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逃逸怎么处理最新方案

2016-12-01

撞车逃逸是指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在有关负责部门赶到现场处理前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撞车逃逸的相关处理最新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 撞车逃逸应该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社会危害性大,常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损失无法得到及时赔偿,侦破案件的难度增大,因此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案例:明星事件--北京交管认定周杰“弃车逃逸”

2009年6月2日3时45分,著名演员周杰驾驶未悬挂号牌的“梅赛德斯-奔驰”牌小型普通客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北路115路公交总站处时,适有高某某驾驶的京B号牌“捷达”出租车由北向东左转弯行驶。周杰发现高某某所驾车辆后,在采取制动措施过程中,车辆前部撞在高某某所驾车辆右侧,致使其车向左侧翻后撞在路口东北角灯杆和护栏上,造成司机及其车内两名乘客受伤,两车严重损坏,路口东北角护栏损坏。周杰以周姓名义报警后离开现场,于当日16时许到朝阳交通支队接受调查[1] 。

2009年7月1日下午3时,北京市交管部门对6月2日发生在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的著名演员周杰驾车撞车事故依法作出责任认定,周杰被认定超速及肇事逃逸,对事故负主要责任。而作为事故另一方的出租车因转弯时未避让直行车辆,负次要责任。

周杰被定性弃车逃逸

经缜密调查取证,朝阳交通支队依法认定:发生事故后周杰虽以真实姓名报警,但未履行保护现场、在现场等候处理的法定义务,弃车离开现场,属弃车逃逸行为。同时,新月联合出租公司司机高某某驾车转弯时未让直行的车辆先行,违反有关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确定周杰为主要责任,高某某为次要责任,车内两名乘客为无责任。

根据法规周杰可被拘留

交管部门宣责后表示,如当事人对事故认定有异议,可在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论作出后的五日内交管部门将依法对当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处罚情况将及时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解释: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定义、量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解释】本条是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本罪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本条规定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人只要从事对机动车船驾驶的,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当然实际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从事公路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的人员,如车辆、船舶的驾驶员、车长、船长等,以及对上述交通运输的正常、安全运行负有职责的其他有关人员。因本章已对航空人员、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铁路运营安全事故作了专门的规定,所以本条不再包括上述两种人。

2.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过失。如果行为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则应按其他有关条款定罪量刑,不能适用本条。

3.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违反交通运输法规”,是指违反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规定。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暂行规则》、《铁路道口通行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海运、船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了重大事故,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能构成本罪。这一点是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的主要标准,如果行为人违反有关交通法规的过失行为未造成上述危害后果的,就不构成犯罪。而应按交通事故由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本条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档处刑,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为人交通肇事未造成严重后果而逃逸的,不属于本条所规定的情况,可作为治安处罚的从重情节考虑。“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二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