子应该以你为骄傲。”这便是吴天际的母亲在教育培养他时保持的最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