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丽景物的写景散文
在写景散文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构筑一篇优秀的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美丽景物的写景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美丽景物的写景散文:邂逅丽江
丽江并不是江,而是因为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江在丽江并流,而金沙江边便是丽江。丽江是取《山海经》“金生丽水”一词中的丽水而得名。现在的丽江,名气很响,旅游很盛,近乎无关地理,而成一种心理概念了。什么“东方威尼斯”“艳遇之都”“疗伤胜地”“小资天堂”,也有“八卦”“沉沦”“逃离”癫狂”“慵懒”等之说了。如果不是这次采风,我还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去感受一下自己的丽江呢!
4月23日一早,我们驱车驶往丽江,路过天下闻名的“蝴蝶泉”。听希庆老弟介绍,相传农历四月十五是霞郎和霁姑跳泉化蝶之日,所以,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要举办“蝴蝶会”,只是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间。据说,蝴蝶泉的恋爱成功率非常高,原因是那里生长着一种花叫“曼陀罗”,当地人称它为“情花”。花的形状像倒挂的金钟,亦称之为“倒挂金钟”。曼陀罗具有麻醉和兴奋的作用,当人们闻到它的花香时很容易沉醉、兴奋,也许这就是恋爱成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吧。
大约午时11点多抵达丽江古城。丽江朋友子祥先生早已提前给我们安排好了客栈。客栈名字叫“十和院”。我进了房间一看,哦!这么大的套房,进门是客厅,从客厅再进左面是衣帽间,右面的门是卧室,正前方是卫生间和浴室。一般客栈是不会有这样大的房间的,后来得知,是老板李东翰先生专门给拾掇了一间大套房,为的是可以接待重要客人和艺术家。因为他自幼喜欢画画爱好艺术,虽年纪还轻却有儒商风范。他听子祥先生介绍说,这次来的客人很重要,是一位书画家专门到丽江采风的,所以,他特别重视,提前做了准备请我入住,让我很感动。
丽江的阳光是充足、明媚的。我们都不想浪费这么好的天气和时间,听希庆老弟介绍,黑龙潭公园是个好去处,景色宜人,幽静雅致,要是赶上天气好没有云雾遮蔽,还能有幸远眺玉龙雪山的雪景,很壮观神奇的。希庆老弟陪我“搭的士”到了黑龙潭公园门口,抬头观看,古建筑门楼上面一正红色匾额,上书“黑龙潭”三个金色大字,见证了黑龙潭的来历:黑龙潭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旧名玉泉龙王庙。园内有8万多平方米的水潭,由十数眼涌出的泉水汇集而成,黑龙潭是丽江古城水系的源头,因潭水清澈如玉,得名玉泉,后清光绪帝敕封“龙神”,故名黑龙潭。我们右拐进了第二道门,这才真正接近黑龙潭了。放眼望去,一泓潭水中有一亭,左前方五孔石桥横跨水潭,潭里漂一扁舟坐一持竿之人,初以为是在垂钓,仔细观瞧方知是在清理水上浮物,这俨然就是一幅绝美的传统山水画!因我研习传统山水多年,笔下经常会生出扁舟一叶,斗笠一顶,或一雅士独钓于江湖之中。我想,笔墨随心,这或许就是我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生活写照吧。
黑龙潭的对面树木郁郁葱葱,潭边的杨柳如古代仕女的水袖一般飘逸,有山耸立其后,名曰:象山。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皆掩映其中,煞有风情。我拿起速写本,本想随手写一两张的,可刚刚动了几笔,就下起了小雨,可天公不作美,奈何?希庆老弟急忙撑起雨伞。有好兄弟在身边陪着,很体贴的关照我,心里是暖暖的,体验一回雨中游园的感觉也是蛮好啊。我们沿潭的人行道向对面走去,公园内四周水气雾气渐渐弥漫,我和希庆冒雨慢慢品赏着这里一草一木,暗自思忖,这样的场景小说里好像也没有描述过。我虽谈不上风度翩翩,似与儒雅能沾点边,若是此时此景,我与夫人一起赏玩,演绎着风花雪月的感觉,那该是多么的美妙!夫人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温婉纤秀,旗袍束身,而我一袭长衫,人景合一,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呢?我正在神游漫想,雨忽然大起来,希庆老弟拉着我一起跑进了前面过桥的水榭,里面已挤满了游人。等雨慢慢稀疏起来,我们便起身过桥,顺山坡而上,来到少半山处的龙神祠,远眺能够看到玉龙雪山若隐若现的轮廓,因天气原因,想来是没有机会看到传说中的玉龙雪山的美了。
雨还是稀疏的下。我和希庆到了五凤楼。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高20米,三叠八角飞檐楼,为啄天飞檐,从各个角度看,都见五个飞角,就像五只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此楼融会了汉、藏、纳西等各民族的建筑特点,是纳西古代建筑中的佼佼者。据说,徐霞客游历丽江,曾留居此楼八日。山上的路很滑,我们便原路折回黑龙潭,悠闲的欣赏着黑龙潭的建筑和景色,真可谓温润雅致、清逸绝尘。怪不得有诗云:“泉涣涣兮涟漪,问何时最是可人?须领略月到天心,风来水面;亭标标而矗立,看这般无穷深致,应记取云飞画栋,雨卷珠帘。”当我和希庆走至潭的对面居中的位置时,只见五孔石拱桥,如长虹卧波一般,将黑龙潭一分为二,玲珑的“一文亭”和“得月楼”分立于内外潭心。未过五孔桥头,我们继续顺潭边前行,一座三叠飞檐楼阁,最上层飞檐下有一匾额“得月楼”三个白色大字现于眼前。经了解得知,“得月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楼名取自古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联句中三个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得月楼”匾额。“得月楼”坐落在水中,有汉白玉廊桥接引,岸边绿色葱茏,映衬其后,更显其清丽典雅。因为楼的名字寓意颇好,我请希庆老弟帮我拍了张照片留个纪念。
参观了“得月楼”之后,便回绕到五孔桥头,沿着桥过了黑龙潭,就到了牡丹园。牡丹我是没有看到,却见了多株月季花,争奇斗艳,灿烂如霞。牡丹园有一幢连体组合的传统建筑,廊榭相连,廊榭过道参差挂着一些类似书法的作品。我下意识走了进去,仔细看看那些作品,原来是东巴文,却一个都认不得。忽然间觉得自己知识太浅薄,更感慨中华文明之博大,民族文化之宏富。是啊,人穷其一生掌握的知识,与浩瀚的中华文化相比,不过沧海一粟耳。难怪像国学大家季羡林这样的人物,生前忌讳众人尊其为国学大师,包括启功先生亦是如此。反观当下一些人,刚会用毛笔写几个字,能粗抹两笔,不是自吹为大师,就是别人喊其大师而脸不红者比比皆是。呜呼!道消彼长。
原本想我和希庆出了黑龙潭公园便搭乘的士回客栈休息,因几天的旅途,车马劳顿,人感觉很累。可拦了几次车都被委婉拒绝,可能是因为路程太近司机不愿接这样的生意。无奈之下,我和希庆老弟只好边问路边走回客栈。我们走进一条巷子,路由石板铺成,或是年久,已经出现高低不平,走起来感觉有点不舒服,出了巷子就是平坦的一条路,路不宽是沿着一条小溪而修的,这条小溪就是从黑龙潭流到丽江古城的。
我想,真正去丽江,绝大多数人都是奔着丽江古城而去的。
天还下着毛毛雨,我们走了一段行人不多的路,便不知不觉走进了古城。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是世上罕见的没有城墙的古城。传说,明朝朱元璋皇帝赐纳西土司姓木,土司非常开心,可是等到大兴土木修建城市时犯难了,古时凡是建城都有城墙,“木”字加“口”那就是“困”了。这样对自己不利啊,土司冥思苦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不修城墙,于是丽江古城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城墙的城市。当时,我不知身在何处?一问才知这就是古城的中心。古城保护的非常好,全城都是古建筑,和大理古城有不一样的感觉。小溪依然陪着我们一路前行,溪水将古城错落成一上一下两排,从上面不时有台阶通向下面,两岸古柳浓荫,还有一座座石桥。这里的桥与溪水、绿树、古巷、古屋相映成辉,形成了“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诗画意境,仿佛以为置身在江南水乡了,难怪古城自古就被誉为“高原姑苏”了。
古城满眼繁华,眼花缭乱的商铺、客栈、茶坊、酒馆和五彩缤纷的人流,擦肩接踵、川流不息。我们继续穿梭而行,只见处处是相似的流水、相似的街巷和建筑,如果不留意便会走岔路。这般情境,我不由想起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盛况也不过如此。
都说丽江风情万种,魅力在夜色,是个“艳遇之都”,我事先没有预设印象,似乎没有头绪。因为下雨,天色有些灰暗,一些铺面档口灯光隐约闪烁,四周的流光溢彩,虚幻游离的景象,撩得人有些心猿意马,那柔美、性感、妩媚的感觉,给人以无限遐想。所以,有关艳遇一说,大概就跟古城林立的酒吧、歌厅、咖啡屋等有关吧。午夜邂逅丽江,酒吧里的艳遇,或许与我无缘,亦或许是我中途没有去蝴蝶泉洗过手的缘故吧。我到过很多地方,经历无数过往,能够牵动我思绪的不多,如今我置身古城之中,心有所触,这难道不就是一种绝美的艳遇吗?艳遇有很多种,这或许就是我的艳遇了。
回到客栈已经很晚,子祥先生早早订好了晚餐的地方,在客栈等候多时。饭店离客栈不远,因下雨只好驾车。晚餐是丽江民族特色的纳西火锅,子祥先生邀请了几位好朋友作陪,李东翰先生也在其中。我对饮食不是很挑剔,吃什么都好,也许人在潜意识中都希望有一种存在感,在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了刚刚认识的朋友的热情招待,心情愉悦自不必说。酒自然我就多喝了几杯,有了些许的醉意。
晚餐结束回到“十和院”,子祥先生兴致未减,又盛邀我们到对面不远的“慈悲客栈”喝茶。老板不是本地人,大抵和多数的外地人一样,因不同的原因和想法,就在这里买地,依山借势修建了三层具有本土传统风格的“慈悲客栈”。(一看名字就有想法。丽江的客栈诸如“今生有约”“邂逅”之名不胜枚举,自有一番来历和故事吧)客栈空间很大,每一层房屋的高度都比一般客栈的高许多,古朴气派。我们到了一层茶舍,进门的两侧安放着几组茶台,对面有一条案,上面有笔墨纸砚,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一个爱好或是喜欢艺术的人。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家分别落座,有服务人员上茶,我向子祥、东翰两位先生请教一些这里的风土人情,二位一一作了介绍,使我颇为受益。谈兴正浓,只见子祥先生面向我欲言又止,一问,他说:“我看这里有纸笔,就想请聂老师给题个匾,实在不好意思张口。”我便说:“哦!可以啊,就是怕写不好,子祥先生如此盛情待我,正不知如何感谢呢,这有何不可?正好有台案,笔墨纸砚俱全,我现在就写。”于是,我起身行至案头,趁着酒兴未尽,拿起笔题写了“紫薇园”三个字。见此,李东翰先生也凑到跟前,似带腼腆地说,我也想请聂老师给客栈题个匾。“慈悲客栈”主人亦急切的说:“聂老师,能不能请您赐我一幅墨宝?”我有些作难,不是不愿写,而是觉得自己水平所限,仓促之间怕写不好啊,刚才给子祥先生题写,是盛情难却,有约在先,现在难却在后,不得已而为之。抬头看看二位朋友一脸的虔诚,我于心不安,思绪微微调整了一下。“那我就献丑了”。便分别题写了“十和院”和“慈悲客栈”两个匾额。写毕,大家开心,盛赞不已。大家哪里知道,书法一道,博大精深,题匾更是不易,我虽研习书法多年,但近年于绘事用功较勤,书法稍有荒废,于我而言,也算是勉为其难了。于此,觉得相识是一种缘分,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丽江的魔力与感受已经多少夹杂着传说、神秘和某种期待与放逐了。
这次丽江古城采风,我来得匆忙,只是稍作停留,没有真正走进它的生活,更无暇去思考与之相关的变迁与现实等等,所以,那些关于古城的千般好、万般柔,是疗伤、是抚慰,还是逃离、沉沦等等一切一切与之相关的传说与故事,我是无法得到印证与感受的。从以往来看,丽江因其偏古、原始、纯朴,因其阳光、明净、圣洁,因其慵懒、闲适、宁静,号称“小资天堂”“疗伤圣地”,但从现实来看,随着商业化、城镇化进程,随着各地怀揣各色梦想的人的涌入,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丽江古城或许每天都在演绎着各色的人间喜剧与悲情,丽江古城还是原来的“世外桃源”吗?那些逃离城市喧嚣,奔向古城,自诩崇悠怀古之心的人,现在还抱持那颗高古、单纯之心吗?那些逃离各种不满和约束,所谓追求自由的饮食男女,也许走进了另一个情感漩涡了吧。丽江,原住民的丽江,可偌大的古城几乎见不到多少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如今的古城已不是化外之地了!丽江的葫芦丝似乎听起来有些急切了,好像少了以往的舒缓与柔情!我有时想,民俗、文化、情感是封闭好呢,还是开化好呢?可能没有答案!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环境改变,人心思异皆是常理。丽江,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丽江!
描写美丽景物的写景散文:烟雨无锡聚别离
13日晚8点左右,我正在无锡南长街一间茶舍与朋友品茶聊天。手机响起,一看是家乡熙泽老弟来电,迅即连线对话,那头传来老弟略显沙哑的声音,“大哥,我在上海的学术活动结束了,明天上午到南京的高铁车票已经订好了,到南京我怎么找你?”。我突然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事先我们在丹东相聚的时候,老弟曾告之他近日要到上海搞个学术活动,我呢,那时正好已经回南京,所以,我恳切地邀请老弟如在活动结束后,务必到南京与我一唔。也许老弟到上海因工作忙的原因,(事后得知)一直到他活动结束的那天晚上才与我联系。自离开丹东,我回南京刚小住数日,因临近中秋节,也未多想,旋即携夫人回了无锡。就这样,我与老弟南京一唔,未能如愿。想想,生活总是戏剧化的,有时是我们无法预知的。夫人看我作难,在身边忙提醒我,老弟无锡没有来过,你就邀请他到无锡走走也好嘛!我想想也是,急忙在电话里让老弟改签到无锡的行程。
次日,中午11时左右,天仍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和内弟开车到无锡高铁站接上熙泽老弟。老弟说:“这雨一直从上海撵到了无锡”啊。我不知深意,便不作答。见面甚是欢喜,真是“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啊。嘘寒问暖之后,顺至无锡南禅寺“外婆家”将就午餐,席间商议老弟的行程安排。我知道老弟素喜书画,深具文人情怀,我平日与之交流,颇知习性,遂决定饭后由夫人驱车带我们前往灵山。
灵山位于无锡的马山区,离市区大概40多公里,因有千年古寺---灵山祥符禅寺坐落其中而名驰中外。灵山祥符禅寺占地30公顷,相传为唐贞观初里人杭恽所建。又名“小灵山寺”,亦传为玄奘东游所赐。寺临太湖,“波光云景,照耀晃漾”。寺后“三峰环列,龙虎拱峙”。运水寺内“居重湖叠嶂间,最为幽绝”。宝殿玉宇掩映于青松翠竹之中,钟鼓梵音回响于云林烟雨之间,真可谓是“梵天佛地,灵山胜境”。寺僧在此静坐参学、观风听雨,自是超然物外,好个人间福地!难怪世界佛教论坛把它作为永久会址。
当然,灵山祥符禅寺是我每次劳顿之后必去的地方。一是为看望恩师祥符禅寺方丈无相法师(年已90高龄),二是想多感受一下灵山祥符禅寺红尘远拂的清幽之境。这也许对我而言,需是一种心灵的向往和对平日繁杂、噪恼的一种填补吧。进寺之后,我们来到方丈室,师父不在,我便打电话给师父,师父可能年纪大了,记忆有点模糊,当明晓是画家振文来看他,很是高兴,便让我们在方丈室稍等片刻。大约十分钟不到,师父无相法师迷眼仰头(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拄着手杖缓缓走来。刚进方丈室,师父给我们三人一把一把的抓糖和花生吃,动作极为利落,毫不迟疑。等师父落座后,我虔诚地、恭恭敬敬地给师父磕了三个响头,这是我每次见师父必有的礼数。这次见到师父,背有点驼,眼睛深陷,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心中难免有些酸楚。但师父毕竟是得道高僧,面相仍然慈祥庄重,思维仍是快捷如前,洞彻透亮。言语间充满着弥达智慧。我向师父请教了一些佛法知识,师父很是健谈,谈了许久,使我受益匪浅。考虑到师父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我们便起身,送辞师父休息。
午后的灵山依然是烟雨朦胧,云雾缭绕,俨然一派人间仙境。因老弟首次来无锡,更是第一次到灵山,从他的感叹与言语中,知晓他是被灵山的环境所陶醉了。之前,我每次到灵山也是匆忙,大抵没有这种情致这样心无旁骛地游览,正好这次难得兄弟二人有此机缘和雅致,共此一游,不啻为人间美事啊。于是,我便携老弟参观了祥符禅寺新落成的佛学院、三圣殿、图书馆,以及灵山大佛、梵宫、白塔等景观。天虽渐渐落黑,下着雨,但老弟仍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寺内游客极少,当真是佛号虚静,梵音缈缈,难得的安静!我和老弟便穿行于寺内的林荫小路上,当前往梵宫,路过灵山大佛往左转走时,“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只听老弟脱口而出,想必是触景生情吧。雨一直下,间或来得有点急,我和老弟就在寺内这么漫游,抬眼四顾,树影婆裟,微风轻拂,当时只听得见彼此的脚步声,如谁调门稍有提高,好像都能打破这世间难得的宁静!是啊,灵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圣地,它让世界各地禅修者、游客们趋之若鹜,我们俩也完全被灵山祥符寺的清幽和梵音涤净和融化了。老弟不时地感慨,“禅寺好静、好静,难得、难得!” “下雨好啊,这才叫烟雨江南,江南烟雨,我第一次来无锡便赶上了这样的景致,好有诗意,不虚此行啊!”
离开灵山,我们到太湖边农家菜馆品尝一下无锡名菜“太湖三白”,(即太湖盛产的白鱼、白虾、银鱼)算是给老弟接风洗尘。饭后,我们驱车返回城里,安排老弟到无锡国际大酒店下榻。稍事整理,便携老弟到无锡有名的南长街,去感受一下古运河的风土人情。走了半条街,便寻了一处窗外就是古运河的茶舍喝茶聊天,我选了靠窗的位置给老弟,以便老弟边喝茶边可以看到窗外的古运河。老弟刚落座,情绪饱满,不禁嗟叹不已,抚今追昔,浮想联翩,戏言曰:我此时坐的地方,也许几百年前就有哪位古贤在这里坐过呢!我击掌附和,二人相视大笑。也许司空见惯,美不觉其美,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因时间久了,腻味或者麻木了,已经没有了那种外人的新奇和怀古之心。老弟初来乍到,崇悠怀古之心犹显,最是自然,我亦被其文人情怀所感染。短短的一天时间,老弟一直沉浸在江南烟雨的思绪里。他曾多次戏笑我,”大哥居江南之地,书画为伴,况有美人、美景、美食,好不惬意啊!怪不得乐不思蜀了”。不觉话题拉回到我们共同的艺术追求上。老弟对我说,大哥,你和其他人不一样,就泼墨泼彩艺术而论,你是站在师祖大千先生和老师孙家勤先生两位大师的肩膀上,起点就高,责任就大,因此,你须以居高望远之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艺术之路,大风堂给你的既是荣耀,可能带来的是更大的压力。我深觉之。总之,老弟在艺术方面对我的期许很高,并期待我在泼墨泼彩上有所整理、传承和发扬,不断丰富泼墨泼彩艺术理论和深化对语言风格的挖掘,在继承大千祖师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为此,我们还就一些具体的创作现象和艺术瓶颈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弟真诚地给我提出了诸多诚恳的意见,使我获益良多。
谈意正浓,不觉时间逼近凌晨,一想明日便是中秋了,老弟急着返乡,我便送他到酒店休息。刹那间,依依不舍之情便涌上我的心头。此情此景,我无法言说,真的是应了“别离最是感伤时”的那种莫名情怀。大概人生即是如此,多少的思绪都是为这一刻的相聚,刹那的芳华,需要无数个日月的累积。我与老弟无锡一聚,虽属偶然,亦是难得,虽匆匆一聚,又匆匆一别,美景、美食、真情恰到好处。也许,世间的情只应沉醉在这匆匆一别、匆匆一聚,就已经足够了。
“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丹”。古人的思绪想来仍是真切,还好,地球已经变村了,我们相会相期不远。
描写美丽景物的写景散文:忆江南
那是2010年的春天,抱着梦想与对江南的向往,我一路南下,经陕西、河南、湖北,到了期待已久的湖南株洲。在那家声名显赫却又非议颇多的企业寻找我的未来。作为一名营销人,我当时也毫不例外的被它的实力所吸引,就像一名待嫁的女子总盼着嫁得美好的郎君。
到了目的地,下火车的时候,迎接我的是扑面而来的江南特有的清新空气,我贪婪地呼吸着,对那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在去园区的途中,我在客车上看见了歌声中传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湘江,它宽广、清澈又波澜不惊,岸边泊靠着几只停歇的船只。在看惯了黄河的奔腾、炽烈后,只觉得它是一种静态的美,这条美丽的河似乎在诠释着南方人独有的某些性格。
在园区,我时常向外张望着,欣赏那一个个低矮的小山头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那绿得发翠的颜色好像要随时流出水来,不比北方的树木那样浓墨、干瘪。我虽生于北方,却独爱南方,爱那里只见绿色的一个个山头,爱那里一片片无际的水稻田。我常怀疑自己是否生错了地方,像我这种散淡又略带些忧郁的人应该生于南国,享受那里的温润。如果再得找寻一位有同样情怀的江南女子共度此生,我想我的人生当比范蠡与西施归隐后的生活更浪漫,想象着我们划着小舟消失在烟雨缭雾中,留下的只有一波波渐渐消散的水痕。
南方的天气是多雨的。在园区的一个月里,几乎二十多天都在下雨,下得一点不郁闷,只觉得愈下愈诗意。窗外那一枝枝清翠的竹子在雨中、在微风中摇曳的多么有节奏,有条不紊地轻奏着春天的旋律,教室里学习的我们也是安静的,一切是和谐与宁静。
培训的日子是要劳动的,我们时常穿着雨靴,拿着工具穿梭在园区的林间、草地间。当脚踩着一个个水窝,去扶立一株株歪立的小树或者铲除杂草时,从树叶上偶尔滴落的一滴滴雨水,打落在我们的脑袋上、衣服上,叫人想起小时候那顽皮的童年……
最期盼的、最痛快的日子,要数坐着公司的大巴车,一辆辆浩浩荡荡的向长沙贺龙体育馆进发。到馆内,观众席上早已摆好一面面牛皮鼓,只等着我们在开哨后为公司所属的足球队击鼓助威,那里没有彬彬有礼,只有谩骂声不绝于耳,扰乱客场的球队是我们的目的。下雨的时候,那雨水淋着场上的健将,也淋着我们,可鼓声却越大了,谩骂声也越大了,每个人都在为胜利拼撕竭力,现在想起来我们都宁愿错误地以为自己也上过战场。
培训结束了,我被派往陕西。在先后辗转宝鸡、延安两个地方后,有一天突接到调令,我又被派往江浙地区。苏南、浙江是我向往已久的,那可是我心目中江南之地的真正所在,会真的见到烟雨朦胧、小桥流水,或者还会期遇美丽温婉的佳人。却终因顾虑重重,未成此行。最后,我还是选择离开了这家企业,留给我的就像是一场梦,匆匆地目睹了江南的初容,惶恐地轻享了那里的奢华。就这样,在那个春天我梦断江南,留给我的只有永远剪不断的或甜或苦的记忆。
重回兰州不久,恰逢招录考试,在那位执着同学的影响下,我又满怀希望的加入了考公的大军。谋得一份公差,或者是千古学子的第一夙愿,不到不得已怎可受尽那颠沛流离。怀着必胜的信念和最后一搏的决心,我报考了较易考取的岗位,这般谁可与我争。结果如我所愿,于是我来到了甘南州迭部县,这个同样有绿山、有清水的地方,而这里的山势更为雄浑,处于高原之巅的源头之水也更为清澈。每当下雨的时候,县城之南的那一连高大山脉总会烟雾缭绕,与南方的山有几分相似。虽或神不同,但在甘肃能碰见这样的青翠之地,已属不易,我又有何求。那一抹南山的风景是我枯躁时最好的慰藉。
写景相关散文文章:
1.优美的写景散文
2.写景散文
3.写景优美散文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