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南安市初中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03-06

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往往需要做怎样的练习呢?还很迷茫的话,那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2016年福建省南安市初中语文模拟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2016年福建省南安市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丝路新机遇□首次亮相央视,向全世界观众介绍泉州“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刻内涵。不论是弦友汇聚的南音会唱,还是古色古香的笋江绊“拜月”活动,或者独具特色的猪脚美食文化节、南安读书月的书香飘逸四方、府文庙学子成年礼掀起传统复古风,数月以来,东亚文化之都‛东风劲吹,泉州大地各色文化活动更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使泉州文化向新的方向发展,愈演愈精彩。

(1)根据要求答题。(3分)

①在拼音格中写出“首次”中“首”字的拼音。 (1分)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 □ (1分)

③找出并改正划线句中的错别字。 改为 (1分)

(2)请用合适的词语替换加点文字。 。(2分)

(3)请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式,修改下面两个分句,使它和划波浪线的句式结构相同,语意连贯。(2分)

南安读书月的书香飘逸、府文庙学子成年礼掀起传统复古风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富贵不能淫》)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③造化钟神秀, (《望岳》)

④四面歌残终破楚, (《满江红》)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教学相长》)

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答谢中书书》)

⑧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出师表》)

⑨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湖心亭看雪》)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范进中举前,向胡屠户借钱,胡屠户骂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态度立即改变,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又好,称他“ ”。 “ ”,凭着这份勇往直前的执着,犟龟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沙漠,日夜不停地赶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4.探究学习。央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活动。(9分)

【活动一】以下这幅图在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征集活动中成功入选,请从构图创意说说入选的原因。(3分)

(1)原因:

【活动二】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下面月亮组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4分)

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二: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戴叔伦《关山月》

诗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内涵:

【活动三】光明中学开展了中学生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问卷调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2分)

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 答:为了应付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 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摘抄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 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 答:理解题意。

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 答:老师要求。

(3)结论: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5~9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司马牛①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②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节选自《论语·司马牛问兄弟》)

【注】①司马牛:孔子的弟子。②商:我。

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2分)

①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②与 人 恭 而 有 礼

6.解释加点词。(4分)

①亭亭净植 植: ②宜乎众矣 宜: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谓: ④我独亡 亡:

7.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出淤泥而不染 君子敬而无失 B.水陆草木之花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陶后鲜有闻 无鲜肥滋味之享 D.商闻之矣 卒获有所闻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2)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9.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甲乙两文“君子”的含义有何不同?(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 云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 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10.通读全文,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答:

11.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写作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提到有些年轻人──“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是说这些年轻人没有真正培养出“静能量”。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这个补充论据能有力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

C.第⑤段中提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说是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因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

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个人身处静地,就能培养出“静能量”。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4分)

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朱成玉

①他是个不到20岁的文学爱好者,带了厚厚的一大本自己写的文章,赶了很远的路,专程来拜访我,希望能够得到我的一些指点。他和我说,他是攒了好长时间才攒够路费,路上什么都不敢吃,怕把回去的路费吃掉了。说到这,他羞怯地低下了头。我为这个度诚于文学的小伙子感动着,拿毛巾给他。他一边擦汗一边羡慕着:“你的工作可真好,多么宽敞漂亮的办公室啊!”我说:“好好写你的文章,你也会有这样的办公室的。”

②带他去食堂吃过饭,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