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尝有疑狱》的阅读题答案

2017-03-16

导语:选自《新序·<杂事>四》。《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梁尝有疑狱》的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梁尝有疑狱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J,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新序•<杂事>四》)

译文:

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王非常高兴。

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大概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

阅读题目:

1.“臣,鄙民也”一句中的“鄙”的词义是( )

A.郊野B.庸俗C.浅陋D.谦词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梁尝有疑狱

②不知当狱

③虽粱王亦疑

④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

A.两个“狱”相同,两个“虽”也相同

B.两个“狱”相同,两个“虽”不同

C.两个“狱”不同,两个“虽”不同

D.两个“狱”不同,两个“虽”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群臣半以为当罪”中“罪”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B.云青青兮欲雨

C.先破咸阳者王之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5两题所示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

A.陶朱公因为布衣富得与国家等同,原来是他有出人意料的智谋

B.陶朱公因为布衣富得与国家等同,这一定因为他有不同寻常的智谋

(C.陶朱公凭平民的身份拥有的财富与国家等同,这一定因为他有不同寻常的智谋

D.陶朱公凭平民的身份拥有的财富与国家等同,原来是他有出人意料的智谋

5.故狱疑则从去( )

A.所以案子有疑难时就听凭它去

B.所以案子有疑难时,就采取免罪的政策

C.所以判案时如有疑难(不易定罪),就采取免罪的政策

D.所以判案时如有疑难(不易定罪),就听凭它去

6.“由此观之”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 )

A.“善”

B.“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C.“梁国大悦”

D.“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7.梁王为什么曰“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陶朱公告诉了梁王断疑案的办法。

B.因为梁王从陶朱公的回答里明白了,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看到差别的道理。

C.陶朱公换一个角度观察问题的见解,给梁王如何断案以很大的启发。

D.梁王从陶朱公区分白壁厚薄的方法中领悟到,待人要以宽厚为原则。

8.自“由此观之”至“宜厚之而可耳”一段议论的主旨是( )

A.“薄”的东西想要旷日持久,可能性极小

B.凡是“薄”的东西都会很快毁坏。

C.最高统治者对待人要宽厚仁爱

D.各级当权者对待人都要宽厚仁爱。

阅读答案:

1.A2.C3.B4.C5.C6.D7.A8.D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