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财务论文
军队经费取得和使用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军队财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军队财务论文篇1
试论军队财务控制目标
【摘要】军队财务控制目标对于确定军队财务控制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指导整个军队财务控制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首先论述了军队财务控制目标实现过程的曲折性,然后在分析军队财务控制终极目标的基础上,阐述了军队财务控制的次级目标和内涵,最后描述了军队财务控制的基础目标。
【关键词】 军队财务控制 目标
一、军队财务控制目标实现过程的曲折性
对事物的研究,一般是先寻求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既是理论上的抽象,也是实践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像对军事劳动者完全理性和战斗力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描述的那样,然后在现有的客观利益格局制约下,找到一条阻力最小、能够取得最大成本效益性的目标实现模式或制度路径,来达到我们致力于的最终目标,这就是次级目标。只要最终的目标没有实现,就有必要对现有的选择进行不断的检视、调整和完善。终极目标是抽象的、远期的、难于把握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一系列不同的阶段和过程。而在每一具体的阶段和过程中起重要指导作用的是次级目标。但是,次级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如果连一些最基础的要求都达不到,那么次级目标就无从谈起,这些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基础目标。
二、军队财务控制的终极目标
1、军费投入的直接成果是战斗力
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主权国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军费支出则是国家为实现安全稳定所必须支付的一种成本。但是,国家安全是一种无形的公共消费品,是军费配置的“最终产品”;这种“最终产品”的实现需要依赖军费产出的“中间产品”的有效配置,即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军事人力的数量和素质、战备设施等战斗力要素的有效配置。因此,尽管军费配置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国家安全,但直接成果则是形成一定规模和结构的战斗力要素。这些战斗力要素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在平时起着威慑作用,在战时则直接进行战争。但是,军队作为生产者能够生成的战斗力水平与国家安全是不同的,军队应该生产、而且实际上能够直接生产的只是战斗力。因为军队生产的战斗力是否能带来国家安全,还与敌对国潜在的或现实的战斗力水平、敌国对本国的敌意程度和敌国对本国军事力量的判断有关。影响国家安全的这些因素,军队是无法生产出来的。所以,战斗力是决定国家安全的变量之一,但两者并不一定成正比。
2、军队财务控制的终极目标
尽管每个军事劳动者特有的目标都不同于他人,并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但不管个人所处的环境如何,他们在追求自己特有目标时仍要依赖于大体相似的基本价值标准,从而产生了人们追求的一种基本共同的取向――终极目标。就理论抽象而言,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体现了人们的理想追求,它是在所有方案中所存在的那种能够在不减少某种战力的前提下增加另一种战力,最终实现战斗力产出最大化的方案。在帕累托最优标准下,战斗力要素的“价格”能引导军事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军事资源的效率性和效益性。我们可以用埃奇沃斯盒形图来说明这个问题。
军队财务控制的终极目标是边际战斗力均衡,即对各种战力来说,战斗力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帕累托最优是一种纯理论上的抽象,其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军事劳动者的完全理性和战斗力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但完全理性的军事劳动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部分理性和非理性是大量存在的事实。当然,理性与非理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将具有专业判断能力的军事劳动者视为更理性。在现实中,绝大部分战斗力要素的流动也受到限制。所以,帕累托最优都无法实现。此时,财务控制是必要的。
只有军队整体战斗力产出最大化时,才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单位或部门战斗力产出最大化,未必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将寓有丰富内涵的帕累托最优标准作为军队财务控制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为了从经济学意义上为军队财务控制提供理论方向,更是为了实际指导现实军队财务控制目标的确定。因为帕累托最优目标具有稳定性,在变化的环境中,可用于指导具体控制目标的调整;帕累托最优目标还具有普适性,在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中,可用于指导现实利益矛盾的调和。但帕累托最优目标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没有明确的界定,不便于操作,易被作为橡皮泥而人为地捏制。而模糊的、抽象的控制目标会使控制者失去具体的行为导向,增加控制的随意性;使被控制者无法准确领会控制者的意图,无法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理论上的抽象只有化为明确、具体、可行的控制目标,才能用于控制的实际执行和控制效果的评估。因而应制定次级控制目标。
三、军队财务控制的次级目标及内涵
1、军队财务控制的次级目标
(1)保证军队财务的效率性。
保证财务的效率性意指军队财务控制保证实现资金运动规模、速度等方面的既定计划和预算,其中也包括正确处理完成计划和预算中的各种财务关系。显然,这总体上是一个“将事情做得‘对’”的目标,在军队财务控制目标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执行范畴内的目标。由于单位既定计划和预算能否得以实现将取决于各单位的执行状况,它们的正确执行也即“将事情做得‘对’”也就是具有“效率”。军队财务控制必须通过专业的手段和方法帮助而不是替代各个单位提高它们的执行“效率”,以此保证单位计划和预算的顺利完成。当然,这一过程肯定受制于各种财务关系,财务控制也要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使自己也更有“效率”。军队财务控制必然会导致加大控制力度、严密控制程序和加大控制成本等一系列的举措,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的效率,然而,减低财务效率绝非财务控制的初衷,它应当在控制效益、控制效率和控制成本三者之间做出权衡。
(2)保证军队财务的效益性。
保证财务的效益性意指军队财务控制要通过有效地影响决策,保证财务决策的相对科学和正确。保证财务的效益性不再限于执行层面。因为涉及单位的许多重大决策,对单位的现在尤其是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传统军队财务控制并不过多涉及对决策的控制,其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对决策执行的控制。但是,如果只限于通过控制使各个执行单位“将事情做得‘对’”,其效率再高也无法从根本上弥补决策失误及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我们必须将财务控制的着眼点前移到对决策的控制上来,这也就是加强对财务活动的事前控制。
2、军队财务控制次级目标内涵:利益关系协调上的侧重
军事劳动者是有限理性的,且军费资源总是稀缺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就需要在几个相关利益中进行选择,以实现军队建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依据利益主体的集合特征,在军队系统内产生了个人利益、部门(单位)利益和军队整体利益。从理论上讲,国家和军队最高权力部门追求整体利益――国家安全和军队战斗力,军事劳动者个人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军队各级单位、部门有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冲动。从军队单位内部来讲,可分为党委利益、财务部门利益和事业部门利益。现实中的利益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它们之间彼此制约、相互钳制,结成一种人类社会的共生现象――利益关系。在这种利益关系结构中,党委、财务部门、事业部门既有自身的利益,又有共同利益。尽管从整体上表现为共同利益,但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利益冲突。
从刘易斯・科塞对冲突的界定“冲突就是为了价值和对一定地位、权力、资源的争夺以及对立双方为使对手受损或被消灭的斗争”中,可见冲突的残忍。但该定义未免过于片面。党委、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协调或者全然冲突和不可控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前者使控制成为多余,后者使控制不可能存在。只有在利益关系中存在着利益冲突(潜在或现实的),并且这种冲突是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围绕着利益关系的协调而进行的财务控制才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所以军队财务控制次级目标的实质是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进行恰当的组合,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相对平衡、协调搭配,最终实现战斗力产出最大化。但是,利益关系的协调不等于对利益各方一视同仁。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有大小、轻重和远近之分,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体到特定的环境下,军队财务控制的次级目标定位应有所侧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是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这既是历史发展的一个事实,也是对现存财务活动的一种反映。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军队财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经济支撑能力、军队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法规制度、控制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军队财务控制的目标各有侧重,为实现帕累托最优而确立的军队财务控制目标可以通过图3来表示。
四、军队财务控制的基础目标
1、保证军队财务的合法合规性
保证军队财务的合法合规性意指军队财务控制应通过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检查、监督,保证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都符合国家和军队的法律、法规。由于财务经常涉及或引发许多敏感问题,它应该比其它管理控制职能更加重视合法合规要求。即军队财务控制应该将财务的合法合规性做为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目标。这就需要制定符合国家和军队法律法规的财务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并通过强化检查监督保证所有的理财行为都不超越它们的规定。
2、保证军队财务的安全性
保证军队财务的安全性意指军队财务控制必须全面保证单位的资金和资产安全。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资金安全,还包括实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这就需要加强财务控制的力度,堵塞一切可能存在和新出现的漏洞,使单位的全部资金和资产不受损失。这个目标虽然显得十分传统,但却是军队财务控制目标体系中最基本的目标。其实,不论在何种环境、何种单位中,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连资金和资产的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也就没有条件和资格去奢谈其他。尽管保证财务的安全性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但是财务安全在现实中依然非常薄弱,贪污盗窃、损失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新时期条件下的领导人的渎职行为和职务犯罪也在极大地威胁着各项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当各种各样的新财务理论和做法层出不穷时,传统的但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却被忽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奇怪和惋惜的误区。因此,我们的军队财务控制要充分体现保证财务安全性的要求。
3、保证军队财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保证军队财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意指财务信息合理地不受任何影响,真实反映军事经济活动情况,主要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可核对性和完整性。真实性主要指财务信息要真实地反映经费收支、构成情况,真实反映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真实反映资产的购置、配置、库存、报废情况。客观性主要指财务信息所反映的军事经济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信息的形成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业务活动为依据填制会计凭证,经审核、审批后、按照经济业务性质登记有关科目,并按照会计分期输出有关信息,从而形成客观存在的财务信息。可核对性主要指财务信息的产生和形成,不同的财务人员依据相同的信息输入并遵循相同的会计规则,可以得出相同或者基本相似的结论。完整性主要指财务信息所反映的军事经济活动是全面、完整的,不是零碎或者零乱的、没有秩序的,也就是说能够反映单位各项经费和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总之,军队财务控制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目标是保障,次级目标是关键,终极目标是核心,实现目标的过程既曲折又艰辛。军队财务合法合规性、安全性和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而战斗力产出最大化的终极目标又非常明确,实践中采取的许多财务控制措施其实都是围绕着财务控制的次级目标而展开的。但改革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所以,一定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使财务控制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以实现财务控制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8.
[3] 陈云、程浩:军队财务利益协调机制浅探[J].军事经济研究,2003(6).
[4] 王新驰、凤良志:论员工自律与企业管理[J].江淮论坛,1998(4).
军队财务论文篇2
浅析军队财务公开制度
【摘要】 信息公开是目前国家财政的大势所趋,财务公开制度是部队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军队财务公开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所成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状况与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军队必须找出目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进财务公开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财务公开 阳光财务 军队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社会对政府的各项财经活动的信息公开要求逐步增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各类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军队经费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由于部队的保密性特征无法完全向社会公开,但部分经费如公务费完全可以对内公开,接收监督。但是,从军队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公开制度与公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即从我国军队财务公开制度现状出发,探讨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部队实施财务公开制度的必要性
1、财务公开制度有利于建设阳光财务
阳光财务是近年来地方普遍推行的一种理念,是把财务工作放置于民主、公开的监督“阳光”下,这种理念所追求的是一种完善的财务公开机制。军队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可以把财务管理权利运作过程进行公开,把经费的收支信息进行公布,保证了其他部门人员和广大官兵监督的经常性和及时性。这不仅有助于军费的管理效益,还让部队理财行为在阳光下进行,逐步实现部队理财活动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最终推动部队阳光财务的建设步伐。
2、财务公开制度有助于推动财务廉政建设
近年来,军队不断推动财务廉政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把住经费关,制约领导和业务人员的权利,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和业务人员的清廉。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可以建立严密的财务公开程序,强化对单位领导财务开支决策和开支方式的监督,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办理经费业务时的信息公开,避免“暗箱操作”问题的产生,减少滋生腐败的机会,最终有助于推动财务廉政建设,保证部队领导和业务队伍的清廉。
3、财务公开制度有助于维护官兵利益
官兵是军队战斗力形成的主要源泉,而保证官兵的切身利益是激发官兵奉献热情的基础。推行财务公开制度,首先可以推进官兵对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住房、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准确掌握,保证官兵了解自身经济利益。其次,通过财务公开制度,促进经费开支内容、领导决策过程、经费结算决算等方面的信息公示,可以激发官兵对于部队财务工作的关注热情,促进官兵展开对财务活动的监督,保证部队建设方向与官兵长远利益的统一。
二、部队财务公开制度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民主和群众监督意识的增强,很多部队在财务公开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如某些单位就确定了财务公开的范围:包括预算公开、家底公开、收支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责任公开、借用公款公开、审计结果公开等,并对每项公开的内容加以细化。在公开方式上,大部分单位都采取了会议通报、口头征询、上墙公布等多种办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部队财务公开的发展,减少了违规行为。但是从整体上看,军队财务公开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
1、制度发展不平衡
虽然总部制定的相关财经政策中明确提出了要进行财务公开制度建设,但是制度中并没有硬性的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很多单位因为主观上积极程度不同、客观上基础条件不同、文化氛围不同等情况,在财务公开制度的发展上存在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级单位间的发展不平衡。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军区级单位的财务公开制度落实较好,而总部和下级单位在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上不够积极;二是同级单位间的发展不平衡。财务业务长期规范,基础良好的单位积极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不断建设相关平台。原来财务管理混乱的单位则被动应付,财务公开制度进展缓慢。
2、财务公开的内容不够统一
很多单位虽然逐步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也确定了财务公开的内容,但是公开内容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一是财务公开的项目不够全面。一些单位财务公开做的比较好,公布了预算、标准、责任等各个方面。一些单位则消极应付,只公布一些无关痛痒的简单内容。二是财务公开的深度不够统一。很多单位在财务公开的项目上虽然达到了统一,但是仔细查看就会发现,在公开项目信息的深度上,不同单位都有不同情况,有些比较详细,有些非常笼统。尤其是一些敏感性的支出,很多单位遮遮掩掩,很难从公布的内容中了解到实际情况。
3、财务公开的程序不够规范
财务公开不仅是确定公开的内容,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公开程序来确保财务公开制度的良好运行。目前军队财务公开工作程序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开的审查程序不够规范。很多单位在财务公开的落实上往往是由财务部门编制相关内容后直接公开,没有经过严格的领导审查和部门人员讨论,公开内容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二是没有保证申请公开程序。财务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申请公开渠道和相关程序,很多内容没有公开时,官兵进行公开内容申请的要求无法保证。
三、完善财务公开制度的措施
1、健全财务公开制度的组织机制
一是要明确财务公开的组织。财务公开制度涉及面较广,关系到很多成员的切身了利益。所以,为了强化财务公开制度的组织工作,要逐步成立财务公开组织小组,小组由党委领导牵头,主体为财务人员,并部分安排与公开制度相关的其他部门人员参与。
二是要明确财务公开职责。小组成员负责对财务公开制度的制定,并定期进行会议讨论,负责财务公开事项的论证探讨和审核。财务部门要定期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按照要求提供数据供给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同时,小组要委派专门的情况调查人员,深入了解官兵对财务公开内容的要求和对财务公开工作的建议。这是一项涉及面广、敏感性强、与广大官兵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小组中的其他部门负责协调配合财务公开制度进行,并参与监督公开制度的运行情况。
三是要明确财务公开的程序。首先是财务公开小组的主动公开程序。财务公开小组要对财务部门准备的数据进行审查,经过讨论后将核实的内容分类和汇总,按照事先确定的财务公开范围、时间、形式等进行公开。在公开后的特定时间段内,财务公开小组要接受官兵的意见反馈,进行整理后上报,对于内容中存在问题要进行讨论纠正,在限定的时间内给予官兵明确的答复。公开工作阶段性完成后要及时汇总整理,进行存档,方便今后的查询。其次是官兵申请公开的程序。要建立官兵对财务公开事项的申请机制,保证官兵的意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官兵申请财务公开事项的程序为:官兵通过网络平台或是书面形式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接到申请后及时将申请递交小组讨论,如果申请内容符合保密要求,小组就应该在短期内予以回复,并及时将信息进行公布。如果申请内容不符合保密要求,要针对申请者做好解释说明,保证官兵能够有充分的建议权和知情权。
2、统一财务公开的内容
一是要统一公开的项目。总部要从不同单位级别、不同工作重心等角度出发,进行财务公开内容的设计。同一级别,同一性质的部队要进行同样内容的财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财务管理的依据。财务管理的依据是财务工作开展的前提,主要包括财务法规、经费标准、预算等方面,这些内容要尽量公开,保证官兵能够了解内容并依据内容确保自身利益;其次是财务管理的过程。财务管理过程公开是指将财务管理的各种工作流程和方式等进行公开,便于官兵的监督,确保过程合规。主要内容包含有经费开支审批过程、预算编制过程、大项支出决策过程、财务检查过程、实力核查过程等等各个财务活动程序;最后是财务管理结果公开,主要包含预算执行结果公开、结算决算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经费结余情况公开、经费效益评估结果公开等方面。
二是要统一公开的范围。财务公开范围是指财务信息公开的对象,从目前的实际来看,由于部分资料数据的保密性,总部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公开对象。一般性经费支出必须面向所有官兵公开,保密性较强的内容要进行内部群体的公开,确保财务公开的全面化。一般来讲,针对党委领导主要公开单位财力资源的来源与配置总体情况,财务工作集体决策情况等;针对机关部门主要公开各部门的预算情况、各部门的经费支出情况;针对广大官兵主要是公布关系到官兵切身利益的工资、津贴、伙食费、住房补贴、个人医疗保险等方面,公布这些内容时要针对官兵的身份特点进行详细的标准和相关发放情况的说明,保证公开的内容通俗易懂。当然,针对党委和机关公布的财经内容只要不涉及到保密的,都要针对官兵进行公开,保证官兵能够及时了解单位建设情况,关心单位长期发展。
3、拓展财务公开手段
一是发扬传统手段。首先要充分利用广大官兵熟悉的传统宣传栏手段进行财务信息的公开,保证官兵了解信息的即时性。要设置专门的信息公开栏,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措施,上级有关财经法规、标准制度和财务改革举措,事关部队全局建设需要广大官兵了解的财经事项等,定期进行公布。而对于刚出台的财经政策和新下发的通知,则要及时张贴相关内容,让官兵及时了解。同时,要注重会议宣传、口头传达等多种方式的配合公开。其次,要充分利用书面公开形式。书面公开主要是采取文件传阅、简报、简讯等形式进行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小组要利用书面公开的范围易控优点,进行纸质文件,如总部、大单位下发的财经法规、规章和制度规定,各项经费审批程序与权限,单位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信息的发布,不过这种公开方式需要在特定的对象中进行。
二是发展信息手段。目前,军队在财务管理方面逐步普及了“军财工程”的使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军队内部局域网的构建也快速发展,为实施信息化业务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所以,军队财务公开手段要逐步适应信息化改革的步伐,各单位要在本单位的内部网页上开设财务信息公开专题,将相关政策、标准和财务管理的新闻、财务管理的结果等内容进行公布。通过与同级和下级间的局域网互联,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快速、全面的检索。通过长期的使用和有效的宣传,逐步转变官兵获取财务信息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财务信息掌握,最终推动军队财务公开制度的发展。
4、完善财务公开的法规体系
要逐步完善财务公开立法工作,在《财务条例》的指导下,总部要尽快出台有关财务公开制度的相关法规。法规中要对文章中讨论的各项内容进行明确,主要包括不同级别和不同任务单位的财务公开的内容、工作的组织实施主体、财务公开程序、财务公开对象等各个方面,以便从法规上保证财务公开工作的严肃性。同时,财务公开法规要明确对财务公开工作责任的追究,通过将财务公开工作细化分工,有针对性地提出违规情况的处罚措施,保证责任能够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并进行严格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形成良好的财务公开法制环境,进而促进军队财务公开制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来春:经济监督方式的创新――永吉县人武部财务公开纪实[J].后勤工作研究,2002(7).
[2] 李华燕、朱小兵:台州市试行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DB/OL].台州网,2009-09-15.
[3] 陈志宏:用好网络资源推进武警部队各级财务公开[J].军事经济研究,2009(4).
[4] 秦毅、龙金花:武警医院财务公开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后勤学术,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