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牛肉的散文

2016-12-10

冬天吃牛肉时,最好吃黄牛肉,黄牛肉性温,山药牛肉汤药食相兼,偏重于补气健脾。体倦乏力、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者最适合食用;下面是有吃牛肉的散文,欢迎参阅。

吃牛肉的散文:我爱家乡的牛肉汤

牛肉汤是我们淮南这儿的著名风味小吃。

牛肉汤的汤是用锅熬牛骨头,慢慢熬制而成的,听人说,从夜里11点要熬到早晨6点呢!就算坐在桌边,还没见到汤,也能闻到从后厨房飘出的香气,让人恨不得马上把飘出的香气全吸进鼻子里。晶莹透亮的山芋粉丝浸在淡黄色的汤中,汤中飘升上来了淡淡的白色热气,汤的表面泛着油花,一片片牛肉伴着香气扑鼻的汤汁,绿色的香葱和香菜加以点缀,一丝丝千张散落其间,金黄的豆饼,构成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的做法十分简单:店里来了客人,在碗里放上山芋粉丝,在熬好的牛骨汤中舀上一两勺乘进碗里,烫一下,再将汤逼出,反复两次,经过鲜味十足的牛肉汤烫熟后,再把烫熟的豆饼,牛肉,千张丝放入碗中,加入汤,在上面撒上葱花和香菜末,拌开。爱吃辣的客人可以在每桌都有的小罐中舀上一小勺秘制的牛肉辣油,和上汤,喝上一口汤,那香辣醇厚的味道一直在口中回荡,让人不想张嘴,生怕一张嘴,满口的香味都会“出逃”。汤的浓郁、醇美、鲜香,令人回味无穷,如果你再吃上一口淮芋粉丝,一片牛肉,那个味道这是一个“鲜”字所无法形容的。你如果是在当地吃,喝上一碗牛肉汤,在吃上两块当地特有的油酥烧饼,那一天都会感到十分有精神。

喝牛肉汤时,我坐在桌边,看服务员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我的口水就从味蕾中分泌了出来,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挑出几根

粉丝,我“嘘溜”一声就把粉丝吸进了我嘴里,然后,我总是喜欢吃一口豆饼,吃一口粉丝,吃一口千张,再吃点香菜,一片牛肉,最后在喝上一口汤,那样,豆饼特有的绿豆气息;淮芋粉丝的爽滑;千张丝黄豆的清香;香菜沁人心脾的滋味;牛肉的肉香;汤汁醇厚的味道,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几种味道叠加在一起,就是著名的淮南牛肉汤。

听了我的介绍,嘴馋了吗?那就赶快来淮南,品尝牛肉汤吧!( 文章阅

吃牛肉的散文:中考后再去吃牛肉面

“铃——”终于下课了,一节体育课下来累的我两眼冒金星。“哎,咱们出去买点东西。”“出去?”我莫名其妙的看着同学。“看!”她指着校门口,我定眼一看,天哪,一群骑着自行车的人正向某大街方向进发。我才想起来,昨天他们就去吃牛肉面了,看看表4:45,还来得及,“行!”我们几个女生连手都顾不得洗,匆匆出去了。

我们来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超市,很快就买完了吃的,但A同学说是有一拨男生没有表,让我们回去时叫他们一声。一看表,还有十分钟时间才上自习,完全来得及。再过五分钟怎么都吃完了。过了一会儿,他们都出来了,我们便往学校走。在操场上学弟学妹们正在为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做准备,他们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眼光,有个学弟说:“哇噻!初四的生活真好呀,还可以出去吃饭。”另一个学弟应和着说:“是呀,不定吃什么好东西了,瞧,嘴上还挂着油呢!”我心中一阵窃喜,初四的生活,苦中也有乐呀,这也许就是一张一弛吧。

谁知,正在我们一行人嘻嘻哈哈的时候,看到了校长站在教学楼门口,黑着脸问“你们干什么去了?!”小D说:“去吃牛肉面了。”校长生气的说:“回头让学校给你们煮面条吃,让你们整天吃面条!”大家都听出了校长说的是气话,可谁知平时憨直又有点迂的小D还认认真真的说了声“谢谢!”校长站在那,鼻子没气歪了。我一看情势不对,三十六计,逃为上策,一帮人赶紧呼呼的上了楼。谁知一进教室,气氛不同寻常,教室里静悄悄的,一见我们回来,教师里仅剩的仅剩的几位同学表情严肃,七嘴巴舌的说:“你们怎么才回来,老师都急了!你们看都几点啦?”我一看表,好家伙,时间啥时走的这么快?都已上了十分钟的自习了。我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哎,第一次出去就被逮个正着。看来,要想不湿鞋,就不能在河边走。这事连校长都知道了,这回连校长都知道了,这回我的小命要玩儿完,我的心咚咚的跳个不停。

果然不出所料,随后迎接我们的是比校长下的还大的暴风骤雨,老师铁青着脸随后进来了,一进屋厉声嚷道:“刚才回来晚的人都站起来。”我们一个个蔫头耷脑陆续站起来,不敢正视老师。老师环视了一下站着得人嚷道:“别的班都在上自习,你们还有闲心去吃牛肉面,都什么时侯了,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到计时,你们紧张了吗?看看黑板上的他市实一字,你们都做到了吗?”老师的话就像一盆盆冰水,让我们浮躁的心颤栗起来,让我们沉迷的大脑清醒过来。

是啊,离中考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了,面对这黄金复习期,不仅需要紧张刻苦的努力,更需要具备一颗踏实的心,看来,我这个宣传委员应该把后边板报上的到计时的缩小些,而把踏实二字放大些,因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踏实都是最重要的。中考一天天向我们走来,我们应以踏实之心去迎接它,待金榜提名时,我们才会真正踏踏实实的去逛街,去吃牛肉面!

吃牛肉的散文:兰州人吃牛肉面

兰州人吃牛肉面,在兰州是一道热热火火的风情线。兰州人吃牛肉面,从不说是吃牛肉拉面,加个“拉”就老外了。近几年,兰州还流行一种新叫法,俩帅哥或靓女对话:“今早吃啥?”回答:“牛大”。倘若让外地人听着,一定会傻眼愣眼瞪眼。这是图省舌头力气创造出的新名词,是英语里称呼词的派生名字,它的全称叫“牛肉面大碗”。“牛大”的另外一层意思是盛牛肉面的碗大,能将一大碗牛肉面吃完,就是告诉对方,我行着哩。

兰州人吃牛肉面,早餐那一顿最多。遍及兰州大街小巷的牛肉面馆,天未亮就开门,进得店来,有的人票还没买,扯着嗓子就喊:“下个三细,辣子多些!”“二细,辣子多!”这是男女食客的声音。“细的,多煮一会。”“薄宽,萝卜多些。”不用问,这细的和薄宽是上了年纪的人选择最多的,对于萝卜,兰州人则有生克熟补的说法。

牛肉面的面条,在兰州有粗细宽窄样式,有区别,有讲究。细的如线绳,二细略粗,三细又比细的粗,比二细还细一点。胃口有点不舒服或是消化不畅,还可以点一碗毛细,它比粉丝还细。韭(菜)叶型也是不少人喜爱的,还有宽的薄宽和大宽型,各不相同,宽的就一公分的样子,薄宽形状没变,区别在厚薄。大宽可就宽多了,像腰带。另有一个样式叫三棱,顾名思义,就是像粉条粗细的三条角线,点这种样式的顾客,虽然口里讲:“下个三棱子!”多数的用意是要看看拉面师傅的手艺如何。

兰州人吃牛肉面,一定得放油泼辣椒。不要辣椒的食客,十有八九不是兰州人。没有辣椒的牛肉面,在兰州人看来:“光汤汤水水有啥吃头嘛!”比起两湖四川人,在辣子面前,兰州人绝对不逊色。什么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全不在兰州人话下。在取饭窗口,人们说得最多的话是:“辣子多些!”“再来,再来,再来几下!”“要底下的辣子碴碴,不要上面的油。”有的店内,舀汤师傅手握调羹低头照客人的吩咐:“六下!”“十下!”“十五下!”一下就是一调匙,那该是多少辣椒啊。当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端在面前的时候,辣椒的红颜色,已全部盖住了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特有色调。清的汤不见了,白的面和萝卜隐隐可见,绿的蒜苗芫荽略微能见,只有红红的辣椒还有牛肉盖满了碗面,香气扑鼻,诱人口角流涎。那些穿戴时尚,眉清目秀,举止文雅的年轻女子,吃牛肉面调辣椒,真个是巾帼不让须眉,反复给掌勺师傅交待:“辣子多些,再多些!”在取饭口,八、九岁小男幼女,爸或妈刚给他明示:“你少放些辣子。”转身他就压低噪音:“叔叔,给我多放些辣子。”

吃兰州牛肉面,在交票等端碗的空档,观看拉面师傅的操作也是一样享受。几位拉面师傅围着一张面案,那气势是目中无人。一截近20公分长5公分粗的面剂,从案板上提起,当下就变成一副弹簧拉力器,来回伸缩两下,又立马换成立体的五线音谱,还没看清面貌,瞬间这五线谱又变成一对白鸽翅膀在师傅的两臂间上下煽动,配上他头戴的白帽身穿的白净工作服,活脱脱一只雪鸽朴棱棱水面上飞。这几样变换,总共才十几秒时间,只听“刷!”一声,如渔夫撒网,近乎六、七十米长的一团面条飞扑进滚沸的锅里。随即,一朵莲花漂上来,旋转翻腾。碗还没端在手,眼珠被绕花,胃口让诱开,食欲顿时涌上来。

面从锅里进到碗里,下一位上场的演员就轮到掌勺舀汤人了。大凡牛肉面馆里,掌勺人是主演,是压台戏。掌勺人立在锅灶前,侧面顾客站了一片,谁吃细,谁吃宽,谁辣多,谁面少,谁是一碗,谁要三碗,在收票的同时,瞅一眼,对方啥模样,统统要记心间。几分钟一变,若不灵性,稍一疏忽,下错面,递错碗,顾客可不干。只见掌勺舀汤人一勺一勺的汤,一匙一匙的辣椒,一把一把的蒜苗芫荽,一撮一撮的牛肉丁,伴随着勺子碰锅敲碗的清脆声,一碗热辣辣香喷喷的牛肉面就送到食客手里。看掌勺舀汤人的表演,也是享受,吃起面来,自然是筷子一挑嘴一张,口舌肠胃全都香。

端着牛大碗,就该拎醋壶。和调辣椒一样,多数食客是适可而止,合味就行。但但就有一些口味重的人,拎起醋壶在碗里划圈子,一圈一圈,醋浇在面上,渗进汤里,那才叫醋,也真个酷,也才是个酸。还有的主儿嫌醋味汆不进面里,索性一筷子挑起碗里面,像一处瀑布,更像似在凉晒白线。然后,醋壶嘴对着面,来回浇泼。这样有两样好处,醋味浓了,面条凉了,三下五除二,吃罢就走,上班挣钱。

兰州人吃牛肉面,最讲究汤,汤好面就香。那些常客在将面吃完以后,便细细品尝起汤来,尤是上了年纪者,喝汤的架势,喝汤的声音,喝汤的表情,最为引人诱人招唤人跟着他们一起喝汤。只见喝汤人双手抱碗,咕嘟嘟吸一口,让汤在嘴腔里稍停一下,等咽下肚时,再长长地一声“哈——”。看着听着人家喝得那样自得,又是那样香,本来打算搁筷放碗要走的人,不得已再一次端起碗,大大美美喝一口,再巴答巴答嘴舌,细细一品,真还就是香。

兰州人吃牛肉面,一进得店来,很少听到有人讲话,只能听见“呼噜呼噜”唏食声。这声音此起彼伏,有长有短,或高或低,无节奏,有曲调,是别的饭馆所没有的。有兰州人将这种吃法与音调输出国外,竟然得到洋老外的认可并学习践行。2010年3月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一篇《洋拉》的短文,讲述一位身着唐装的兰州老板娘,在法国巴黎开了一家名为“活着的面条”的兰州牛肉面馆,“店内贴着告示称:‘请于1小时内用餐完毕’。更为兰州风味的是,“进了店,就是‘中国规矩’,不给刀叉,一律用筷子,还鼓励法国客人抛弃绅士做派,吃面喝汤要‘出声’越大声越好。”这告示加规矩,并没吓跑巴黎人,一时间,“‘爱我,就带我去拉面馆’已成为巴黎一些时尚小资们的口号”。

兰州人吃牛肉面,不光喜欢吃辣子不吃菜,也习惯板凳不坐蹲起来。明明店家为客人准备了桌椅板凳,他偏不坐,端着碗,来到店外的台阶或窗户下,弯腰一蹲,筷子把面挑起一二尺高,还款款摇摆,让热气飘走,让香气进鼻,接着几声“扑噜”,半碗面早进得嘴下了肚。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人在百余年前创造的方便快餐。兰州人吃牛肉面就图个喷香,顺畅,新鲜,热火还有快档。碗大面多料全的牛肉面,价钱比洋快餐低老鼻子了,只有厚道朴实诚恳的兰州人手里才出兰州牛肉面。假设有一天早晨起来,兰州的大街小巷忽然不见有行人,商店门没开,单位公司没人来上班,工厂机器不运转,别紧张,别惊怪,你放心好了,没出什么大事,那是所有牛肉面馆的师傅们太累了,商量好在一个地方喝“三泡台”茶缓乏气。于是呼,人们都在自家的厨房里调汤揉面,忙着制做牛肉面。至于那味道嘛,就再不用多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