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兰花的散文精选3篇

2017-06-08

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品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兰文化,兰花丰富的内涵凝聚了广大爱兰者的精神寄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写兰花的散文精选3篇,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写兰花的散文精选篇一:敬对兰花

相对于花草的世界来说,兰花绝对是不起眼的。且不说牡丹的雍容华贵,芍药的自然清新,梅花的傲雪暗香,菊花的顶霜昂立,就是其他的道不出来名来的那些小花们,也许都要比兰花要好。虽然如此,但我心里对于兰花,还是有割不断的一种独爱。

兰花确实不起眼,有时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看,把它随意的栽在一个花盆里,放置于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不闻不理,它依然可以旺盛的生长下来,那碧绿的如同韭芽般的叶子显示着生命的存在,虽然上面不免沾点灰尘,但是去掉灰尘之后,那绿油油的精神抖擞的叶子在向你展示着精力的旺盛!就这样一种不卑不亢的生命存在的态度,你就不由的对它起了一丝的敬意。

最好的是兰花盛开时节。兰花盛开时不像其他的名贵花一样,先是打个骨朵,然后慢慢长大,最后才姗姗来迟般的盛开,这一个过程让人等得心焦。如同古装中的大家闺秀,出场之前需要垫称,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兰花开花的过程没那么排场,它只是在根部直接顶出长满花骨朵的那一枝,慢慢的长大,慢慢的从底部依次盛开。你想欣赏,什么时间都可以,不用焦急的等待。那花也是小小的,虽然不如牡丹的艳丽,玫瑰的妖娆,但是它那稚嫩的花瓣,淡雅的香味,葱绿中那一抹的淡白,足以让你心旷神怡。

打个比方说,牡丹是雍荣华贵的官家太太,梅花是独立特行的君子,那么兰花就是我们寻常百姓。老百姓们生命力的顽强,自古以来就有。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叙述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那种是在任何困难之前不折不挠,顽强活下去的那种精神,岂是矫揉造作富贵人家所能接受的?

欣赏兰花,欣赏它的那种泰山崩于面前脸不改色,面对艰难困境顽强面对,遇事百折不挠,坚强生活的那种态度!试问任何民族,没有了这种精神,谁能大浪淘沙,延繁至今?

关于写兰花的散文精选篇二:我的兰花情

书房里的兰花又开了。长长绿绿的叶子上,伸出一支似鹤颈样的花茎,花茎上一朵含苞待放的白色花蕾,像个纯真含羞的少女。不一会儿,那花蕾慢慢地张开了,展开三片洁白的花瓣,衬托着紫色卷起的花蕊,显得是那么高贵而又典雅。

每当我看到兰花开放时,就会自然想起她——一个相识暂短而又印象深刻的女教师。

那时,我在远离连队的一个单独执勤任务点当班长。单独执勤点地处偏僻,光秃秃的山坡上只有我们班十几个人。山坡下边是一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里有一所只有二十几个孩子的小学。学校里有两名教师负责教这二十几个孩子从一到六年的所有课程,男教师是一名本村回乡青年,女教师是一名从城市里来接受劳动改造的中学教师。

女教师虽然已到中年,但还是单身一人。修长的身材,白静的脸上带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文雅端庄。听当地村民讲,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与一个什么领导有“作风”问题,所以下放到村里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村里干部看她一名弱不禁风的女子,又没有地方住,为了照顾她,就让她住在学校,并协助那个男老师教学。她把所有的精力都赋予在孩子们身上,深受学生和村人里的爱戴。

我们班住在山坡上,打井困难,当时吃水要每天派两名战士把水桶放在手堆车上,到学校水井取水,时间长了,战士们与女教师熟悉了。

当时部队为了提高干部、战士文化素质,提倡各连队在业余时间进行文化课补习。我们班远离连队,班里人员都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小学毕业生,要完成补习任务,在没有师资的情况下,自然想到那名女教师。我把我们的想法与连里进行了汇报,连里批准了。(没有把听到情况进行汇报,只说是名教师。如果说那些情况,在当时政治背景下是不会批准的)

我与副班长是第一次去她的宿舍,虽然只有几米,但狭小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整洁典雅。书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靠床边一个高木架上放着一盆长着绿绿叶子的兰花。我们说明来意,她有些顾虑,主要是担心她的身份不适合给我们讲课,怕让上级知道了影响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我们向她说明了我们来请你上课是经上级批准的,听后,她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不管风天雨天,每星期三、六的晚上,女教师都来到我们宿舍给我们补习初中语文和数学,有时还给我们讲人生道理。她那渊博的知识,她那纯朴高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全班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班里各项任务完成得也很好。然而好景不长,三个月后,上级给她落实政策回城了。

她走的那一天,我和副班长代表全班去送他,我们来的比较早,她已把东西整理好了,看我们来了,让我们坐下,同我们聊起来,第一次讲到她的身世,第一次讲了她的情况,最后语重心常对我们说:“你们还不知道吧,我身上已患有绝症,生命给予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不管多长时间,不要去抱怨,不要去埋怨,要把爱心留给人间。”“你看那朵兰花了吗?多么好看,但你们却不知道,她的花期很短,上午开了,下午就谢了,但她却把美留给了人间。”

这时我才看到她床边的那株兰花开了,在郁郁葱葱的枝叶间,一朵白色加点紫色的花朵,亭亭玉立地绽放着,清洁高雅,释放出淡淡的幽香。我不禁想起古人那“气质美如兰”的诗句,这不正是对我们老师的写照吗?

村里老少乡亲都来了,老师含着泪抱着那盆兰花上车走了。

因为生活在部队环境有限,更因为自己年轻不懂事,老师到了市里联系就少了,听说回市里不到一年多就去世了。我现在想起来很内疚。

十年前,一位老首长让我去他家里有事,进入客厅刚要坐下,就看到他家的窗台上有一盆正在怒放的兰花,那往事一下子串进我的脑海里,我情不自禁走近兰花,仿佛又看到老师那亭亭玉立的身影。

老首长看我这样仔细地观赏兰花,就说:“怎么,你喜欢这盆花吗?”

我赶紧说:“喜欢,喜欢!”

老首长对说:“老伴呀,既然肖羽喜欢,你就送给他吧?”

首长老伴说“好”!

就这样,我抱着兰花走了,回家后,我把她放在书房里养了起来。

每次开花时,我都会细细观赏她,耳边总会响起老师的话:

花期虽然暂短,却把美留在人间;

生命虽然暂短,却把爱留在人间。

关于写兰花的散文精选篇三:闻香识兰花

宋代苏东坡的咏兰诗“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把兰花这个“空谷佳人”的活色生香如此传神地赞美了一番,让人百读不厌。美人肯定是好看的,可夸美人只是说美还是不够的,得带香字,要用国色天香来形容才够贴切。那么,兰花的香味有何与众不同的呢?兰花既没有金桂的十里飘香,没有玫瑰的迷人**的甜香,没有出水芙蓉那带着水气的清香,也不会是夜来香夜幕中袭来的阵阵闷香。兰花的香味时有时无,时隐时现,时近时远,时浓时淡的。它飘荡在山谷中,或弥漫在庭院居室里。它就是孔子所谓的“王者香”。

家中兰花死了一盆,半是源于疏于照料;半是因为这不适宜的天气。看着空空的花盆的小土包,我不禁有些伤心,也钩起了些回忆。家中种有兰那都源于老爸,他外出时路过山涧必放眼四处搜寻,偶尔也还真能在僻阴之处搜得一两株兰草。当然那绝对不是价值几千几万的玉海棠,五彩麒麟什么的,顶多也就值个金荷或者大红朱砂。所以花也就只是素或红了。老爸也就把它掏回来用个瓦(陶)罐,找些松的沃土填上,再浇些水,往阳台或屋顶阳坝一放,就对着它点上了一根烟。妈总嚷爸常到处摆这么多瓶瓶罐罐,爸也只好笑笑:那花开的时候味道不是那么好闻嘛!于是妈也笑着默认了。我和弟起初并不赞同爸的做法:它长坡上好端端的,为啥要把它弄到家来呢?而后看它又长的那么青翠,条条叶的纹路清晰地从底延伸到茎尖,像是一把把倒插在土里的绿色小宝剑。我俩也很听话地把喝剩的茶叶水小心翼翼的倒在兰根下(其实这种养兰的方法究竟起作用与否我现在仍未考证得实,但如果说君子兰也想品品茶,那我倒乐意承认这真是一个育兰良方了呵。)

不久才发现兰其实也很不好养了。它喜阴,但也需要一定量的阳光,所以得常常搬进又搬出。要是待室内过久,它又因干燥而像个营养不良的小孩一样面容肌瘦。但外边也不能待太久,尽管没有夏日的毒阳,四川的阴雨连绵又会让它烂心烂根的。看来想要在一个朦胧的侵晨嗅到那一缕清香还是不怎么容易的阿。

后来老爸从他朋友那儿得知在花盆下用红砖铺就,内有水道,便于积水及时流出,花盆稍置于屋顶阳坝屋檐下,用青竹管引少量屋顶落雨于盆内,即可保持盆内湿润,同时置于室内外边缘的屋檐下只能照到午后的阳光,这样勒克斯也算适宜。于是爸去买了几个好的透气花盆,重新给移栽上,效果就好多了。我和弟在校读书,爸经常在外,没怎么照看,它居然也长的好好的,青翠浓郁的一大簇,跟山中时的清瘦和生病时的萎蔫完全是另一番景致。其精神劲儿绝对不亚于我在兰博会上见到的任一一株。

高中放五一的一个假期,我们回了家,晚上坐在阳坝顶上乘凉吃着自家花坛里结的草莓时,一阵微风让大家又闻到了久违的芳香。还是那么淡淡的馨香,多一分即腻,少一分则虚。跑近一瞧,淡绿犹青的利剑间撑出一两朵鹅白的珙桐似的花瓣,但只有三片。有一株却是三瓣青翠间夹三瓣紫斑点。就跟那个湘妃竹似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