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相关专业论文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保证人民的受教育权是人们满足自身基本需要以及参与正常生活的根本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等教育相关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等教育相关专业论文范文一:浅析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论文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给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古代文学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关注。
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初等教育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它主要是培养与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小学师资,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适应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中,特别是在各种版本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的入选,对高师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明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进行了若干思考与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其一,容量大、难度大、隔膜深而教学时间短。中国古代文学是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一门课程,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而且既包括文学史的阐释,又包括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还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文本语言及其反映的人和事都距离现代的社会生活有很大距离。而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却非常短,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初等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时间仅仅为一个学期,只有68个课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虽然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也在缩短课时,由过去的六个学期的教学时间改变为现在的三个学期,但教学时数还有大约250课时。相比之下,同样一门课程,初等教育专业的课时实在是太短了,使古代文学教学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讲授,教师一般是串讲文学史而压缩作品分析,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而我们知道,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基本以小学教师为主要职业,要求从业者既必须具有较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又必须具有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
其二,教材不实用。笔者目前还没有发现市面上有专门的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本科古代文学教材,一般都还是用那些大部头的文学史和作品选,不符合本专业教学时数少的实际情况。
其三,教学方法单一刻板。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于教学模式,基本还是沿袭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口授加板书,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方法,和以文学史为主,以分析作品为辅的教学模式。传统讲授是单方面的,不注重学生的吸收和消化,由于古代文学大多是文言文,文句艰涩、简约而蕴意深奥,学生识读、理解有一定障碍,加上没有足够的课时去品味消化,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而教学效率偏低自不待言。
其四,考核方式传统呆滞,不够合理。目前,检验教学效果及学生古代文学修养的标准仍是传统的期末考试方法,不少学生只是临考前死记硬背,敷衍了事,长远学习的驱动力不足,应付心态严重。除传统考试外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布置一篇小论文作为作业或考查内容。由于古代文学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参考资料也很多,学生古代文学课程的学期论文、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都容易遇到相同的两个问题:一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茫然失措,固步自封;二是取巧造假,剪贴、拼凑、甚至抄袭之风难以根除。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并推荐了70篇。据笔者统计,目前人教版、教科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等几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要求讲授的古诗文都在70篇左右,这使高师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基于学生古文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而小学语文教材又大量选入古代作品的现实,笔者以为,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不太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的目的应当不只是“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变,既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
1.更新观念,因材施教
在古典文学学术研究的领域内,尤其是诗学和词学研究长期表现着“书斋化”与“功利化”倾向是人所共知的,它的大量研究成果经常尘封于架上,少有问津,与教育、教学实际脱节。因而,顺应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古典诗歌作品比例不断加大的趋势,创构传统诗歌的现代教育与教学的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发展成为指导性、实践性强的示范性的教学方法,乃是改革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诗歌教学的当务之急。
其次,转变教育思想,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的移情作用和教材中固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高洁的人格精神、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尤其在进行作品分析时,注意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在提高鉴赏、评析能力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阅读分析、鉴赏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和现象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向
一是针对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时数少的情况,应该专门编著或者选取相对简明扼要的教材,放弃那些动辄三、四册的大部头文学史和作品选,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是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古诗入选的现实,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材也应相应加大诗歌的比例。师范课堂的古典诗歌教学长期附着在文学史教学的课程内,这种不独立地位无法保证其必要的教学时数,其教学目标和方式与培养对象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脱节。
诚然,古代文学的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每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质,有其自身的流变规律。笔者认为,在一般通识概述之后,可将教材内容分为诗歌、赋(含骈文)、词、戏曲、小说等几大模块,同时大大增加诗歌的比例,这样,既分门别类揭示古代文体的总体特征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洞悉文体本身的规律;同时又利于学生重点掌握古典诗歌的特质,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大程度地与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相吻合。
3.建立新型立体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为弥补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短缺现状,应该改革平面的线型教学模式,建构立体的网状教学模式。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现行的古代文学教学有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明清小说选讲等)两大块构成,而基础课、选修课各自为政,成为两种知识平台,两条知识线索。笔者认为,应该增加专题课(包括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使之与现行的基础课和选修课并重,将以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拔与纵深,删削其基础知识的重叠,避免简单重复。这样,基础课拓展了古代文学的“面”;专题课深入了古代文学的“点”;选修课促成了学生对古代文学中问题的研究与体悟,三者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从而构筑一个立体的、网状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保证知识体系的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的优化性与前瞻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克服基础课与选修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基础课、选修课、专题课统筹安排,做到“三个确定”——确定教学内容的划分、确定教学重点的安排、确定基本课时的分配,真正构成网状的教学体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选修课可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调整,开设一些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课程,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国学修养与经典诵读研究》《古诗教学的艺术》等,以较高理论修养及学术水平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针对性,发挥示范性、启发性作用,以学科前沿动态及人文思想的思考带动学生整体水平、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具备较强的古诗文教学能力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
高师初等教育还应该和小学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定期到小学听课,共同研讨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有关的专业咨询,介绍学术动态,推介书刊资料和其他服务。
4.引进多媒体,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如前所说,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需要大量的板书以及比较细致的阐释,这耗费了相当多的不必要课堂时间,加上时代久远、文字隔膜,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而多媒体课件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各种信息引进课堂,发挥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且便于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传统的作者简介往往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将作家的声像、图片资料以及历史地图等引进课堂,再配以文字介绍,形成的教学效果将跟以往大不一样。
又如在诗词教学中,有些诗词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如果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再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可帮助学生达到对作品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此外,多媒体技术尚可弥补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从而更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难以符合在课堂上朗读诗文,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用名家声情并茂地朗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
另外,多媒体课件制作容易,使用简便,且其内容可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节省了教师重复备课的时间,有利于教师钻研教材教法和进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5.改革“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建构探索式学习方式
古代文学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研究得太少,没有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尤其是在作品选的教学中,教师虽然也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作品来增强艺术修养,但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实际上放任自流,相当多的学生在上大学时还是只接触老师选讲的有限作品,毕业后这些知识也没增加多少,没有多少底蕴,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难以有深切的体验,这样非常不利于他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
教育心理学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构建的过程,离开了个体的主动建构,学习毫无意义可言”。所谓建构,一方面,新知识的理解是以旧经验为基础的建构;另一方面,新知识的摄入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它是学习者内部发生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而达到的超越新知识又改造旧知识的重组。”根据这一理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无疑依靠其主动、自觉的探索与学习。所以,笔者认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改革现行的“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建构教与学并重、突出学生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具体说来,一是通过开设专题课,以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教师注意适当地引导和点拨,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二是运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一方面,在课内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课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给学生古代文学的阅读篇目、背诵篇目,并以有效的检测手段来督促学生加强作品的阅读和背诵,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评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使之能胜任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弥补因课堂时间短而遗漏的知识以及介绍学术最新动态,提供给全体学生集体讨论问题的平台,教师也可随时解答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甚至鼓励班级或个人制作文学网页,展示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评论的成果。总之,将古代文学教学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延伸到课堂之外,拓展课程学习资源,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科研究视野,加强古代文学技能实践训练,激励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开拓与提高。
6.注重诵读教学,强化背诵功能
诵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古就有。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里曾载“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呻”,即诵读;“占毕”,即简册,可见诵读早已有之。苏轼教导别人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送安淳落第诗》)朱熹也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还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语,都强调了多读的作用。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深入体味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古代文学课堂中运用好诵读教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是要多读,还要熟读成诵,即背诵作品。潘菽在他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背诵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语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2]“从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来看,背诵是学生积累知识、发展能力的最基础的环节。字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而且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并推荐了70篇。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而,将来作为小学师资的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在学习期间大量背诵优秀的古典诗文,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和古典文学素养,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可见,在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效地采用这种传统的优良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的要求,强化他们的背诵能力。
7.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合理评估体系
如前所述,传统的仅看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定高低的单一考核评估方式不够完善合理,而合理评价学生的古代文学水平是提高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应该改革现行的知识考卷式的考评制度,应综观日常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作业质量、论文水平、完成研究课题的思路及能力等设定若干评估指标,同时结合课余扩充知识的阅读和实践进行追踪考查,尽量避免考核结果的片面性,除考查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外,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力图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检测教学效果和鞭策学生。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光亮.为“死记硬背”说句公道话[N].语文报·教师版.2006.01.20
初等教育相关专业论文范文二:以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为例
摘要: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好的状况,笔者设计并开展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研究以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为对象,在组建学习共同体,安排及组织活动、评估学习活动的情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学生培育学习共同体,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目标。
关键词: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培育
一、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江西省2010年教改课题“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师资培
养对策研究”中,对176名中、小学教师,264 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少数1—2个同学完全包揽,其余的成员基本上置身度外,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也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就此与上述中小学教师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以此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笔者尝试开展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五年制定向生必须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2、学习共同体
学者张建伟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固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构建学校共同体和班级共同体外,还可以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3、两者之间的特征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自然而然产生共同学习,相互作用的集体。学习共同体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它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恰恰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学习者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习者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也与学习共同体可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是相一致的。
三、研究的开展
(一)组建学习共同体
理想的学习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学习(learning with each other)、互相学习(learning from each other)和互利学习(learning on behalf of each other)的统一。[2]因此,笔者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进校时,联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调查,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家乡所在地等因素来安排共同体成员,尽量把性格互补、风格各异、来自不同县区、性别平衡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组建为一个共同体,成员人数为6—8人。以真正做到每个成员都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都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益又有所贡献。
创设环境,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共同体”在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被提出时,就具有以地缘为纽带、关系亲密、自然情感一致的意涵。[3]学习共同体与一般的教师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学习小组的一大区别,在于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为了让学习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发展,在配置好共同体成员后,笔者首先鼓励学生给自己所在的共同体“冠名”,旨在让每一个成员拥有一种组织的归属感。其次,发挥大学校园学生座位的不固定性,要求地理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座位上靠近,以便于课堂上和课间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第三、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指导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们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第四,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标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
(二)安排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要使组建的学生群体成长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需要教师对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予以合理安排和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习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指导。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乡土地理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调查、参观、野外考察、专题研究、条件分析、汇报交流等为学习方式,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理化生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课堂地理学习过程的升华,是将应用主题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到更高层次——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价值取向,适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年龄较小,学习热情高,可塑性强,并且学习时间、空间灵活、充足。综合上述因素,笔者为学习共同体安排了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真实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宽广的视域和灵活的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运用各种解决策略,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可能多地从各个角度探索问题。或者探索问题睥各个侧面,并且切身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如何以及为何被运用的,从而真正习得这些学习策略,具体说来,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4]
(图1: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
1、发现问题。鼓励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想法,而不去深入追究这些想法是否完善。由于小组内成员思维的异质性,思维的想互激荡作用特别明显,新的想法也就容易涌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次,要求每一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循“讲问题、听问题、谈问题”的模式,指导每一成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讲出来,同时,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问题,最后讨论大家提出的问题,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围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确定共同体要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学生们曾提出过以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杨歧寺的宗教文化”、“萍乡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神奇武功山”、“萍乡城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调查”、“走进‘凤凰天成’——萍乡精品小区设计中的问题”等等。这些主题由学生自发提出,兴趣高、实践性强,因此可行性高。
2、分析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后,学习共同体首先根据主题要求和成员的实际情况,推选出活动的负责人,学习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意涵的认识,进而提出拟进一步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获取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理论搜集、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其他成员给出反馈或建议。其次,负责人根据讨论的情况,组织成员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成员分工,每个成员明确自己要获取哪些知识信息以及怎样获取这些知识信息,并分头展开相应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学习活动。
3、解决问题。每一成员在共同体中汇报自己信息收集、知识学习情况中,所有成员在共同评估这些知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而,每个成员再次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最后,共同体成员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综合获得的知识信息,表达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见解,并撰写活动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评估。
(三)评估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情况及效果
1、评估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主要对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可对每一项目提出更为具体的区分内容(见图2)。
评价内容评 价 要 点1评价要点2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在各项探究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下列情感与态度:兴趣、好奇心、探索欲、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创新精神等。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能否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能否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
能否与他人合作解决地理问题。
表达、交流探究成果能否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否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得出基本合理的解释;
能否用语言、文字、地图、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因此,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的,首先,成员在共同体内部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其次,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第三,共同体之间通过活动展示,交流等进行评价,第四,教师通过活动过程的观察,对每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四、研究的结论及遗留问题
(一)培育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其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形成共同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同背景文化、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其共同协调确定的学习目标,这就保障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既让五年制定向生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培育学习共同体对新课程改革有指导意义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异质性,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结构和对话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相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能够从学习经历中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将对今后在实际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有新课程的理念,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形成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指导能力,帮助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目标,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调动教师进行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宴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8.
[2]胡咏梅,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3]赵健.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4]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7
[6]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5-278
[7]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初等教育相关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1.初等教育专业论文参考
2.浅谈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3.关于初等教育的论文
4.有关初等教育毕业论文
5.初等教育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