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小买卖创业起家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
谢来生通过当《英语周报》的校园代理,赚的人生第一桶金;何永亮因为一次出游有了创业的想法和勇气。4月26日,在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组织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座谈会上,省十大自主创业之星标兵何永亮及多位学生介绍了创业经验。
从校园“小买卖”起家
谢来生,是该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大一刚进校时,谢来生带的钱还不够交学费,那时,他就决定以后要自己挣钱交学费,养活自己。
“很多人都想创业,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入手。”谢来生说,他的创业是从校园中的“小买卖”做起的。谢来生发现学生喜欢看《英语周报》,他就通过努力当上了校园代理,最终做了700份左右,挣了六七千元,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谢来生看到教务处贴的征订下学年教材的通知,学生可自愿购买,他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就跑到书城、旧书市场联系资源。由于自己卖的教材便宜,很受学生欢迎,“做得最好时,一年能挣八九万元”。
用“头脑”让别人投资
大学时,何永亮组织班上同学出去旅游时认识了旅行社的经理,从此何永亮做起了旅行社的校园代理业务。事后,他组织了60人游世纪欢乐园,每人5块钱提成,这300块钱是他赚得的第一桶金,如今他已是郑州一家照明工程公司的总经理。
大一暑假,何永亮进入河南一家网络公司打工。后来,何永亮自己想开家网络公司,但要投入十几万,还要有懂技术的人。
可当时,这两样他都没有。何永亮说,他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告诉了在网站打工时认识的一位老总,希望他能投资,然后又找了位技术人员,两人都答应了。就这样,公司就开起来了。
他认为,大学生要用自己的头脑赚取第一笔原始资金,而不是盲目投资,“投资不是我们干的事,我们要做的是让别人给我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