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饭散文
妈妈做饭散文 妈妈做饭
妈妈因为工作忙,所以家里的饭都是由姥姥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着妈妈做的饭菜时的那股香甜劲,我想:什么时候若能吃上妈妈做的饭就好了。
机会终于来了。
一天,姥姥带着弟弟到老姨家去了,家里只剩下妈妈、姥爷和我。因为没什么事,所以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了中午,姥姥还没有回来,而这时的我们早已是饥肠辘辘。看来,只能从我们三人中选出一个人做午饭了。首先,我被淘汰,因为我还太小,不会做饭。接下来姥爷也被踢出局,有妈妈在家,总不能让姥爷——一个大男人兼长辈来做饭吧?最后,妈妈理所当然地被推选为做午饭的大厨。
妈妈下厨房,我可是第一次看到,决不可错过欣赏的机会。只见妈妈系上围裙走进了厨房,嘿!看到去还真像个能干的家庭主妇。只见她几下就把菜切好了,我几乎没有听到切菜的声音。妈妈做事可真是干脆利落,我心里想。一会儿菜下锅了,和刚才一样,没有听到什么声音菜就做好了。再过一会儿,饭菜全都端上了饭桌,前后只用了十几分钟,可真是神速!一声“开饭了——!”我们这些等待已久的“饥民”便迅速地坐到了饭桌旁边。
只见桌上的菜漂亮极了,有绿绿的豆角,黄灿灿的土豆。那鲜绿的豆角配上红色的肉块,如果从色彩搭配上来讲,真是无可挑剔,再配上黄色的土豆块,色彩丰富极了。从造型上来讲,也是合理之至:细长的豆角,方形的肉块,圆形的土豆(那土豆几乎跟没切似的),很富有变化。我夹起一块土豆送到嘴里,“哇!好脆!”我不由地喊。再一品,怎么是生的!我又夹了一根豆角,也是生的。看着那巴掌大的肉块,嘿嘿!这下我可长记性了,我夹起肉块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发现里面还有血丝。最后,只有用米饭来填饱肚子了,但我打开电饭锅一看,呵!米还泡在水里呢!原来妈妈只插了电源,忘记把电饭锅的闸按下来。
这时我家的猫走过来,冲我“喵喵!”直叫,我才想起来,它和我们一样没吃午饭呢。正好,那些不能吃的肉可以给它,免得扔了可惜,没想到猫闻了闻转身就走。哈哈!妈妈做的菜连猫都不吃。
这一天,我们只有饿着肚子,而厨房里的烂摊子,也只好等姥姥回来收拾了。
妈妈做饭散文 妈妈做的饭
长大之后,渐渐离家,母亲的关怀却无微不至,不管以任何方式,母亲从未离开。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露,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然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小时侯,母爱融在血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装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妈妈做的饭就是留在心底那个叫做家的味道,母性的伟大,世人无可否认,无论使用何种形式赞美、讴歌与之母爱来讲都会显得苍白与逊色。穷尽铅华难以书写母亲一生的艰辛;嘶竭歌喉也难以表达我们对慈母发自内心的问候。母爱如一条奔腾不息、不知疲倦淙淙流淌的小溪,她把生命的乳汁无私的奉献给了土地,用最深沉的爱滋润着她身边生命的绿色,使之茁壮、蓬勃……然而她却在默默的流逝自己青春的年华,在漫长曲折坎坷的岁月里艰辛的跋涉,直到走向生命的尽头————融汇大海的那一刻,回眸眷顾两岸青山,仍然深情地留下依依的不舍……这就是母亲。
好多朋友说起回老家的话题,家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家就是母亲,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回到老家,如果看不到自己的母亲,第一句话肯定会问:“娘去哪里了?”回家看不到娘就好像没回家一样的感觉,回家没吃娘做的饭就失落落的。随着自己的长大,母亲的白发渐渐增多,对母亲的牵挂越来越浓,有了化不开的母爱情结。留恋母亲做的饭菜,留恋和母亲一起吃饭的氛围,留恋母亲的絮絮而谈。特别爱喝母亲熬的粥,母亲熬的粥格外浓糊,不论是大米小米粥还是玉米粥,都那样香甜,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母亲不用电和煤气做饭,只是烧柴火,一根根的柴草一缕缕的情,用情和爱慢慢煨煮,最后熬成一锅香飘四溢的粥。曾以为是母亲用的米香,所以粥特别好喝。用同样的米,可自己怎么也熬不出那香香的味道。母亲多年给我们做饭,已了解每个人的口味,所以做出的饭菜就特别符合儿女的口味,也就格外香。
那份惦念一直在心头,又是八月,愿八月的山,八月的水,八月的风,承载我这份祝福送给母亲。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健康,幸福。
妈妈做饭散文 母亲做菜饸子
周末去看父母,母亲正在家里摘菜,一棵棵油绿青翠圆叶苋菜清香四溢,母亲说中午吃菜饸子,面我都和好了。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菜饸子了。母亲一说,一种久违的香味唤醒了沉淀已久的味蕾,口内泛滥出一阵阵口水来,也唤起小时候的记忆来。
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家里的口粮总是捉襟见肘。母亲是个理家过日子的好手,常常用一些野菜、粗粮调剂生活,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我家的日子幸福美满。
每年春天,青黄不接,是家家户户最难熬的时期。但母亲总是领着我们到野地里挖野菜,野荠菜、灰灰菜、兔苗菜、野苋菜等都是做菜饸子的最好原料,这些时令野菜可是绝佳美味。隔三差五母亲就会带着我们来到野外,在田埂上、水渠边一株株野菜油绿招摇,嫩鲜青翠蓬蓬勃勃地生长。摘回来的野菜,母亲一棵棵再仔细地精择细选,仅选新鲜嫩催的叶叶芽尖,洗净控水,切成段,用盆子盛好,去和面生火。
每每母亲做菜饸时,我都要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充满期待地一边帮助烧火一边观看。母亲干净利落地和好面,像蒸馍一样,再均匀细致地揪出一个个小面剂,排列一行,先取出一个揉搓,按扁,用擀面杖像擀面一样用心擀薄,小心翼翼移到拍子(大多用高粱杆串成),再擀好下一个,用一个小一点盆子抓出够一个菜饸的菜,调上食盐、碎蒜块、十三香、味精、几滴香油,搅拌均匀,摊在第一个面饼上,再用第二个面饼盖上,面边对齐,捏紧,一道优美弧线,“啪”严严实实地扣在摸好食油,温热等待的锅中,我就赶紧填柴加火。不一会儿贴锅面开花(贴锅面饼脆黄)时,翻个面,待下一个面也开花时,用文火再烤一会儿,菜饸就烙好了,母亲小心翼翼取出来,搁在案板上,十字形切开,芳香四溢。馋嘴的我总是不嫌烫手抓一块两手交换着送到嘴上,吸吸溜溜着咬上一口,香香脆脆,直灌肺腑。小时候,母亲总是忙里偷闲地为我们做菜饸子,改善生活,让清贫的日子充满了甜蜜和色彩,吃菜饸的美好与香味,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回味无穷!
眼前的母亲还像以前一样细致专心,和面、擀面片、调菜,只是现在生活好了,在摊好菜后,再加一个搅拌碎的鸡蛋,母亲忙得不亦乐乎。年龄越来越大的父母,在矿区边缘,开出一畦畦巴掌大的菜园,种上苋菜、空心菜,为一家人的最爱菜饸子埋下了伏笔。厨房里传来菜饸子的香味,我急不可耐跑进去,案板上菜饸子已切开,开口处,鲜嫩蛋白蛋黄和翠绿苋菜交融着,白的细腻、黄的如玉、绿的溢香……
我揭开面皮,熟透的菜,服服帖帖和蛋白蛋黄亲密无间。我儿子先用筷子夹一些菜尝了尝,说着好吃,就狼吞虎咽起来,不几口就把菜扫荡精光,口口声声还要吃!
看着儿子的吃相,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岁月,热泪盈满了眼眶。