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题及答案

2017-03-08

对于政治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一的政治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初一下册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一下册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一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2.(2012•陕西中考)材料一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材料二 在陕西省开展的“接送流浪儿童回家”专项行动中,公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胁迫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流浪未成年人。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 )

①学校保护给未成年人成长铺就成长的阶梯 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 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司法保护 ④政府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12•四川广安中考)2012年5月7日至13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安全周,广安市各中小学开展了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体验了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体现了家庭和司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方法 ④有利于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2年5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分子赖昌星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

①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③凡是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中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表明我国( )

A.犯罪要受刑罚处罚

B.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

C.从小事上预防违法犯罪

D.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6.(2012•南宁中考)2012 年1 月正式通车的南宁市南湖隧道,因没有慢车道,同时也考虑到影响行车安全的光线、空气、视线等各方面因素,相 关部门依法作出了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隧道内通行及相关违规处罚的规定。张某因骑摩托车穿越隧道被交警依法进行了相应的处罚。这警示我们( )

A.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B.骑车过隧道时要避开交警

C.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受罚

D.遵守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7.(2012•四川内江中考)青年陈某在校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陈某仍不思悔改。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厦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

①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违法、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③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④自觉遵守法纪,注意防微杜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根据未成年人视觉特点和上网习惯 ,采用游戏、卡通、剪纸等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开设了校园吧、微博、论坛等互动社区,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采用上述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培养未成年人的高雅情趣 ③ 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④有利于加强 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学生小刘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刑满后,经本人申请,法院对他作出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这令一直担心将来会受人歧视的小刘放下了心理包袱。据此回答9~10题。

9.小刘获刑是由于其行为( )

①是行政违法行为 ②对社会危害不大 ③是刑事违法行为 ④对社会危害很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法院对小刘作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 )

A.说明法律对未成年人无约束力

B.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妨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1.随着手机无线上网业务的普及,拥有手机的中小学生用手机上网日渐时髦。而一些手机网站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中小学生的手机中悄悄传播。为抵制手机网站中不良信息的侵害,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 )

①远离不良手机网站,培养高雅情趣 ②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③拒绝接 触所有网站,以免受到侵害 ④增强 自我保护能力,克服盲目猎奇心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2012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保障学生校车安全。这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都需要校车接送 ②社会要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③未成 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④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国家的唯一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张某在某商场购买到一件劣质商品,向消协投诉,经消协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某公安局抓获一名抢劫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犯受到刑罚处罚。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

①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15.下表为某市交警部门查处酒驾、醉驾案例的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

时间

类别 2010年5月—2011年4月底 2011年5月—2012年4月底(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开始入刑)

醉驾案例 5 343起 989起

酒驾案例 29 856起 5 131起

①人们更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③酒后驾驶的行为已明显减少 ④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1年5月3日,李某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公安人员查获,其行为触犯了《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5月19日,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检察院以危险驾驶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李某某的刑事责任。这说明( )

A.法律只打击严重违法犯罪

B.公民只要学法、懂法,就不会违法

C.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17.某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死威胁老板,引起众人围观,后被公安民

警解救下来。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扰乱社会秩序被拘留 了7天。这一事例说明( )

A.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害

B.公民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公民可以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8.李某将自己的楼房出租给赵某做生意。租期满后,赵某却以诸多理由长期占用房子,拒不归还。李某应该( )

A.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强令赵某返还楼房

B.通过诉讼,请求法院追究赵某刑事责任

C.敢于作斗争,带朋友抢回自己的财产

D.采用非诉讼这一最正规的手段维权

19.针对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加重了食品安全犯罪刑罚。这表明( )

A.我国法律的最主要作用是保护公民利益

B.消费者应该依法维权

C.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生产经营者缺乏诚信

20. 2011年6月13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

①有利于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能够彻底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③有利于我

们树立法律意识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校车安全问题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随着《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意见征求工作的结束,校车安全将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材料二 2012年5月,解救x疆籍“流浪儿童送回家”工作全面展开。在修建了15个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基础上,x疆再次投资5 000万元新建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

(1)《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和实施表明了什么?(4分)

(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 的两部法律的名称是什么?“流浪儿童送回家”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3分)

(3)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应如何学会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请你以“校车安全”为主题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4分)

22.漫画赏析 启迪感悟

漫画中的孩子从第一次撒谎 到第一次杀人,这一系列转变给我们哪些警示?(至少4点,8分)

23.李某在校读书时是个“打架大王”,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不悔改。一天,他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竟出言不逊,说什么“老子没钱,你敢怎么样”。售票员不让他走,他便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 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学校结合李某的一贯表现,给予他警告处分,但李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毕业后的一天,李某纠集了几个人,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致残后逃之夭夭。后被逮捕归案,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 ,

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7年。

(1)李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3分)

(2)结合李某的行为,指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点和相同点。(4分)

(3)李某从被警告处分到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4分)

24.2012年2月27日下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九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行动自2012年3月初开始至2012年8月底结束,历时6个月,包括加强网上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管理、严厉打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违法犯罪、广泛发动社会公众监督举报、形成打击网络淫秽色情强大舆论声势等7项重点任务。按照抓源头、打基础、切断利益链的要求,加大网 络执法力度,集中清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厉打击传播网络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切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传播的利益链条,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1)国家为什么开展整治互联网、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5分)

(2)请你评析:有了这种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健康成长。(5分)

初一下册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有规矩、成方圆”古训的理解和认识。A项正确表述了古训的含义,符合题意。B、C两项仅仅是对古训字面意思的解释,没有抓住其内涵,应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应排除。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各项保护。解题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限定性词语“共同”二字。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未体现学校保护的内容,故排除观点①。政府审议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和陕西省开展的专项行动是政府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效举措,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体现,也是政府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切实措施,故②④观点正确,应入选。③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3.B 解析:在防灾减灾安全周,学校开展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进行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可以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①说法正确;这是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②说法错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青少年学到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③说法正确;这样可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④正确。①③④说法是正确的,应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法律的本质、刑罚、法律的特征、宪法等相关知识。①说法明显错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宪法,排除①。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②说法正确。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因此不一定受到刑罚处罚,只有当违法行为的情节与后果达到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③说法错误。我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材料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故④说法正确。

5.D 解析:我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说明我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D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不符;这一做法不是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B项错误。应选D。

6.A 解析:张某因骑摩托车穿越隧道被交警依法进行了相应的处罚的案例警示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A项说法正确。B项做法错误,是不遵守法律的行为。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遵守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项说法错误。

7.D 解析:从陈某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看出,犯罪这个大错是由小的错误导致的,这告诫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①说法正确;违法和犯罪有区别,犯罪行为要受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②说法错误;③说法太绝对,应排除;为预防违法犯罪,必须做到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④说法正确。①④说法正确,应选D。

8.C 解析: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的开通和免费使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①④说法正确;有利于培养高雅情趣,②说法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受教育权的保护,排除③。应选C。

9.D 解析:小刘因抢劫罪获刑,他的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大,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这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故选D。

10.C 解析:法院对小刘作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不是说明法律对未成年人无约束力,A项说法错误;这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C项说法正确;这一做法也没有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项说法错误;这一做法会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D项说法错误。应选C。

11.B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加强自我防范,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培养高雅情趣,远离不良网站,可以让青少年远离侵害,预防违法犯罪,①说法正确;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可以预防违法犯罪,②说法正确;克服猎奇心理可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④说法正确。但是拒绝接触所有网站是不现实的,③说法错误,应选B。

12.B 解析: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保障学生校车安全可以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②正确;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应选B。

13.A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得到赔偿和抢劫犯受到刑罚处罚,说明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①说法正确;公安局抓获一名抢劫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犯受到刑罚处罚,说明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说法正确;这一处罚告诉我们,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④说法正确;③说法与题意无关。应选A。

14.B 解析: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出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允许有特殊公民存在。应选B。

15.C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开始入刑以来,醉驾案例和酒驾案例比上年度同期大大减少,③说法正确;说明了人们更加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①说法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更强了,④说法正确。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C。

16.D 解析: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检察院以危险驾驶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李某某的刑事责任,说明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我国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都进行打击。B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说法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应选D。

17.C 解析: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公民有权进行捍卫,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必须依法进行,不可采取非法方式,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应选C。

18.A 解析:我们维权的途径有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两种形式,D项说法错误;诉讼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形式,A项说法正确;刑事诉讼通过追究刑事责任维护权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则不是通过刑事处罚手段追究法律责任,B项说法错误;C项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是错误的。应选A。

19.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加重了食品安全犯罪刑罚是针对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健康权,体现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应选C。

20.D 解析: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属于政治文明建设范畴,故④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②说法过于绝对,也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21.(1)国家负有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的责任;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流浪儿童送回家”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3)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要保护自己首先要提高警惕,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能轻信别人,积极运用自己的智慧。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②广告词:“重视校车安全,悲剧不再重演”“关注校车安全,关注孩子出行”“确保校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解析:本题以校车安全问题和解救x疆籍“流浪儿童送回家”工作的开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第(1)问从国家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方面回答。第(2)问回答时注意,“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这一句话。解救x疆籍“流浪儿童送回家”工作全面展开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应该是社会保护。第(3)问应从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方面回答。设计公益广告词时,应注意简洁有力,还要紧扣主题。

22.(1)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过程。(2)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容易导致犯罪。(3)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4)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5)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6)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7)我们青少年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抓住漫画中孩子行为性质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一个过程和我们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这两个角度回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漫画内容和教材基础知识回答。

23.(1)李某无票乘车,打了售票员两拳,这是一般违法行为。李某纠集他人将售票员殴打致残是犯罪行为。

(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点:第一,李某的一般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尚未触犯刑法;而李某的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已触犯刑法。可见,一般违法和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同。第二,李某受公安部门罚款处罚,所在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这些都属于行政处分;后来,被人民法院判刑则是刑罚处罚。可见,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第一,李某的行为虽然情节有轻有重,但二者的性质都是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第二,李某的行为有的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有的是违反刑法的行为,但都属于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认识能力、认真审读材料的能力、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并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整合,完整作答。第(1)问要密切结合材料回答;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4.(1)①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②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能力不强。③当前,互联网和手机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万户,祸及子孙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④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有利于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对党、对国家、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重大举措。

(2)①专项整治行动,属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社会保护以外,还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密切配合。②更为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未成年人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正确把握好奇心,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自己的高雅生活情趣,积极健康上网,远离低俗;要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不制作、不发布、不浏览低俗信息和内容,勇于同网络低俗之风作斗争;要增强责任意识,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勇于举报互联网上的违法和不良信息;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的知识。第(1)问应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未成年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当前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危害方面来回答。第(2)问首先作出明确判断,然后回答原因。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社会保护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仅仅依靠社会保护还不能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还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以及青少年加强自我保护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