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赏析

2017-05-27

"杨守敬《平碑记》云:"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史晨碑是我国东汉时的著名汉隶石碑,也是我国千百年来隶书的楷模字体。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欣赏

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图片1

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图片2

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图片3

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图片4

史晨碑介绍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史晨前碑〉奏铭建宁二年碑刻后,又追述建宁元年到官,刻在背面。有谓先刻元年,转后面。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东曲阜孔庙。〈史晨前后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清方朔以为〈晨史碑〉"书法则肃 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见〈枕经堂题跋〉)。何绍基说:"东京分书碑尚不乏,八凡遇一碑刻,则意度各别,可想古人变化之妙。要知东京各碑结构,方整中藏,变化无穷,魏、吴各刻便形板滞矣"(〈史晨碑〉跋)。此本"秋"字完好,为明拓精本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史晨碑》:"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庄遒美,历来评定为汉碑之逸品。磨灭处较少,是汉碑中比较清晰的一种。《前碑》结字似略拘谨,《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放纵拓展。总体而言,《史晨前后碑》的字体规正,属汉隶中普通平正的书法,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

出东曲阜孔庙,建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随着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孔庙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是占地21.8万平方米,包括三座大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五十四座门坊的建筑群。它收藏历代碑刻二千多块,成为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是全国四大碑林之一。

《史晨碑》是孔庙珍品,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东汉隶书章法

汉代宫殿皆有题榜,官府有告示、禁令,也往往用大扁书写了立于通衡要津,然而这些大幅书迹,今已不能得见,大篇幅的作品只有见之于碑刻。简犊由于狭小,尤其是竹木简,一般只写一行或两行。编次成篇,故无章法可言,而碑刻篇幅大,行字多,故排列方式有所讲究,大致有三种形式:

行列整齐:汉碑中一些庙堂名刻如《乙瑛》、《史晨》、《礼器》诸碑,以及墓碑如《武荣》、《曹全》、《张迁》诸碑,还有《熹平石经》,摩崖《西狭颂》等,皆行列整齐,《鲜于磺》、《肥致》、《张景》诸碑及《朝侯小子残石》等还用刀画了正方形的棋抨格。由于八分书大多结体为扁方形,所以就自然形成字距大于行距的特有章法。明清人隶书作品大多采用这种章法,有时还增大字距,缩小行距。用这种章法者,字皆大小相仿而较工整。

有行无列:汉代碑刻中,如《三老讳字忌日记》、《祀三公山碑》、《王孝渊碑》等,皆有行无列。《莱子侯刻石》、《石墙村刻石》、《太室石胭铭》、《苍山城前村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萝他君石祠堂画像石柱题记》、《许安国祠堂题记》等,都画有竖行线,这类形式多见于墓记、画像石题记,所书刻的字长扁不一,随形而异,显得生动而活泼。字距靠得较近,行距稍宽,贯气而紧凑。画有行线的,行距即使较紧,也不显得纷乱。行线起到了间隔和增加行气的作用。

无行无列:汉代刻石中《部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刘平国碑》、《杨淮表记》和四川有些崖墓题记,都是无行无列,或虽有行而不ft。这种形式多半见于摩崖,因刻字于天然岩壁,或虽加整治,而石面不平,时有石筋、裂纹,字须让开,故不成行列。这种章法看似散乱,实不易经营,字形有时大小悬殊,彼此错落,互相让就。笔画都较细,若粗肥则会成为一片浑白模糊.字一般较放率,穿插而生奇趣。

章法与书法的配合:章法是对整篇字的安排布置,它虽不是书法之木身,但是整体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章法对书法作品所要表现的风格是有影响的,章法与书法配合得好,能使追求的效果更强烈,反之往往会失败。《曹全碑》、《孔彪碑》等,书法飘逸秀美,其字行距拉得很开,显得更加空灵洒脱。而《郙阁颂》、《校官碑》等,书法朴茂厚重,而字行距皆紧凑,更增淳古缤密的气息。《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字有巧厘米以上见方,古朴苍浑、方拙舒阔,而章法上无行无列,密不透风,增加了字的气势。仔细观察汉代碑刻,可发现其中有许多因章法与书法较完善的配合而相得益彰。这不可能纯属巧合,应看到汉代书法家对章法的功能有了自觉的认识,对通篇布局已有匠心经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