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2017-03-08

艺术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表现手段和方式,艺术摄影利用摄影技术将事物的美与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艺术摄影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艺术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甄别 》

摘要: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这些特性的模糊认识,出现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倾向以及纪实性摄影被认作新闻摄影的误区。究竟艺术美是如何从新闻摄影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体现摄影的纪实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摄影;艺术摄影;艺术化;纪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114-02

一、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区别

(一)内容表达与初衷

由于摄影科技的客观性,它能真实的展现社会客观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展现其价值,因此,摄影成为了新闻传播中最可依赖的对象。作为新闻报道的衍生物,新闻摄影的宗旨是为报道事实服务。中国的新闻摄影一开始就经过了从宣传摄影到报道摄影的沿革,自中国新闻机构的摄影部成立以来,报纸编辑就将照片作为新闻报道的辅助手段,以期更加真实、完整、生动的新闻报道和政治宣传。以荷赛奖为例,荷赛奖每年的获奖照片基本涵盖了本年度所有新闻大事件,以战争、灾难为典型,正如有学者所认同的,“新闻摄影是用照片说话,用照片来告诉读者事实”。

艺术摄影则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尽管可以起到反应现实的作用,它的主要目的却不是展现现实。与大多数艺术形式一样,艺术摄影是将更多的主观因素,包括个人情感、经历,思维方式、个人对世间诸项的理解和感悟等参入对现实的理解,形成一次新的创造和视觉展现,或宣泄情感,或抒发见解。正如刘立宾所说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俱佳的作品是艺苑中的珍珠,绝妙千古,更多的作品或以内容美来感染读者,或以形式美来征服观众。”对于艺术摄影家来说,他只是审美主体,不为宣传,不为集团或组织的利益创造,回归于摄影、艺术。因此艺术摄影的对象也比新闻摄影广的多,除了具有视觉冲突的新闻事件,平常的非新闻事件也可以经过摄影者主体的思维锤炼成为拍摄对象。

索尼世界摄影奖(SWPA)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奖项之一,由索尼赞助主办。与国际大型的新闻摄影奖不同,索尼新闻摄影奖涵盖的面相当广泛,从人文主义、写实主义摄影到自然风光摄影,几乎所有的题材、流派均有涉猎,获奖组别也分为青年组和公开组,近期展现在大众面前的照片如“蝴蝶与小女孩”,万千只蝴蝶围绕在小女孩身旁,仿佛油画般绚丽,无论意欲如何多义解读,让人感到的却是艺术的纯粹。

(二)视觉审美效果

由于新闻的突发性和及时性,新闻摄影以记录新闻事件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拍摄前反应速度和摄影对象的有限性,拍摄过程兼具复杂性,挑战性。如2007年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摄影名作《温斯顿·丘吉尔》就是摄影家卡什绞尽脑汁,“智勇双全”的结果。优秀的新闻图片能在瞬间反应新闻的本质和剧烈的冲突,给人以视觉的震撼。经典照片第三届荷赛奖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挑战者”号爆炸》抓取了“挑战者号”爆炸的瞬间,其中一位宇航员的四个家人在地面观看的表情:妹妹首先发现了端倪,悲痛至极,父亲还沉浸在孩子为国争光的自豪之情中,母亲忧虑的看着升空的“挑战者号”,一旁的弟弟乐呵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一秒中内的表情被摄影者瞬间抓住,她没有选择挑战者号为对象,而是将地下的亲人生动、真实的反应出来。

可以看出,大多数新闻摄影充满视觉震撼,或大悲或大喜,多惊险少平和,反应的是摄影对象的情感、状态。而摄影师在其中只充当了传递者和呈现者的角色,以带给读者的视觉震撼和心灵激荡为主要基调,并伴随着显著的社会效果。

艺术摄影的视觉效果则更为多元化。由于摄影对象的结构性和欣赏主体的理解区别,艺术摄影带给读者的审美取向各不相同。或感动、或沉思、或惊叹、或恐惧……没有准确的情感指向,因为摄影对象的呈现效果是经过了主体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设想,这一切不一定能完全的还原给受众。与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荷赛奖注重新闻摄影的特质不同,索尼摄影奖包含了大量自然生态图片。

它似乎没有那么尖锐,它不以灾难性新闻为主,不以极具冲突的新闻事件为背景,不用太多的丑表现否定,不审视不批判,直接的,多元的向民众展现摄影的艺术美。除了对自然的关注,索尼摄影奖并不匮乏对现实性题材的关注,以一种纪实的角度展现世界的美。较为典型的有印度作品《朋友》,照片中的四个孩子趴在窗户上喂一只黑色山羊。乳白色的墙壁作背景,黑色的山羊和孩子鲜艳的衣着让画面对比度强烈,却呈现出一种温和的色彩,也许其中具有批判意义,但是,让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美、纯真,人与动物的和谐。而这,正是摄影原始追求的东西。

二、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共性

(一)传播方式相同

两者都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即再现对象的方式传播客观对象或作者思维。无论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两者都通过镜头表达语言,传递思想,因此,镜头或摄影技术是两者生存的先天条件。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图像已经无法被文字取代,正如网络流行语“有图有真相”。最能够表达客观现实的摄影技术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方式被人们青睐。

(二)主体的选择性与能动性

有学者认为艺术摄影才是表达主体能动性的体现,新闻摄影主体所做的只是忠实的记录身边所发生的,主观因素较少。实际上,从摄影这个宏观的概念上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再现(再现对象)到主观(艺术家的眼睛、大脑)再到客观(艺术形象)的转化方式。[1]”这种方式被称为“主观转化方式”。只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所不同的是主体能动的阶段不同。新闻摄影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欲望和创作对象上,新闻摄影重选择。而艺术摄影则体现在从创作到呈现的整个过程,包括创作欲望、灵感、表现技巧,加工手段等等,艺术摄影重创造。读者对于新闻照片的需求只在于探究新闻事实的原委,相应的,摄影师的主题意识体现在事实的抓取即对象的选择上,往往无暇顾及其表现技巧和加工手段等。而艺术摄影家的主体能动性则更加完整和全面,它关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价值的大小。

三、新闻摄影的艺术化

自从第52届荷赛奖将李洁军的照片《复制战争》评为荷赛肖像类组照三等奖,就引起了一系列关于荷赛奖评定权威性的争论,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乃至专家认为《复制战争》的获奖难以服众,至少从内容上讲究不符合关于肖像题材的解释。《复制战争》将“历史”与“艺术”结合,通过“战场”、“士兵”“军火库”“战场评估”四部分,以“复制”的形式重现了《战斗在古长城》、《诺曼底登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等战争场面。也因此“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被众多人士拿来批评荷赛奖的“堕落”。所谓新闻摄影的艺术化,是指近年来呈现出的由于PS技术、受众审美素养、大众传媒发展而产生的新闻摄影在艺术创作、表现手法、社会反响等方面的艺术倾向。在笔者看来,《复制战争》则是新闻摄影在拍摄题材方面的艺术化的代表。它虽然不能直接的体现新闻的相关事实,然而从其背后可看出的是荷赛奖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对历史事件和生命的尊重。从这个层面上讲,新闻摄影背后的纪实性,也就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在当代环境下也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深层内涵。我们无法因此而批判荷赛评审委员会的误判,因为如果将定义和规则硬性套给优秀作品,未免将艺术流于僵化。这幅新闻摄影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正是荷赛评委会所歌颂的,正如学者刘智所说“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理应是新闻文化现象,且属于新闻文化深层结构的内容,是社会大系统文化(主要是人文精神)作用于新闻工作者的结果”这样看来,荷赛奖与新闻的宗旨也并没有背离[2]。

对于新闻摄影艺术化,我们可以两面的看待其不可避免的趋势。一方面,运用创新的构图和思维方法,使得照片给人新的视觉享受并不为过。但另一方面,若由于过度追求艺术化而使得新闻摄影应有的真实性、时效性丧失就不免本末倒置了。正如新时代下的PS技术,适当的(在不改变新闻事实和引起歧义、误解的情况下)运用能满足各方的需求,若将PS技术不合时宜的移花接木,则有悖于新闻摄影宗旨甚至背离于职业操守。

四、艺术摄影的纪实美

任何摄影都不能排除其现实性。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它们的直接摄取元素都是现实中的单个或整体物象。法国摄影家布列松曾提出概念“决定性瞬间”,它来源于法国大主教所说的话“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个决定性的瞬间”其实,我们不仅可以把这种决定性的瞬间理解为事件发展的决定性瞬间,更可以将其理解为视觉感受的决定性瞬间,即受众所获得的巅峰视觉状态。它能够带领人从生活走向艺术,而纪实摄影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摄影家之手将对生活的理解、感受间接的传达给受众,带领受众走过从生活到艺术的桥梁。笔者更愿意把其“决定性瞬间”理解为这一过渡的决定性瞬间,因为艺术摄影多以静态物象为题材,所以物象的变化或巅峰状态往往难以直接表现,需要借助人类的思维参与才能完场这一转化。

参考文献:

宋聚岭.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摄影艺术究竟是什么——摄影艺术本质论[M].香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刘智.新闻文化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有关艺术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论摄影家的摄影艺术风格 》

【摘 要】一个人的风格,就是一个人的个性,也就是一个人的作风在艺术作品上的表现。在摄影创作上,一个人的风格表现在他对主题的选择和经常喜欢拍摄什么题材以及如何处理和表现这些题材。

【关键词】摄影家;艺术风格;构图

我们在研究个人风格时,一方面,我们看到他的风格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另方面,又看到他的风格的基本特征的稳定性。从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来看,风景,花鸟,人像,特别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形象,显然有别,但从其基本特征的稳定性来看,“简洁、明朗、生动、有力”这八个字,却确实能够概括说明摄影家的作品,特别是摄影家成熟期的全部作品的共同特点。

在摄影艺术思想上明确了“尤需要阳刚的美”以后,便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实践美来自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原理。思想上、理论上,是否是明确的自觉的,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是这样做了。在拍摄社会生活中的劳动者形象时,要求:第一,要像;第二,要表明对象的特点;第三,要抓住对象的神态。这也就是说,要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对象的本来面目。而要做到这些,主张不加粉饰地,在对象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抓拍或偷拍对象的本来面目。在摄影美学上同那些主张用摆布手法,追求形式美的人,是他道扬镳的。对化装涂脂粉和口红,摆出各种娇柔造作妞妮姿态的妇女,“最反感”,认为这些人“像纸糊的人似的,给人以虚假和没有灵魂的感觉”,这类人,“根本不合艺术的条件”,不能成为摄影创作的对象。相反,农村里或城市街头的劳动者,虽然衣裳比较破旧,但却有自然天真的本色,合乎所认为的艺术的真善美的要求。但是,这些“朴素可爱”的人,却常常害怕照相机,因此,要真实地反映作者“所看见的真实景象”,就必须在他们劳动的自然环境中,出其不意地拍摄,只有用这样的技法,拍出来的照片,才可能真实动人,富有对象本身的神采。有时,对象已经发觉了你为他照相,而且同意你为他照相,这时,为了求得自然生动,就要求对象与别人谈话,然后拍摄其活的形象。

在拍摄反映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形象中,要熟练地使用相机,并积累丰富的不干涉对象、拍摄动态的创作经验。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注意发挥摄影艺术本身的特点。摄影艺术的不可旁代的优点与活力就是:它能把生活景象和人们思想感情变化中某种典型的瞬间,按其原样,作真实而生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其确切和迅速的程度,超过了熟练的画家的眼睛。人的眼睛,只能把握十五分之一秒的动态,而且不能同时把握与这一动态相联系的有关景象,而照相机的镜头,却不仅可以把握到125分之一秒的动态,且可以同时纪录这个动态的全貌。但是,照相机的能力,必须经过摄影家的眼、脑、手的联合运用,才能发挥效力。所以摄影家必须善于形象观察和形象思维,必须眼明而手快。眼明,就是在“凝神注视”对象的形象变化中,善于作“事先的判断”,判断从怎样的角度去把握对象“最好的动态”、亦即“一个动作从头到尾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点”,在什么时候出现;手快,就是善于根据上述的判断,用熟练的摄影技术(包括相机焦距和光圈快门的事先调整及景深的预定)和摄影技巧(包括构图安排及光线的运用)把对象的典型瞬间形象拍摄下来。在摄取动态中,强调“要摄住那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刹那,而构图也要有完整性。动态照片,如果不能达到以上的要求,就不能表现出被摄物的精彩场面,使人动心醒目。”

有人以为,似乎“构图不完整”就是抓拍动态照片的不治之症或特征;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要求把“最好的动态”放在完整的构图中,否则,照片就不“精彩”,就不能使人动心醒目。问题是,在时间短促,没有充分考虑的余地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动态照片的构图呢?方法是:动态如果只有一个机会,那么拍摄的角度和位置等问题,事先都要准备好,脑子里要事先有一个大致的构图,然后根据经验判断,选择最好的摄影时机。这里所谓“脑子里事先的大致构图”,是要摄影家按快门以前,要很好地选择角度和位置,在按快门时,注意在画面里把主体及其动态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把副体与主体的关系处理好,要副体做主体的陪衬、烘托,而不是喧宾夺主。注意正确的曝光及运用景深,以求得适当的色调和层次等等,而绝不是要用这个“事先的大致构图”去框套现实,去摆布对象。这个“事先的大致构图”只是给自己作形象观察和掌握拍摄时机一个参考,一个选择的准备。动态摄影,特别是人的动态摄影,是不可能用摆布手法达到目的的,硬要摆布,就会或者得到一些装模作样的表态,或者得到一些死相,而根本无所谓自然天真的动态和真情实感的。因此,强调想拍好动态,除经常对各种动体加以观察和研究外,在拍照技术上,平常必须多下功夫锻炼,把基本功练好。根据实践经验,尤其是用目测方法来定距离,在拍摄动体上更为有用。因为对于距离不断改变着的动体,我们无法依靠自动测距和反光调焦,只有用目测来预定距离才最为可靠,拍动态不要怕失败,一次不行,再次练习,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下去,必须把眼睛和手练得十分纯熟和准确,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这样,在遇到比较难拍的动态时,才不致把它丢掉。我以前拍了很长时期的照片,脑子里简直可以说没有过“组织”或“摆布”的概念,就是由于我已经习惯于在自然动作的过程中选择时机,来摄取动态的原故。显然,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的摄影记者同志们,是十分宝贵和有价值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拍摄反映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形象的创作活动中,不仅在选择主题和选择题材问题上超出同时代的“美术摄影”家,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而且在如何处理即如何拍摄这些题材上,也根本抛弃了摄影绘画主义化装表演摆布拍摄的虚伪传统,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在对象的自然环境中,按自己的眼睛所见,拍摄对象的最有代表性的瞬间形象。

正是由于这种摄影现实主义,正是由于直接面向社会,直接从社会的基层劳动者的生活中找“美”找“力”,所以不仅在摄影创作上发挥“出众脱俗”的独创性,而且为时代留下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意义的、反映社会一定的生活概貌的好照片。无疑对那些沉迷于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主张“阴柔的美”的摄影家,是一种严肃的批评,对那些终日在“闺秀”“名媛”“裸女”身边团团打转的“公子哥儿”和“风头主义”摄影家,则是一种严厉的揭露和抨击。

【参考文献】

[1]黎英.摄影艺术[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有关艺术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论生态摄影与风光摄影 》

摘 要:单从作品的形式维度来看,生态摄影与自然风光摄影的差异并不大,拍摄自然风光的作品理应被纳入生态摄影的领域中。但从学理上讲,生态摄影与自然风光摄影当有不同,它要求摄影师具有创作层面的生态审美自觉,要求观看者具有欣赏层面的生态审美自觉,还要求生态审美意识在作品的传播解读阶段进行介入和引导。为助推生态摄影的创作实践,不必给生态摄影限定过高的学术基调,以便融入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塑造更深刻的生态审美自觉。

关键词:生态摄影;风光摄影;审美

一、从“瓶颈”到“另辟蹊径”

15世纪意大利艺术批评家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指出画家只能再现可见之物,不能被肉眼看到的事物无法被绘画再现。这一点对画家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来说显然不适用,但对几百年后才现身的摄影而言却是合理的概括。人与自然都是可见的拍摄对象,除肖像摆拍外,人们并不会停留在一处供相机捕捉,许多人像抓拍都有动态特征;自然物比人安分许多,拍摄自然风光的作品大多给人以静止的感觉。但随着环境污染破坏的加剧,自然也不再静止,不再万年不变。当摄影师拿起相机的目的不再只是捕捉自然的美,也是预见到自然之美转瞬即逝并为未来留存记忆的时候,以生态为主题的自然风光摄影就诞生了。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提出生态摄影的名号,并试图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以对自然风光摄影进行分类。然而十年过去了,生态摄影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其间所发表论文不逾百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也不过三五。一来因摄影作品内容固定明确难以作多元阐释,二来摄影师在捕捉影像时未必持有特定意图,对作品是否具备生态审美自觉的评判缺失了权威。再者,最令人困扰的是,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虽具有巨大感染力,却很难发挥实际的社会效用,直接介入生态保护的举措中,这一局限是阻碍生态摄影理论建构的关键。诸多原因导致这一颇具潜在价值的新兴领域变作鸡肋,摄影师与学者都不肯放弃,却又无法界定清楚、阐释透彻。

我们认为,“生态摄影”的提出与“画意摄影”、“自然主义”、“纪实摄影”、“光效应摄影”、“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等概念不同,并不是为了树立某个独立的流派、掀起风格转变的潮流,或为现有作品划分类别。作为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下诞生的独特范畴,“生态摄影”不具有艺术史的野心,而是借助一个关乎大众利益的主题将大众化的摄影推向大众化的接受群体。因此,在界定生态摄影时,将之投靠到传统摄影流派上,去关注作品本身固有的硬性特征,不若从作品的创作与接受等软性维度入手,去思考它在拍摄时、在欣赏时与其它作品有何差异。事实上,生态摄影作品所呈现的画面内容大多可以被既有摄影流派的风格涵盖,由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曝光生态破坏的作品可以归入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记录自然环境侵蚀所致奇特地形地貌等地域特征的作品可以归入地理摄影与自然风光摄影,经高科技手段后期处理过的如画风景作品可以归入印象派或象征派的画意摄影。从作品本身的特征来概括生态摄影的概念虽有不易,却不应成为阻碍它蓬勃发展的瓶颈。牵强地界定它的概念对生态摄影的发展而言意义不大,不如暂时放弃界定,多角度全方位地增进理解。那么,如何另辟蹊径增进对生态摄影的理解呢?

二、生态摄影的三个生态审美自觉之维

暂且悬搁作品内在固有的特征而转向与作品相关的外围因素,我们从创作、欣赏与传播的角度建构生态摄影的三个生态审美自觉维度,三者协同合作,交错出生态摄影的内涵之网。

首先,生态摄影源自创作意图的生态审美自觉。摄影作为一种爱好,旨在留存记忆并分享快乐,但作为专业创作,摄影师须有明确的创作意图。然而,只将具备生态保护意识的摄影师为了特定目的而捕捉到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生态平衡的影像列为生态摄影的分类法未免过于苛刻。毫无疑问,触目惊心、骇人听闻、丑陋至极的作品必然是生态摄影的典范,但生态摄影不仅仅局限于能够产生强烈警醒作用与舆论效应的创作。借助直观的影像直接在社会范围内激发意识觉醒的效果是理想化的,其引发的舆论探讨将是大范围、大规模、深层次的。但生态摄影的主旨不止于曝光、报道、宣传,还在于对大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普及教化,尤其是通过对美好景观的呈现从审美层面正面唤起生态自觉。因此,以积极向上的自然审美观广泛捕捉景观之美的风光摄影作品也当算是生态摄影。当摄影师面对美好的自然风光,感叹人类的渺小,担忧城镇化与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破坏,心生美景不再的恐慌时,所拍摄的作品虽毫无生态破坏的痕迹,却饱含了生态人文主义的关怀,是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引导下所进行的创作。尽管在视觉效果上没有曝光污染的作品那么使人震惊,却有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从创作意图来看理应算是生态摄影作品。

其次,生态摄影根植欣赏态度的生态审美自觉。生态摄影作品的审美接受继承了摄影的优势特色:一方面,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摄影因其与数码科技手段与互联网技术的密切关联,得以更便捷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并以更快的速度获知欣赏者对作品的反应。另一方面,在绘画、小说、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中,欣赏者通过观看、聆听或阅读作品所感知到的是被再现对象的艺术形象,即以艺术手法摹仿被再现物所塑造的意象,并非被再现物本身。与传统再现艺术相比,照片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呈现被拍摄对象的本来面目,具有直观性、直接性和透明性,即透过照片欣赏者所看到的是被拍摄对象本身。因此,优秀的自然风光摄影恰似一扇窗,通向镜头前实存的生态景观,它开启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是全身心多感官审美所激发的愉悦感。欣赏者透过四方框,遵从景深的空间感,望向景观本身,或阴或晴、或雨或风、或雪雾障眼、或花香微醺,被调动的不只是视觉,也涵盖了亲身处在自然环境中的一切感官感受。这就是生态审美的自觉,当欣赏者面对自然风光摄影作品,哪怕摄影师的创作意图无关生态,只要欣赏者具备生态审美意识,不只是喜爱自然,更是珍惜自然,心生关切保护之念,其所欣赏的作品就可以算作是生态摄影。

再次,生态摄影依赖艺术传播的生态审美自觉。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未必出于生态保护的自觉,欣赏者在被作品吸引的原因也未必与拯救环境的关切相连,单从创作与欣赏的角度无法充分理解生态摄影,而须注重作品鉴赏与批评解读在传播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但与其它艺术作品的阐释不同,生态摄影作品不仅要求艺术批评家从审美的角度,还要求生态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环境保护论者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可以说,与生态文学相似,生态摄影的主题与诞生基于整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语境,是许多学科的知识、精神、原则、方法在一种艺术形式上凝聚与交融的产物,也必然要求其所关涉的各个学科领域进行协同欣赏。一般再现艺术是淡功利性的,不以认知为目的。对生态摄影作品的欣赏也可以是淡功利性的,仅从被拍摄自然风光的画面形式与创作技巧入手进行审美。然而,对生态摄影作品采取一般的形式层面欣赏并非正确的解读方式,仍需专家以标题标签、文字旁注及评论文章的形式引导欣赏者看到作品中的生态之维,对其中包含的生态危机或生态知识进行认知,以理解其真正的创作目的,实现其真正的社会效用。而这必然也是生态摄影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仅谈无功利性的审美欣赏,生态摄影的独立身份与重要价值将不复存在。

三、结语

被自然风光环绕时,人们心中都会有感动与悸动,凡手中持有相机,必会贪婪地拍摄,定格美好的景致,用来回味和分享,让记忆看得见,让依恋摸得着。生态摄影属于这个特殊的世代,属于大众群体,也是艺术在当前社会历史规定性下诞生的特有产物。从实用价值上看,以艺术的手段对抗生态危机是徒劳的,但摄影对人心的感染力所构建的生态审美自觉,却是其它科技手段无法达成的。我们不必给生态摄影限定过高的学术基调,不如给它自由,放它融入大众,让生态保护、珍惜自然的意识化作拍摄自然风光的冲动。

参考文献:

[1]林路、沈孝辉、张砥生、孙曾田、庄孔韶、李皓、贺延光《多视角谈生态摄影》笔谈,载《人与生物圈》,2006年第6期。

[2]陈建伟《我的“生态摄影”观》,载《中国林业》,2008年第16期。

[3]侯洪、周军《生态摄影:一种崭新的主题摄影形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

有关有关艺术摄影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关于摄影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摄影心得范文3篇

3.浅谈新闻摄影相关论文

4.有关网络传播毕业论文范文

5.摄影实践报告范文3篇

6.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7.浅谈网络传播标准毕业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