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论文

2017-03-19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全文如下:

引言

工业发展的程度越来越深,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当下,正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刻,我们必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大重要的奋斗目标,而要想建设小康,那么就不得不走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被写在了党的政治报告上,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的过程中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探讨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对于其本身有好处,同时也会让人民更进一步地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提高全民对于建设的积极性。

1.生态文明的意义

人类在生产、发展中,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关系为目标发展,就是生态文明意识的体现,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由这种对于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中得出,影响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直接因素是人在思想意识中,将哪一方摆在第一性体现的。当原始社会的人类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的时候,人类与自然表现的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而在工业文明的时期,在生态文明的哲学理论中都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二十世纪的生态哲学家们大多依据经验论、唯理论的传统,以人类中心主义评判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统治者,而自然就是用以给人类进行发展利用的客体。

因此,工业文明发展的前期,人们对生态环境并不重视,以大量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科学进步的思想大力改造自然,对自然环境做出了极大的毁坏。许多人否定了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可以先污染环境,发展完后再进行治理,根本不明白环境破坏的不可还原性。这种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严重地威胁着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当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时,人类再也无法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终于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开始对工业文明的发展进行反思,思考生态文明的建设。

2.生态文明的哲学探究

2.1唯物法探究

现代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的身上同时存在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能动性的体现是通过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所创造出来的实践成果体现的,自然在被人类利用的时候呈现出。但我们要知道,不管人类再如何实践,都不能创造出物质的本身,都要受到自然的约束。人类的受动性体现在人类依靠自然生活,受自然界的支配人类的肉体与精神生活和自然界相连,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人类由大自然孕育,依靠自然界中的资源环境生存,大自然就如同人类的母亲,人类与社会永远都不可能脱离自然。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就是人类对自己母亲的伤害,人类如何对待自然,自然也会同等地对待人类。

2.2辩证法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指出,社会、人、自然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相互协调联系的,其中三者也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制约。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交换的活动,人们的交换行为形成了社会,然而生产的原料又是从自然中获取的,因此,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的,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由于这种联系性,我们无论从事任何实践研究活动都不能片面地从单一的角度入手,必须把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考察。当下的世界,各种生态危机频出就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三者之间本是有联系的,只是一味地注重物质文明,把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割裂了,这致使生态危机愈演愈烈。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这种割裂了三者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是绝对无法长存的,人与自然必须平等共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法中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成为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方法论。

生态文明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人与自然的地位视作平等,将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筹,力求二者和谐发展。在人的身上同时存在着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其生物属性要求人类按自然规律生存,做到与自然的统一。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就要求我们,不能肆意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破坏自然,而要积极有效地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因此要建立一种以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发展的文明形态的观念。生态文明不仅是人与自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生存方式,它将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和自然发展的辩证规律做到了高度的统一。

3.结束语

现在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验。在工业发展中,生态问题的产生有时候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发展时是否拥有足够的生态意识,要自觉地往缓解生态问题的方向去考虑。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资源短缺的情况,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对生态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一定要深入人心。我们不仅要大力号召人们,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要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员,同等地看待环境,将改造环境的观念转变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平等交流,人与自然应当要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要意识到,人类永远不能征服自然,生态文明的建设关系到全人类的长远生存,因此这并不是某一个国家能独立实现的,需要世界各国一起合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