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

2016-12-20

走好人生每一步,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愿望。家园共育就需要大家的努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家园共育——大班育儿知识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孩子的各幼儿园春天育儿知识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大班育儿知识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蒙大班家园共育---家长会内容

各位家长:

大家好 !

现将本学期家长会内容,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内容公示于大家,希望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呀!谢谢!!!

1、每天刷卡接送幼儿。

2、每天的今日教学内容,以及作业等及时记录。

3、幼儿每天的作业,要求家长检查并签字,如方便的话,可把幼儿完成作业的时间标明。另外,家长没时间与老师沟通,可在作业上或小纸条与老师留言沟通。

4、有事、有病的幼儿家长,麻烦您及时主动与老师请假,发短信、打电话即可。

5、从即日起,幼儿园不允许带药入园,有病幼儿在家休息。

6、离园时,请不要在走廊大声喧哗、跑、闹等。

备注:多一点时间给你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就进步的更快、更明显。

大班家园共育育儿文章: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及其重要性

走好人生每一步,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愿望。就幼儿而言,生活自理能力是最基本的一项本领,幼儿能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实现自我服务。但是,现实生活场景大多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凡此种种,主要是家长过分溺爱幼儿,没有意识到要不断地给幼儿创设条件,让幼儿自主地习得各种生活自理能力。这些恰恰说明了“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这个道理。幼儿在园中的表现是:幼儿要么不能力所能及地服务自己,寻求教师和阿姨帮助;要么在服务自我时,不合规范。一个生活不会自理,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很难走好人生每一步的。“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话耐人寻味。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进入小学后,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学习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我们家长尤其要负起重要的责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

孩子自理能力差,说一下原因,主要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我们做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里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本周六,我听取了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会,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认为真是受益匪浅。尤其是作为马上进入大班,也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的家长,我们该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呢?这场报告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下面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及重要性,作如下初谈,和大家共享。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一、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 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再如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他们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他们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家长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孩子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周围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他们上进的意识。

二、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他们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他们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如何刷牙以防长蛀牙虫时,可以教给幼儿一首蛀牙虫的歌,时时提醒幼儿每天早晚刷牙

2、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不断的提醒,培养和练习,让孩子掌握吃饭的技巧,不断地进步。

3、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家长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孩子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就教他用两手向上提前边和后边,渐渐的就掌握了这一技巧,还有洗手的正确方法,如何洗,怎样打香皂,在每日生活中很好的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2、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但是我们做家长的总是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我们也让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这就需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在他的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对他的成长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而早点让孩子独立,让雏鹰早日学会飞翔,也是我们做家长给孩子的一份最好的爱。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