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脚容易出汗_脚为什么容易出汗

2017-04-05

我们很容易就会脚出汗,为什么让你这么容易就会脚出汗呢?脚出汗是有什么原因的吗?为什么脚容易出汗这个问题由小编来为您解答!

手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手脚出汗量正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如果手脚出汗过多,那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手脚多汗又称“手脚多汗症”或者“手足多汗症”。 汗腺的分泌是经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致,还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为“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幅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局限性出汗症”的治疗,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而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

手脚多汗症的原因分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调。

1.疾病性

多见于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发热性疾病,以及一些遗传性综合征等。

2.功能性

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

中医说手脚出汗

中医认为,正常的手脚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手脚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手脚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手脚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

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手脚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手脚出汗时间分

一种是白天手脚出汗过多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肉、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手脚出汗

睡着手脚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手脚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总之,一旦异常手脚出汗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它严重表现,应及时就诊。

中医怎么治疗手脚出汗

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

脾胃虚弱者: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

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

手脚多汗症的家庭治疗小方法

1、盐水干燥疗法

治疗时准备20―35%的食盐水,加热后以患者能够适应的最高温度将手脚放入水中浸泡,然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借此保证手脚表面皮肤的血液循环流畅,可使手脚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

2、白矾治疗法

选白矾、干姜各30克,加清水2.5公斤,放炉火上煮沸,开锅后再煮5分钟左右,然后晾温,洗泡手或脚,每晚1次,二周见效。

3、白醋治疗法

在水里滴两三滴白醋,天天用它来泡手脚,也有助于治疗手脚多汗。每次泡完手脚后,用手轻搓手脚部位,然后涂上橄榄油和保湿护肤品(如凡士林),再裹上保鲜膜约20分钟,效果更好。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脱皮。

4、中药疗法

将苦参30克、枯矾10克、花椒10克,放适量清水煎煮,将煎好的药水晾温热后,浸泡手或脚,每晚一次。每剂药汤可连用3次,用前可稍加热。也可将苦参、枯矾、花椒浸泡在酸醋里用来洗泡手脚。

中医专家认为,手脚多汗症并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病症,平时除了注意定时服药、擦药以外,特别需要留心的就是保持心态的平衡,不要情绪激烈起伏,或者过于兴奋,因为多汗症原本就是因为神经兴奋才会导致汗液分泌过度,如果成天精神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那你的汗自然就止不住了。

出汗是人体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它不该出汗的时候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遇有上述种种出汗异常之症,不可盲目敛汗、止汗。既不要背上思想包袱,又不可掉以轻心,应以“治病必求其本”为原则,请医生辨证施治,以使疾病早日康复和恢复正常的排汗功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