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
太极拳的缠丝劲,就是以内气的运转为动力,肢体做螺旋屈伸进退的太极拳特有的一种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 。欢迎阅读!
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
太极拳行功时,不仅和一般内功拳相同,要引导内气在肢体中不停顿地收放运转,还要使肢体不停顿地做屈伸进退的螺旋缠绕运动,二者结合,就形成了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换句话说,太极拳的缠丝劲,就是以内气的运转为动力,肢体做螺旋屈伸进退的太极拳特有的一种劲。太极拳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重要标志之一。太极拳,缠法也,缠法如螺丝形运于肌肤之上,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内气,我国传统医学称之为真气或元气,中气或丹田气。它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物质,不是呼吸的空气。内气充沛,则身强力壮;内气不足,则体弱力薄;内气消失,则生命终止。练习太极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植和运用内气。关于内气的产生、贮存和运转,气生于肾,贮于丹田,出入于命门,顺骨而行,充于肌肤,发于丹田复归于丹田。
划弧转圈和螺旋形的屈伸进退,是太极拳在外形上的特点。太极拳行功时,手足和身躯都不停顿地划弧和转圈。有的是顺时针转,有的是逆时针转;有的向前转,有的向后转;有的转正圆,有的转斜圆,有的转椭圆,有的还是像古太极图的转圈。并且,在手足伸缩进退的同时,既要有以肩肘胯膝为轴作弧形运转的大圈,又要有以股肱骨骼为轴做正反缠绕的小圈。后者是太极拳缠丝劲的表现形式,尤为重要。
太极拳缠丝劲是内气收放运转同肢体螺旋形屈伸进退的结合。只有内气的收放运转,而无肢体的螺旋形屈伸进退,或者只有肢体的螺旋形屈伸进退而无内气的收放运转,都不能构成太极拳的缠丝劲。
二、太极拳缠丝劲的分类
区分太极拳缠丝劲,常见的方法,是分为顺缠和逆缠,就是:小指侧向手心旋裹或小趾侧向足心旋裹叫顺缠。大指侧向手心旋裹或大趾侧向足心旋裹叫逆缠。这种方法,没有同内气的收放结合起来,显得过于简单。太极拳把缠丝劲分为十二种,就是:“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则显得过于繁琐。根据太极拳缠丝劲的内涵和特点,把它区分为出劲顺缠、收劲顺缠、出劲逆缠、收劲逆缠四种缠丝法,比较容易掌握。
①出劲顺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内气循臂腿内侧向前斜缠而下至于手足者,称为出劲顺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经命门穴,循脊而上,过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后,绕臂斜缠而下,从尺骨端向里,过掌心劳宫穴,达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劲顺缠。足腿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下行至会阴穴,经前裆向外,过胯向后,绕腿斜缠而下,经内踝,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里侧向前,达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劲顺缠。
②收劲顺缠。凡手足向里屈收,内气循臂腿外侧向后斜缠而上至于肩胯者,称为收劲顺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屈收向里,内气从中指端回收,过掌心劳宫穴,从桡骨端向外,绕臂斜缠而上,至肩,经胸部膻中穴,向下归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劲顺缠。足腿屈收向里,内气由大趾端回收,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外侧向后,经外踝,统腿斜缠而上,过胯,由后裆至会阴穴,再向上归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劲顺缠。
③出劲逆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内气循臂腿外侧向前斜缠而下至于手足者,称为出劲逆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经命门穴,循脊而上过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前,绕臂斜缠而下,从桡骨端向里,过掌心劳宫穴达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劲逆缠。足腿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下行至会阴穴,经后裆向外,过胯向前,绕腿斜缠而下,经外踝,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外侧向前,达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劲逆缠。
④收劲逆缠。凡手足向里屈收,内气循臂腿内侧向后斜缠而上至于肩胯者,称为收劲逆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屈收向里,内气从中指端回收,过掌心劳宫穴,经尺骨端向外,绕臂斜缠而上,至肩,经胸部膻中穴,向下归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劲逆缠。足腿屈收向里,内气由大趾端回收,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里侧向后,经内踝,绕腿纠缠而上,过胯,由前裆至会阴穴,再向上归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劲逆缠。
三、太极拳缠丝劲的功能
在医疗保健方面,以内气运转为内容的缠丝法,有利于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锻炼肌肤、骨骼和关节。出劲缠丝着重疏导手三阴和足三阳经气,收劲缠丝着重疏导手三阳和足三阴经气。手足每转一圈,十二经和任督二脉都得到疏导。《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疏通了,脏腑机能就可加强,肌肤、骨骼和关节就可能得到濡养。缠丝法的划圈旋转与通常的手足屈伸相比,能使更多的肌肤、骨骼和关节参与活动,也有利于提高肌肤张弛的机能,增强骨骼和关节的柔韧性。
在技击竞赛方面,缠丝劲是太极拳各种技击方法的基础。太极拳主张因势利导,借力打人。与人交接时,肢体螺旋形的屈伸进退,能够避免同对方来力顶抗,化减来力强度,便于利用力学原理适当加力,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动摇对方身体重心,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缠丝劲的沾连法,还能够沾连住对方的肢体,使其不易脱离。陈鑫说:“拳中必用缠丝者,沾连之法全在于此,引进之法亦在于此。”又说:“唯以柔软缠丝法接之,未沾住人身则已……如既沾住,则吾以缠丝法捻住其皮肉,缠而绕之,沾之,连之,粘之,随之,令其进不得进,进则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则恐我击搏,故不敢硬离去。此缠丝劲之在拳中最为紧要妙诀也。”
缠丝劲还是技击爆发力的基础。身躯和四肢的缠丝法,可以使内气的收放运转畅通无阻;可以使全身劲力以腰脊为枢纽节节贯串,达于手足;可以使关节运动幅度增大,灵活性提高,稳定性加强;可以使全身肌肉一部分充分松弛,另一部分充分紧缩,增强肌肉的伸缩机能。因而当技击发放时,内气自丹田猝发,肌肉张弛倏然一转,就可做到动力完整,爆发力增强。
四、练习缠丝劲应注意事项
太极拳缠丝法要求周身内外密切协调,需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掌握。开始,应着重练习一手或一足的缠法,在意念的引导下,一只胳膊或一条腿缓缓屈伸旋转,做顺逆出收的缠丝。一手一足有了体会,再练习两手或两足的同时缠丝,或者练习身体一侧手足的同时缠丝。如此,逐步掌握各个部位的缠丝法,周身缠丝就自然形成。
在练习太极拳缠丝劲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贵用意,尚行气,戒用力。太极拳重内不重外,重意不重形,重气不重力。练习和运用缠丝劲,首要是培植和运用内气。要用意念引导内气在肢体中做螺旋形循环运转。有少许的意念就行,不要强缠硬扭。如果过分注意外形的缠扭,则易导致气血滞涩,促使肌肉、关节甚至内脏受损。应像陈鑫说的“轻轻运行,徐徐停止,意念运以微细,毋使波澜忽兴。”
②腰为枢纽;手足相随。缠丝劲以腰脊命门穴为枢纽,上通手指,下通足趾。行功时,身体同侧手足的缠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顺缠,右足一般也是顺缠;右手如是逆缠,右足一般也是逆缠。左侧手足也如此。比如“白鹅亮翅”式,右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顺缠转为出劲逆缠,左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逆缠转为出劲顺缠。陈鑫曾说: “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又说:“上面手如何运,下面足如何运。”“中间胸腰随手足运,上下一气贯通。”
③顺逆出入,循环无间。太极拳行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手足运动,要划圈旋转,不走直线,不走回头路。缠丝劲从顺到逆,从逆到顺,从收到出,从出到收,循环无间。下半圈如是顺缠,上半圈则是逆缠;下半圈如是收劲,上半圈则是出劲,反过来也是如此。并且从始至终,缠丝劲一刻也不能丢失。陈鑫诗云:“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参透,圆转随意运鸿蒙。”
④吸蓄呼发,纯任自然。人的呼吸对内气的运转和缠丝劲的收放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吸气可以引导内气从手足四梢向丹田回收,此时多为收劲缠丝;呼气可以引导内气从丹田外发通向手足,此时多为出劲缠丝。但是,初学太极拳的人,首先要注意呼吸自然。开始,只要做到每一动作的起点是吸气、落点是呼气就行了,在拳势运行的中间过程,呼吸要纯任自然。随着功夫的增长,缠丝法与呼吸就会逐步协调起来。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面面观(一)摘自《上下五千年》
陈式太极拳要求:以心运身,以身运手,以手领劲,足随手转,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顺缠丝和逆缠丝,从内劲上讲出劲为顺缠丝;入劲为逆缠丝。从体形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上肢出劲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入劲为“以手领肘,肘领肩,以腰为主宰。”下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领劲(出步时尤为多见)。”入劲为“以足领膝,以膝领胯,以腰为主宰(收抬腿时尤为多见)。”腰劲的出、入劲更为重要,要注重两肾气滚动,催动两腰眼(隙)互相传递,各领半身转动。左腰眼出劲时右腰眼催,同时入劲时反之亦然。
如以第十四式掩手肱拳最后一动为例:在前腿把后腿蹬的同时,以拧腰为主,双手同步以右(阴)手为主(运阳劲),以出劲(为阴中阳)的运动方式,向前猛然勃发,左(阳)手同时为宾(运阴劲),以入劲的运动方式,待劲贯於肘尖时向后猛然一抖,以助右手出劲。这就是说,其劲在勃发的一瞬间,不要过多的注意右手的发劲效果,必须注重后手的入劲程度,促使其劲顺着左大臂上串,通过左肩传递於右肩的“通背劲”以助其右拳的发放动作。这即是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势和理法。
太极拳的精髓――混元运动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棚、捋、按、采、列、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棚、捋、挤、靠、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以下要求:
逢力必棚,
逢朋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括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方宝剑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六个方向的圆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弧是圆的一部分,可入圆中进行讨论。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在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之中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前后”是人们的习惯,“左右”经过训练可以掌握,“上下”则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们忽略。
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产生了顶劲是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左右就是上下。
凡是被对方冲垮了,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劲;凡是自己左右转动不灵时一定少了前后方向的劲;凡是被对方提起或压垮了,一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劲。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个转换式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式就是不正确的,在实战中也是不管用的。
二、肢体的公转和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形式是公转加上自转。太极拳运动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是公转;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小――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
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说腰脊的转运幅度大于手臂是不对的,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腿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膝关节的前边一节,可它自转的幅度并不大,而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更大一些,这是特殊情况。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拧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转那样大的圈(用腿攻击时除外)。
公转运若轴,
自转方圆生,
相随勿枉动,
三节自分清。
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手分三节,臂分三节,胸腰.下肢亦分三节。没有了公转和自转,便分不出三节来,自然也没有“节节节贯串”可谈。所以公转和自转学说是建立在“节节分家”基础上的。
明白了公转和自转的规律,我们便可以做到以腰脊为轴,以手领劲,含胸塌腰,屈膝松垮,五趾抓地,将全身的劲力整合为一处,施加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这就叫“节节贯串”,因此公转与自转是“节节贯串”的外在运动形式。
人们常出现的毛病是靠后关节的运动代替前关节的运动,这样不可能有“节节分家”的效果。后关节运动大于前关节运动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缺少了稍节意识,不可能达到“空”、“灵”、“活”、“脆”的效果。
在对抗中,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收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没有公转则自转就失掉了轴心的根基,肢体运动就会显得飘浮无力。
明确身体不同部分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周身的协调,避免枉动,使自己的力量不产生矛盾。凡是不该动的、多余的、不合理的动作可称作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产生“浑元劲”,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劲力涣散、劲力太硬和丢、顶的错误。
三、身的多元化旋转
太极拳运动的本质是螺旋缠丝运动,它要求周身一家,协调平衡,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也可称为以腰为轴的周身多元化运动。周身运动的多元化的旋转规律。换言之,在这种周身多元化旋转的螺旋缠丝运动中,要有顺逆、有开合、收放、有折叠。
一顺一逆走螺旋,
开合之处谓转关,
收放吞吐太极劲,
折叠往复生妙玄。
“顺逆”是螺旋缠丝劲的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