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评价怎么写
相关话题
导语: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评价怎么写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你今天的这一课堂中,有很多地方是你的骄傲,值得欣赏。
一是整堂课采用了观察教材插图信息,引出角的认识,再回到生活,找角、用手摸角去体验和感受角,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这是数学教育中一个永恒的理念。
二是认识了角后,通过孩子自己制作一个角,以及孩子手掌游戏,加深了孩子们对角的认识,巩固了孩子们对角的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初浅理论。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教师教得快乐、孩子学得快乐的课改理念。
三是在结课时,对本堂课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本堂课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有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点滴疏理,有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沉淀和巩固。
在这一堂课里,也有一些不尽满意的地方,或许是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共同思考,实践解决。比如:
一是在开课环节,指导孩子观察教材插图,插图是一幅足球场,这对于农村的孩子了解足球场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换一幅孩子生活中的运动场(比如学校球场照片),让孩子去观察图中的角,找出角来,就更好一些,那样贴近他们的生活,之后再回到教材去观察,就更容易找准图中的角了。只要我们使用的数学课堂元素是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其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就不一样的了。
二是在具体观察实物剪刀、三角板中的角的时候,你说它们只有一处有角,其实它们都不只一个角,应指导孩子仔细观察。
三是对角的认识有一定理论基础后,应进一步把这一数学问题放到生活中去,教孩子们观察,从而得到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包含有各种不同的角,为下课时学习直角作好铺垫。
四是在教孩子数角的个数时,不能只是直观的角,更应考虑隐藏的角,比如从一个角的顶点处向角内再画一条直线出来,就不只是2个角了,而是3个角,因为表面上看上去是两个角,而实际上还有一个大角。
总之,你的这一堂课,为你点赞的地方比较多,体现了你的专业水平上升了很大,希望你继续发扬你的不懈追求精神,把课改理念,如小组建设、班级文化等,用于你的二年级班级,你的课堂就会更能体现你的风格和特点,更能在课改潮流中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评价怎么写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和三角板画角。
二、过程和方法:
巧妙创设情境,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通过找角,制作角,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学唱画角儿歌,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加深对角的理解。利用小圆片和星星管做及时反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角,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唱儿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亲手制作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角的特点和画法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学设想:
一、动手折角,做活动角,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二、观察生活中的角,找找生活中的角,数学与生活联系
三、开展“比比谁的眼力好”、“比比谁的手儿巧”、“学唱儿歌”、“角色扮演”等游戏;
四、精心设计教具和学生学具
五、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儿童化.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评价怎么写
“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辨一辨、数一数、做一做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一、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和五角星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和五角星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三角尺、纸工袋、钟面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活动角并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让学生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大的角和比老师做的角小的角,来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大小有关,并让同桌合作做一个一样大的角并让学生交流方法,这时老师通过把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剪短再次让学生判断大小,用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巧妙的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安排的练习也是为了巩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丰富练习,提高拓展
知识的巩固离不开练习,在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后及时的安排练习,一方面加深学生的认识,使知识得到巩固和记忆;另一方面呈现学生常犯的误区,即时理清学生的思路。在最后安排两题拓展练习,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灵活移动小棒来形成一个角、两个角和四个角,开拓学生的思维;数角更加加大了难度,让学生体会思考要全面,掌握组合也会形成角的认识。
当然预设与生成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是老师主导课堂,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过程和良好的表达,在教姿教态方面还是比较僵硬和紧张,让学生也比较紧张,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角的大小时,学生张开两边和合拢两边来影响角的大小没有能够很好的表达清楚。在制作活动角时其实有很多材料可以制作,但由于时间和其他原因只是让学生使用了教师准备好的两根纸条和一个揿钮来制作,没有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